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146)
突然,徐所长抬眼望向贾士兵,一边应着电话,一边拿起笔开始登记。
“张家塘……配载点,负责人贾士兵……”
“什么?”
贾士兵一把捂住蒋新泉的嘴:“别出声。”
徐所长接完电话,摇摇头,突然笑了:“你们还真有先见之明,看,真来了。”
他猜到了,肯定是贾士兵已经知道有人要检举,所以才托蒋新泉来拜码头啊。不过,蒋新泉的面子他是一定会给的,毕竟两人不仅仅是发小,长大了也相互帮过很多忙,一句话,是兄弟。
“徐所长,我可是清清白白做生意,不干那些违法乱纪的事,你可以带人去查的。”
徐所长点点头:“这个肯定也要核实的。回头我这边派人上门,你把经营执照准备好。不用紧张,就是一个流程。”
话音刚落,电话又响。
“刘书记,您好您好,有什么指示?”徐所长满脸堆起假笑。
可是只听了几句,徐所长的假笑就消失了,而且——又深深地看了贾士兵一眼。
这眼神,竟然有同情。
贾士兵暗叫不妙,却又摸不着头脑,只能和蒋新泉面面相觑。
徐所长再次挂了电话,这回没摇头,也没笑,用手指指贾士兵:“新泉,你这位小兄弟得罪人了啊。”
“什么意思?”蒋新泉急了,“老贾这人我知道,最和气生财的,能得罪谁啊?”
徐所长道:“市里一位老领导,退下来很多年了,居然也来电话过问这事。”
“市里?老领导?”贾士兵懵了,他接触过最大的官就是老家的镇长,这市领导……他有点被吓到。
倒是蒋新泉拎得清:“前脚刚来电话,后脚就有老领导来关心,这是串通的啊。老领导也不能不讲事实吧?”
打电话来的是刘腊根。
那边林正清了解完情况,觉得有机可趁,就让刘玉秀去找刘腊根施压。
在他心里贾士兵这么一个外来户,出动刘腊根都有点大炮轰蚊子。但几次跟林思危较量都失败,林正清现在也不敢小看贾士兵。
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斗。
但他不知道的是,刘腊根这个“大炮”,轰得太多了。
为老不尊的人,总喜欢各种指手划脚。刘腊根经常收了别人的好处,就给以前各个分管的单位发号施令,叫别人办事,很多人都对他烦透了。
徐所长就是其中一位。
当然徐所长这种官场老江湖,就算不想照办也不会放在脸上,他得让蒋新泉觉得有面子,让贾士兵觉得自己为了主持公道扛下了很大的压力。
他拍拍蒋新泉肩膀:“有你在,怕什么呢?你说得对,老领导也要实事求是。哦,就让他一个电话,我们就要照办?我们也不能违反原则啊。”
这么一说,贾士兵更忐忑了:“徐所长,这……这不会连累你吧?”
“哎,说什么连累,见外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秉公办事。只要老百姓规规矩矩经营,按国家法律政策来,人民政府就支持老百姓多种经营!”
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出了工商所,蒋新泉也纳闷,说哪来的什么刘书记,小混混还通天了。又安慰贾士兵,不用管这些,徐所长不会被人利用的。
贾士兵也纳闷,林正清想搞他们也就算了,怎么还搞出个刘书记?
回家跟苏红霞一说,苏红霞跳出三丈高,破口大骂:“好你个林正清,都离婚了还用前老丈人来压人。什么老领导,就是那臭不要脸的狐狸精她爹,最会仗势欺人,这种人应该立刻拉出去枪毙!”
骂着骂着,苏红霞更来劲了:“玩阴的是吧。那就大家一起玩。士兵,给我找根竹竿!”
第107章 杀绝
林思危长假结束第一天上班, 忙得天昏地暗。
开学时,吴山海带领同学们将实践中心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扫除。楼前挂上了新木牌,雪白的油漆底子, 黑色大字——苏省粮食学校实践中心。
大字还是谢宝生去请市里有名的书法家写的, 着实气派,衬着灰扑扑的大楼都增了几分精神。
这是十万专款的能量。
林思危在省城看了两家食品设备生产厂家, 都是郁建秀介绍的。但说实话,看完之后她不算满意。价格高不说,和酿酒总厂使用多年的旧设备相比, 也谈不上有多少升级改进。
以她敏锐的直觉,最多五年,这些设备就会被进口设备冲击, 显出全面劣势。
十万也得花在刀刃上, 这些显然不是刀刃。
好在眼下实践中心刚起步, 也还不着急立刻添置设备, 林思危还有一段时间去考察市场。
作为实践中心的“实习老师”——没错, 我们林同学其实还没毕业, 眼下也是实习期——林老师必须对实践中心的生产能力有个精准的预判。
她寒假着手建立了一套台账, 正好能先用起来。于是挑了两名机灵好学的女生,让她们去做统计,争取一周能出结果。
交代完毕, 又跟着吴山海巡视各班上课, 每个岗位走一遍,转眼就到了中午。
食堂里几位老师坐一桌吃饭。
不远的过往,林思危还是和关系或好或坏的同学坐一桌, 也不过短短数月,已是全然不同往日。
有些老师知道林思危请假去省城, 见她旁边放个铝制饭盒,里边另打了一份饭菜,就问:“咦,你家都没人管你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