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147)
林思危道:“奶奶住院康复呢,我多打一份给她当晚饭。”
医院的病人普遍很早就吃晚饭,要等林思危打了晚饭送过去,奶奶肚子都要饿扁了。
没想到老师更不能理解了:“你奶奶的晚饭还要你食堂打?你爸妈不管?”
林思危一怔,这才反应过来。老师们都只知她是一中校长林正清的女儿,就算知道是乡下转学过来的,也想不到她根本连林家都进不去。
也可见,在正常人看来,老人住院,子女是应该去照顾的。可偏偏林正清别说照顾,就连关心一下病情都没有,甚至还趁老人住院去霸占屋子。
正要找个借口解释一下,吴山海倒出来解围了。
“林校长忙呗。小林还有两个妹妹的吧?”
林思危点点头:“嗯,都读初三呢。”
旁边老师闻言叹道:“中年人就是一头糟,上有老,下有小,一脑门子的官司。亏得小林老师也工作了,知道帮着爸妈照顾老人。真是孝顺孩子。”
她显然也是有感而发。只是她不知道尊敬的林校长可不是因为忙,他就是闲出屁来,也不可能去照顾老人。
他当儿子的都不去,就更别指望其他人了。
林思危感激地望向吴山海。后者向她微微一笑,摆摆手,那意思是,家里的事不用在学校里多说。
她懂吴山海的好意。
可林正清真的不配这份好意呢。知道他真面目的又有几个,还不是人模狗样地当着全市最好高中的校长,被人尊敬,被人赞美。也只有吴山海夫妻与她走得近,又帮忙解决了贾芳和贾亚明上学,才对林家这些狗皮倒灶略知一二。
吃完饭,离下午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林思危想起贾士兵做拐杖的事儿。虽说贾士兵拍胸脯打包票做好了给她送来,但配载点生意也忙,林思危还是决定自己去跑一趟,反正也近。
院子里,贾士兵拎着一根拐杖,左戳戳,右划划,一脸满意。抬眼就望见林思危进来,他笑道:“思危来啦。来得正好嘛,拐棍儿做好了,按你说的,做了三条腿,试试灵不灵。”
他将拐杖塞给林思危,满意升级:“稳当的吧,我做的活儿,那是没话讲。”
稳自然是稳的。林思危嫌常规的拐杖容易打滑,要求贾士兵在底部加了三条八爪鱼腿。可怜贾士兵哪见过八爪鱼,生生靠自己的理解和想像给做出来了。
“真好哎。”林思危撑着拐杖在院子里踱步,“奶奶比我矮点儿,这个高度应该正正好。”
贾士兵满意再次升级:“我看一眼就知道尺寸,我的眼睛就是尺。”
咦?这话有点熟悉呢?
“手感也好,这是好木头吧?又不轻飘又不沉重,刚刚好。而且这把手,正好握个满把,特别舒服。”
贾士兵满意第三次升级:“黄杨木的,做拐杖最好了,对关节也好,这个中医上可是有说法的。我都用细砂纸打过,上了两遍清漆。哎,这就是暂时用着,要当个传家宝,那就得用更好的……”
林思危赶紧替他打住:“我年轻呢,不需要拐杖当传家宝啊。不过姨夫你的确是物流界木匠做得最好的。”
“物流界……”贾士兵咂摸起来,觉得这名称听上去非常有档次。
这边贾士兵正陶醉,那边苏红霞从屋里出来:“思危来啦,饭吃过没,没吃我给你弄点。”
“在食堂吃过了。小姨,你这竹竿干嘛用的?”
苏红霞晃晃手里的竹竿:“去找林正清那狗东西算账用的。”
林思危吓一跳:“小姨你不能当街打人啊,那就真要被抓起来了。”
“我才没那么……”
苏红霞话还没说完,门口出现两个穿制服的。
“八方运输站?”其中一位问。
苏红霞下意识往后退一步,脸色都变了:“我还没上街就来抓人了?不作兴吧。”
林思危扶住她,低声道:“看制服像工商所。”
来者还真是工商所的,说是接到群众举报,说八方运输站违法经营,属于投机倒把。
一听是工商所,苏红霞倒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事她有心理准备。
贾士兵笑呵呵搬出一纸箱子,营业执照,区里审批信,村里的居住审批……一切有用的、没用的,全搬了出来。
当然,一同带出来的还有两包烟,心照不宣地塞到两位同志口袋里。
毕竟是徐所长关照过的人,又的确手续齐全,他们自然也不会为难,让贾士兵填了几张表格,其中一人语重心长道:“好好做生意嘛,不要得罪大领导,叫我们徐所长也为难。”
林思危没听明白:“姨夫得罪了什么大领导?”
苏红霞冷笑:“当过市领导的刘书记,你说呢?”
刘腊根!
不,刘腊根压根不可能认识小姨一家,他也不过是林正清和刘玉秀手里的木仓。
林正清已经疯了,他满心满眼全是阳川路的房子,他生怕林思危有小姨一家撑腰,所以要赶走他们,断了林思危的臂膀。
望着苏红霞手里的竹竿,林思危大致猜到她想干嘛。抿嘴一笑,问:“小姨打算拉大旗?”
苏红霞竖起大拇指:“被你猜到,正好你来了,帮我写几个字,斯文败类怎么样?要不,就写抛妻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