在北宋当名医(150)
他今日出门,刚经过市井就得到消息,说城隍庙外的集市有人摆摊卖陈氏消食丸。本是持着怀疑的态度前往一探究竟,没想到是两个小孩儿在摆摊,庞叔觉得蹊跷,便也上前买了一包带回来。
“这就是那消食丸?”庞博弈挑了挑眉,接过打开。
里面的药丸圆润饱满,颗颗大小相同,闻着有股好闻的药香味。
“这是真的。”潘文济突然开口。
庞博弈看向他:“哦?”
潘文济道:“这陈氏消食丸县城中每家每户都会备着,腹胀不适服用一丸效果甚好,可惜以往济世堂都是掐着数卖,每日只提供八十丸,得提前排队才能买得到。”
以前限制数量就算了,这回说不限量了,价钱和药效全都不同。
已有几个大户人家前去府衙告状,但因这还达不到审堂的地步,就都被潘文济驳回了。
“庞叔,你在城隍庙的集市买到的,可有看到大夫是谁?”潘文济问他。
庞叔摇了摇头,说:“是两个小孩。”说着顿住,想到了什么,“好似还有个少年郎在旁边守着。”
“要是少年郎,那应该不是了。”庞博弈遗憾摇头,“论年纪,这少年郎兴许是那大夫的徒弟,庞叔你下回遇到了,且问问。”
潘文济想了想,说:“你不是说初来乍到水土不服,这几日总是肠胃不适,不如现在就服用一丸,看下药效如何。”
“文济说得在理。”庞博弈也是这个想法。
庞叔听到这话,去给他倒了一杯温水,还跟庞博弈说,服药后不能饮茶,吃油荤炸物。
庞博弈服药丸的手一抖,问道:“那今日的炸鱼,我还能吃否?”
庞叔面冷心硬地回答:“大郎,油炸物不能吃。”
……
杏林馆。
孙世童阴测测地盯着面前打开的黄麻纸,撑在桌面的两手攥紧成拳。
时到今日,他早已经知道这消食丸出自谁的手。
这几日济世堂换药丸卖的事吵得沸沸扬扬,其中最是得意的人就是他了。
这济世堂和许黟闹掰,以后许黟就掀不起大风头,哪想到还没高兴几天,李济就跟他说,市集里有人卖消食丸。
他怕消息有误,亲自坐着车去看究竟,结果看到许家的两个小孩在那里摆摊,连许黟都在场。
这时候,孙世童心里那点侥幸心理破灭,面沉如墨地返回杏林馆。
他在诊堂里生着怒火,外面大厅里摆弄药材的李济却是心不在焉。连许黟这种弃文学医的人都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出师,不仅能给人看病,还能制药丸。
而他当学徒这么久,每日给孙世童端茶倒水,日子过得连小厮都不如。却是什么都没能学到,还不如许黟身边那十岁的小孩。
他早该知道,孙世童并不是真心想要收他做学徒的,他还不如弃暗投明……
对,就是弃暗投明,他要告诉许黟,这孙世童一直在背后盯着他,让许黟小心一些。这样,许黟会不会收他当学徒了?
李济脑海里乱糟糟地想着,手里捏着的大黄,就放到另外一个药柜里。
这时,孙世童从诊堂里出来,想唤他去许家打听情况,结果见到他魂不守舍的,连药材都放错,气得指着他大骂。
李济委屈地红着眼眶,一言不发地低着头。
他这般,令孙世童更加来气,嘲讽地扬言道:“你这般不服管教,以后不用来了,收拾包裹滚回家去。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我为何要煞费苦心教你医术。”
闻言,李济脸色一变,抖着嘴唇地哭喊:“老师我错了,我错了,我适才是失神才放错了药材。”
“哼,这都是借口,我想你心思早就不在我这儿了,还不如早早离开,免得我看见你心烦。”孙世童火气上来,再看李济那没出息的模样,早没了以前说教的耐心。
他想扯回被李济抓住的袖子,李济抓着不放,被他抬脚狠狠地地倒在地。他看着倒地后爬着跪下来的李济,满眼嫌弃地回到诊堂里,喊另一个学徒进来。
那学徒忐忑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济,想了想还是先进去诊堂。
等他出来了,发现李济还是跪在那里,一动不动的。
他心里顿感不安,犹豫地来到李济旁边,小声地喊他:“李济,李济你怎么了?”
李济没回答他。
那学徒咽了咽口水,回头看孙世童没出来,才低声地说:“你要不先起来,在这儿跪着老师也看不见……”
他话没说完,先是看到李济那红得好似要滴血的眼睛,骤然吓一跳地后退。
“……李济?”
李济还是没理会他,反而是踉跄地站起身,垂落在身侧的双手打颤,红得吓人的双眼死死地盯着诊堂的方向。
突然,他动了,快步地跑去后院里,出来时手中多出一把砍药材的刀。
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只见李济举着刀冲进诊堂里,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声嘶力竭的痛喊声……
“杀人了!”
混乱中,李济满身是血的跑出医馆。
*
谁能想到,老实巴交的学徒,有一天会愤起把教医术的老师给砍了。
很快就有人去报案。
杏林馆被封了起来,围观的百姓们看到里面的孙大夫被衙差用架子抬出来。
滴答滴答——
血迹淋了一地,没多久就有负责清理街道的街道司皂隶将地板上的血迹刷洗干净。
此时的许黟,正在另一家医馆里买制作消食丸的药材。
他出来时,发现街道的人突然变少了,只见到一队腰间持着官刀的衙差在四处寻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