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677)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许黟摸了下孩子的额头和手脚,不再那般失温冰冷。

他严肃的神情有所缓解,看向旁边的妇人,问道:“能否再仔细地说说,这孩子素日里都食些什么?”

妇人呆愣片刻,意识到许黟在问她话,她激动的情绪已经有所缓解,擦拭掉挂在眼角的余泪,低哑回话:“杨家庄被封控以后,婆母就听从民壮发的话,只喂养煮开的水和吃米糊糊,其他的都不敢吃。”

哪想都如此谨慎了,这孩子还是得了病。

想到这里,妇人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掉下来。

许黟默默叹息,在袖袋里拿出平日备用的棉帕子递给她擦泪。

“你也别哭了,这孩子的病我们会尽快想法子治好,但你得修养好了才有力气照顾孩子,要不然孩子还没救回来,你就先病倒了。”

说罢,许黟看着妇人还在擦泪眼,拧眉又道,“你要是病倒了,到时候可是要和孩子分开的,我想你也不希望看到孩子没人照顾。”

妇人闻言,急忙抬头喊道:“我、我不会病的,我会照顾孩子的。”

“好。”

许黟总算满意了,看向旁边的阿锦,“你带着她先去吃点东西,再给她看看,要是也有症状,先服用辟温散。”

阿锦领了命,带着人出去。

屋里还有其他几个小年纪的病患,都是八九岁到十来岁之间。

其中有两个情况比较严重,泻吐了几天,喝了药有所缓解,但情况还是有些糟糕。

许黟怕安置坊里有病患支撑不住,每天都会派几个民壮来回巡逻。

而他们这些医者,也会安排轮班制,每个时辰都有医者查病房。这样的话,只要有情况出现,大家就能立即发现。

像阿旭和阿锦的医术不比寻常大夫差,许黟几乎将他们每日的行程都安排满。他们不需要巡逻查病房,但要负责开药、监督煎药等,还要负责跑腿。

但两人都没有任何怨言,一直尽职尽责地做好许黟布置的每一项工作。

当然了,除了许黟敢使唤他们,其他人都不敢使唤。

初开始庞敏才以为阿锦就是个贴身丫鬟,还让她给自己端洗脸水。

后面安置坊里来了新病患,其中有两个是妇人,他就看到许黟使唤那个叫阿锦的丫鬟给人家看病了。

且诊脉的手法娴熟,写病案更是了得。

他惊奇地跑去问许黟,才得知这阿旭和阿锦两兄妹根本不是许黟的下人,而是徒弟来着。

庞敏才:“……”

好险啊,竟然是同辈。

远处,忙着烧水的妇人看到阿锦过来,赶紧起身,双手在腹围擦了擦,笑着道:“阿锦大夫,你上次给我开的消食丸真的好用,我今儿肚子就不涨了。”

因为人手不足,许黟雇用了周边村落没有病症的村民帮忙干杂活,譬如烧水做饭、泡生石灰水等不需要接触病患的杂活。

他给的工钱不错,每天有五十文钱,还能有两顿带荤腥的饭菜。

家里穷的人家,虽然知晓瘟疫的可怕,可都穷到吃野菜了,哪怕知道这工作风险很大,也有十几个村民报了名。

这十几个人里面有十个是妇人,许黟将这些人交给阿锦负责。

问话的这个妇人昨天突然肚子疼,吓得她以为自己得了瘟疫。

阿锦给她诊脉后发现,是她吃多了积食,吃几颗消食丸就能好。

妇人恐慌半日,服用消食丸不到半日,那腹痛就好了。

“不用担忧,郎君每天都让你们用生石灰浸泡衣裳和厨具,还时不时给你们喝些祛秽的药汤,不会轻易得病的。”

就算不幸中招,只要有郎君他们在,也能给治好。

阿锦安抚完妇人,就交代她们几个多烧些水,一并询问她们柴火还剩多少。

她将缺了柴火这事记录到册子上面,晚间统计时候,将情况言明给许黟。到时候,许黟就会喊二庆带着手力上山,砍伐柴火。

煎药要用柴,烧水做饭要用柴,煮生石灰水要用柴……

这柴是极大的消耗品,半月时间,这处山上的树木就被砍了不少。

许黟担忧砍多给周围的村庄造成影响,命二庆这次去更深的山里,村民们很少进深山,里面树木更加茂密,他们多砍些回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

齐鸣和林秀惠两人来到安置坊后,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

两人早起洗漱完,就去到食堂里吃早食,今日的早食是素菜包子,数量不限。食过早,他们就接到了第一个任务,去安置房里给病患们做检查。

他们都是新来的大夫,对这流程还不够熟悉。

因此,许黟就唤了有空闲的阿锦和杨修谨,叫他们分别带人。

杨修谨家在杨家庄,不仅是本地人,还是这次瘟疫区的救治大夫。

齐鸣和林秀惠多多少少听到他的名声。

但是……阿锦他们就有些疑惑了,这个看着长得鲜眉亮眼的小娘子,年纪不过二十的模样,说话温温和和,从衣着打扮上来看,他们还以为是谁家的丫鬟。

难道还真的是个大夫?

“小娘子师承何处?”林秀惠尽量显得温和一些地问道。

阿锦磊落不羁地说道:“我叫阿锦,大名许锦,是郎君的徒弟。”

林秀惠:“……”

“你家郎君是谁?”

阿锦眨眨眼看他: “林大夫不晓得吗?就是许黟许大夫呀。”

听到是许黟的徒弟,齐鸣和林秀惠都哑然了一瞬。

两人都想看看许黟的徒弟有多厉害,但他们分两路查病房,不能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