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120)
望着眼前这个初初长成的表妹,明眸皓齿,已看得出未来的美好,林思危觉得自己有责任带一把。
…
他们租房的这个村子叫张家塘,按地理位置算是城郊,但因为附近有三所职业院校,又有零担房和农贸市场,故此也通了公交车,交通还算方便。
林思危带着贾芳出门,走了十分钟,来到公交车站。指着站牌教贾芳怎么认路。
三初中在城东,而张家塘在城西,坐十几站路,实在不算近。
但这对贾芳而言实在不算什么,她在沙平县上学,每天步行就要走好几里地,现在还能有车坐,已经是幸福得不得了的大事。
等上了车,售票员夹了票递给她们,贾芳就开始心疼了。
“五分钱一张票啊,那每天岂不是要一毛?”
一周上学六天,就得两块多,贾芳开始琢磨还是走路去上学了。
林思危笑道:“回头开学了可以让学校帮忙办月票,一块钱一个月,随便坐。”
还有这种好事,贾芳更喜欢晋陵了。
公交车晃晃悠悠出去三站,开进了市区,贾芳扒着车窗,眼睛都舍不得眨。
“电影院……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好大的书店啊,姐姐,你去过新华书店吗,是不是有很多书?”
“很多很多书。不过买书有点贵,可以去市图书馆办个借阅证,随便看。”
“晋陵真好啊……”贾芳感叹。
公交车可以随便坐,书也可以随便看,好庆幸自己能来城里生活和读书。贾芳贪婪地望着车窗外,想象着自己即将成为一个城里人的美好未来。
车子像是感应到了她对这繁华街道的爱慕,贴心地靠站停下来。车门打开,乘客们鱼贯上车。
“姐姐你看,来了一对双胞胎,她们穿得好好看啊。”
林思危顺着贾芳的目光向车前看去,竟然是林家欢和林家乐。
她们的确穿得好看,一模一样的粉红新棉袄,一模一样的双马尾,马尾上扎着最时兴的粉色蝴蝶结,加上二人本就生得好看,一上车就吸引了全车人的目光。
林思危笑了笑,没说话。贾芳则艳羡地看着二人的发饰。她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蝴蝶结。
车头那儿人多,林家欢林家乐买好车票,便向车子中间挤。
“今天怎么这么挤。难道都是去三初中参加比赛的?”林家乐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空档,抓住把杆开始抱怨。
林家欢道:“刚刚就不该下车,发夹啥时候都能买,也不是非要现在。还浪费五分钱车票。”
林家乐瞥她一眼:“最后两个发夹了好吧,晚去一步说不定就没了。五分钱而已,用得着你这么心疼。”
旁边有乘客盯着两个小姑娘斗嘴,林家欢脸一红,恨恨道:“就你话多。”然后转向窗外,不再理她。
林思危心中感慨,同样的初三学生,贾芳一听车票要五分钱,就想要步行上学了。
五分钱,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林家乐那张嘴是闲不住的,也并没有察觉到林家欢不想理她,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从今晚家里吃什么菜,到今天的比赛得奖者中考可以加分,再到对门的小淮哥怎么就不爱说话,又到小澜姐姐的新衣服是国外买的……
总之几站路的功夫,林思危已经把她家的近况听了个七七八八。
贾芳却不知道眼前这两位就是林思危同父异母的妹妹,听得津津有味,还跟林思危低声道:“原来作文比赛得奖,中考还能加分啊。可惜我来晚了,参加不上了。”
林思危朝她笑笑,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她可不想跟这两位有什么瓜葛。幸好她和贾芳上车早,有座位,而她们旁边站着一位大约有200斤的大哥,堵得严严实实,所以才没有暴露。
贾芳觉得奇怪,凑过去耳语:“怎么啦,公交车上不让大声喧哗吗?”
她说得不确定,因为那个漂亮的双胞胎一直在大声喧哗啊,看起来似乎没这规定。
林思危隔着200斤大哥的胳膊肘子向林家乐瞧了瞧,微叹一声,低声对贾芳道:“她俩,是我爸的孩子。”
贾芳一愣。立即捂住了嘴,说话都结巴了:“你是说,是说,她们……”
林思危点点头,脸色却平静。
好可惜啊,真是白穿了这么漂亮的衣裳,白长了这么好看的脸蛋。贾芳心想,哼,再也不说你们好看了,反正你们也没我思危姐姐好看。
车子往东行驶,驶出了市中心,车上的人陆陆续续下车,200斤的大哥也挤走了。
林家乐还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还有三站路就到了,三初中可真远啊。果然是乡下小孩才上的学校,听说是流氓中学啊。”
贾芳一听就怒了。她现在可是三初中的人了。
当即站起来,大声道:“你又是什么阿飞城里人!”
“流氓”对“阿飞”,就是这个年代的骂人语言,贾芳这种农村长大的小孩,见识的确没有,但骂人的本事都不赖,不然在田梗上要被推下水沟的。
林家乐这一路指点江山,正兴兴头的,突然被哪儿冒出来的小女生指着鼻子骂,不由满脸通红。
再一看这小姑娘穿着土气,头发也是那种没营养的毛躁,皮肤黑红黑红的,口音也不是晋陵人,一看就是农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