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128)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坐到省城, 林思危不费吹灰之力就摸到了省军总。
胡巧月见她熟门熟路,好奇地问她是不是来过,林思危只推说自己提前做了功课, 内心却在暗叹, 省城到底是历史名城, 整个城市格局保存得完好, 其实后世的省城和现在的省城, 从城市布局上来说并没有多少差异。
顾念申安排的是省军总最好的骨科专家, 看了胡巧月的即往病历, 又给安排了拍片检查,对晋陵医院的诊断并没有异议,随即安排了住院, 决定第二天就手术。
大概是因为顾念申的关系, 骨科还给胡巧月安排了一个单人病房,妥妥的老干部待遇。
“这病房好宽敞,比我想象的好太多了。”林思危满心欢喜, 四处张望。
胡巧月笑道:“你也是头一回来省城,你能有什么想象。这是你顾伯伯的面子, 平常我们看病住院还是挤六人病房的。”
一听这话,林思危心中感叹。
即便是原身的记忆,也只有她们县医院那个破旧的病房小楼。原身从未出过县城,那个破旧的病房,也只是苏红梅患病时住过几天,确诊后,苏红梅就果断回家。说好听是保守治疗,其实就是回家等死了。
苏红梅确认自己生命已到了尽头,给林正清写过一封信,其实只是想给林思危找个出路,可林正清却置之不理。
但凡他帮忙安排一下医院,苏红梅离开人世时也不会那么凄凉和痛苦。
林思危甩甩头,将不愉快的记忆都甩走,笑道:“钱主任是省医大的客座教授呢,也是全国最顶尖的骨科专家了,您这种手术对他来说小菜一碟。等咱们回晋陵,阳川路上的小狗都追不上奶奶的脚程!”
“噗!”胡巧月忍不住笑出声,“鬼丫头,什么形容。奶奶才不撵小狗。”
“奶奶撵小鸡。”
“这个点,王婆婆应该已经去咱家喂鸡了吧?”胡巧月望着墙上的钟,才出来一天,就已已经开始记挂家里两只老母鸡了。
此时,忙着擦窗台的林思危却停下动作。她望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一身米白色长风衣,秀发披肩,亭亭玉立,正拖着行李箱走出医院大门。
这样天鹅般的人物,以及芭蕾舞演员特有的骄傲的外八字,很明显,是顾澜。
她立即打开窗户,大声喊:“顾澜姐姐——”
顾澜却已经拐上马路,再也看不见了。
…
马路上,顾澜似乎听见有人喊自己,停下脚步四周张望,却都是匆匆的行人。
“听错了吧。这是省城,我可没有熟人。”顾澜自言自语笑了笑,拖着行李箱继续前行。
她要回申城,开始她的黑天鹅之旅,成为舞台上最瞩目的一颗星星。
…
此时此刻,顾洽就在四楼,也坐在窗前,目送顾澜离开。
如果林思危再喊得早一些,如果顾澜及时回头,她就会发现,四楼的顾洽和三楼的林思危其实只隔着一层楼板。
他们二人都在窗口,望着的是同一个方向。
顾淮已经开学,昨天就走了。顾澜多陪了他一天,终于今天也要回申城去了。部队本来说要派一个战士来照顾他,顾洽却觉得没必要。
他现在除了不能站立,需要借助轮椅之外,绝大部分生活都可以自理。
真有困难,还有医生和护士呢。护士们都抢着来照顾他。
这不例行量体温的小护士进来收体温表,看过体温正常,一边登记着,一边也不挪步,还找话说:“顾同志,你姐姐也走了吗?部队会不会派人来照顾你?”
见他坐在窗口不说话,小护士还以为他心中落寞,又安慰道:“不派人也没关系的,我……们会照顾好你的。有需要帮助的告诉我就行……”
顾洽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的注意力全都在窗外。
“你刚刚有没有听到有人喊我姐?”
“啊?”小护士摸不着头脑,不懂眼前这个帅气到过分的男人在问什么。
“有人喊‘顾澜姐姐’,你听到没?”
小护士茫然地摇摇头,又问:“原来你姐姐叫顾澜啊,名字好听呢。”
再好听也要看是谁喊对吧,顾洽喃喃地:“不可能啊,怎么会没听到呢?像是思危的声音啊……”
小护士更茫然了,她从进病房开始,就满心满意都在顾洽身上,哪还有半分心思听别的呢,除了顾洽,其他都是背景音罢了。
谁会在意背景音。
她摇摇头:“没听到。”
顾洽挑挑眉,第一次对自己的听觉产生了一丝怀疑。难道在病房里关久了,出现了幻觉?
嗯,三月,春天都来了,的确应该多出去走动了。
…
胡巧月的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只是头两天还不能下地,只能卧床静养。林思危在医院照顾了两天,第三天将奶奶托付给护士,自己去了省化工学校和省职业教育中心。
省化校是中专,拥有全省有名的校办工厂,因当年已经转成一家成熟工厂,拥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故此在全面关停校办工厂时,省化校的校办工厂得以保留。
虽然林思危已经确定留校任教,毕竟也还是个实习生,哪能想去哪里学习就去哪里学习。她提前问过谢宝生和吴山海,这才确定了省化校和省职教中心两家,然后由谢宝生跟这两个学校联系,这才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