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142)
林思危心中一动,想起酿酒总厂从上至下的自信,不由嗅到危机。
啤酒眼下在国内并不算主流酒饮,要问普通人,多半还会抱怨一句太苦,所以酿酒总厂主打产品是晋陵白酒,而不是晋陵啤酒。
如果原材料涨价,啤酒产量被缩减的可能性很大。
林思危想了想,问:“除了咱们苏省的大麦,其他地方的不能用吗?”
郁建秀道:“当然也是可以的,但要说品质,还是咱们这边几个省份的最佳。”
“进口的呢?”
郁建秀微微一怔,随即笑道:“进口的当然好,但成本也高。现在只有个别生产高档啤酒的厂家会用进口大麦。”
一言以蔽之,就是晋陵啤酒档次不够,用不起进口大麦。
这就是当下很多商品的现实处境。这些用惯的国民老品牌不可能轻易涨价,一来会被老百姓骂死,二来啤酒也不是生活必需品,你涨价了就不喝呗,又不是缺了啤酒日子就过不下去。
果然顾明德已经开始激情发言:“啤酒这东西,不如白酒香,不如陈酒醇,一点酒味都没有,夏天当汽水我都嫌它苦。用进口大麦难道就不苦了?肯定也苦。”
林思危接话:“我倒想尝尝高档啤酒,外国人这么爱喝,肯定有可取之处。”
郁建秀和顾念申同时看她一眼,又对视一眼,心中都在想,这丫头从不说无效的话,怕是有啥想法了。
顾念申道:“这容易,我来解决。尝了给我写篇心得,尤其要跟晋陵啤酒比一比。”
“说定!”林思危喜上眉梢。
一边的顾洽啧啧:“看不出来啊,薇薇你还是酒鬼?”
“什么酒鬼,难听。”章秀琴不满,“薇薇肯定是为了工作,这叫酒仙女。”
“噗,什么九仙女,还七仙女呢。”顾洽转头对林思危道,“看出来了吧,这就叫地位。你这地位,是九(酒)天仙女。”
众人笑成一团。
郁建秀还保持着端庄,一边看着气氛和睦,一边暗自感叹,幸福真是一种能力。林思危身世可谓凄苦,但却始终乐观上进;顾洽都坐轮椅了,从顾家人脸色也看不出自怨自艾,完全如正常人一般待他。
这是郁建秀羡慕的家庭氛围。
晚饭结束时,窗外已是夜色阑珊。这年代没有夜生活,偶有夜归者,或骑车,或步行,也都是匆匆归家的模样。
章秀琴说招待所就在附近,她对省城熟悉得很,她和老头子饭后散步回去招待所。
林思危和顾洽都要回医院,也就过个马路。
那么局势就很明朗了,顾念申有车,送郁建秀回省委大院。
一路上顾洽的嘴巴就没停过,絮絮叨叨中畅想着回晋陵后要带林思危看电影,逛街,钻小弄。
还再三保证:“等我回了晋陵,肯定要用两腿走的,肯定不坐轮椅。咱俩走在街上,简直就是郎才女貌。”
林思危总被他的自吹自擂给逗笑。
人啊,好奇怪的。初见时林思危明明觉得他油腻,即便是换个人,阅人无数的林总也会觉得幼稚,可他是顾洽啊,这般欢喜,这般天真,就显得特别逗人开心,叫林思危嘴角都放不下来的那种开心。
想了想,林思危终究还是没把郁建秀单身这事告诉他,省得他大惊小怪。
而且林思危敢保证,只要自己不说,顾洽这心性是怎么也看不出来端倪的。
一想到这些,林思危就觉得更有趣了。
…
第二天一早,林思危和胡巧月祖孙二人收拾停当,将行李搬上车。
章秀琴早就打定主意,这把说什么也不走,她要留在这儿照顾宝贝孙子。
顾明德当即表示,老太婆不走我也不走,我虽然不会照顾人,但我可以陪宝贝孙子下棋。
宝贝孙子当场表示自己并不会下棋。
顾明德不管,随后表示不会下棋可以学,这教学这块他也是行家。
林思危听着他们斗嘴,心里很是感激。车子只有五座,若一起回家根本坐不下,顾家二老是早就想好要留下,不叫胡巧月心里有负担。
胡巧月自然心里也明白。
她原本不怎么与顾家二老说话,这回上车前,她终于还是主动点头示意,低声道:“回晋陵见。”
林思危顿时感觉到,坐在副驾驶的顾念申狠狠地舒了一口气。
汽车向晋陵出发。林思危踌躇满志,心中有个逐渐明晰的目标,要回去跟吴山海探讨。胡巧月则满怀期待,等着数十年未见的大哥从海外归来。
她们不知道,晋陵那边有个不速之客在等着她们。
第105章 小姨
汽车在省道上一路飞驰, 终于在午后回到晋陵,直接将胡巧月送至晋陵市第一人民医院。她将在这儿继续康复一个疗程。
安顿好胡巧月,林思危顾不上回家, 直接坐公交车去了张家塘。
贾士兵的配载点已经正式开业, 张家院墙上刷得簇簇新,鲜红的“配载”两个字, 在一众灰扑扑的房屋中格外显眼,像两朵盛开的花儿。
院门敞开着,院子里堆了几垛箱子, 都是贾士兵刚从卡车上卸下的。
“思危来啦。”苏红霞招呼着,手里一刻不停填着小卡片。
“小姨,姨夫。看来生意不错嘛, 这里好几批货吧。”林思危道。
苏红霞语气略得意:“是的呢, 这三箱是发到沙平的, 那两箱是往卫溪的。晚上第三塑料厂有车过来, 他们给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