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197)
就算林思危忙到没空见他,他能看林思危几眼也是好的。
真没想到,老天垂怜相思之徒,让他一出巷口,就望见林思危在巷口。
不得了,那个男老外还伸手揽我家薇薇,一定就是薇薇说过的那个什么表哥。
外国表哥都很会撩人的,顾洽必须严防死守,所以他都来不及打招呼,直接冲过去,坚决破坏表哥和表妹的合影。
只有表哥和表妹和表妹夫的合影才是安全的。
反正顾洽这是不亮相也亮相,不正名也正名了,而且这厮还十分热络地跑去哄了胡巧月两句,把胡巧月哄得眉开眼笑。
这下,不介绍也得介绍了。
于是林思危正式向各位介绍:“这是我对象,顾洽,是位军人,就住在鱼骨巷。”
又将长辈们一一介绍,顾洽嘴甜,一阵乱哄,又说早就想见见各位长辈,可惜薇薇不让,薇薇怕打扰到大家。
机灵小李脑子里已经转了好几轮,立刻理论联系实际,想起顾副市长就住鱼骨巷啊,顾副市长的小儿子就是军人啊,而且是战斗英雄。
而且顾副市长的小儿子受伤之后回家疗养,也的确正在晋陵。
再看这年纪也对得上。
一条巷子不大可能出两位姓顾的、回家探亲的年轻军人吧?
机灵小李激动地握住顾洽的手:“久闻顾副市长家有位名闻遐迩的战斗英雄,想来就是顾洽同志吧?”
顾洽哈哈大笑:“我这么有名的吗?”
这就是承认了。
机灵小李立即将顾洽的“丰功伟绩”大肆宣扬,什么立过赫赫战功啦,什么钻过枪林弹雨啦,什么救过普通百姓啦,什么掩护过撤退战友啦,什么光荣负伤体内还留 着弹片啦……
不得不说,非常会抓要点,而且记忆力也超强。
这下不止丁翰文肃然起敬,所有人都对顾洽刮目相看,甚至胡巧英还低声跟胡巧月说:“以后有思危和顾洽照顾你,我放心。”
经此一番“主动入融”,顾洽成功加入胡家访问团,共同开启怀旧之旅。
说话间,庄家的几位小辈也先后带着长辈抵达巷口汇合。
“小林老师!”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竟然是庄严。
校办厂那位随时随地都能睡觉、随时随地都能清醒的“宝相庄严”。
原来他是庄家孙辈,昨天没能轮上接风宴,今天陪着父母一起看望表姑来了。
“晋陵真小啊。”林思危感叹。
更感叹当年的这些人家,经历了时代变迁,子孙境遇也是各自不同。但无论如何,不管是留在晋陵,亦或是去了海外,又或者像她这样,索性被抛在了乡下,但兜兜转转,又会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重聚。
时光的奇妙。
长辈们在长长的巷子里走着,四周不时由擦肩而过的行人,向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也有大爷大妈见到顾洽和林思危,热情地打着招呼。
只有胡巧月知道原因,其他人都以为巷民们认识林思危,是因为对象住在鱼骨巷的缘故。
顾洽是鱼骨巷的今生,庄音蓉是鱼骨巷的前世,而陪同的庄家子孙们,则是鱼骨巷变迁的见证。
他们一边走一边聊,拼出鱼骨巷的半生。
第135章 遗憾
在刘腊根那里吃过午饭, 林正清一家才回来。
刚走进巷子,就听到几个婆婆倚着墙根聊得正欢。
“庄家小姐几十年不见,保养得真好, 到底富家小姐不要操劳, 哪像我们天天洗碗,手都洗糙了。”
“多亏当年胡家带她出去, 她兄弟过得也一般。”
“现在落实政策也就好过了。前些年受的苦么也没法说了。”
“胡家大小姐就没出去,受苦哦。”
“我还是解放前见过胡家大小姐,老是老了, 风度还是蛮好的。”
“胡家那个大少爷才叫风度了,今天你瞧见没,那个银发, 那个腰板, 神气啊。”
“还有个外国人, 不知道是谁。”
“听说是胡家外孙。”
“啊, 要么胡家哪个姑娘嫁给外国人啦。”
婆婆们七扯八扯, 林正清却听出些味道来, 转身问:“今天有胡家的人来过?”
“林校长, 刘老师。”婆婆们很高兴有新生力量进入她们的八卦队伍,热情地打着招呼。
一个婆婆回答他:“晋陵胡家哇,你年轻, 不晓得, 解放前胡家那个排场哦,阳川路半条街啊。”
另一个婆婆还记得林正清问了什么,赶紧回答道:“今天有大领导带着外国人来参观我们巷子, 听说是胡家那个海外的大少爷回来探亲了啊。”
“对了,你家思危也一起来了。”
“就是啊, 思危怎么也跟他们一起?我看思危跟他们还蛮熟悉的嘛。”
林正清听得又兴奋又尴尬又遗憾。
兴奋的是,胡巧英回国这么有排场,还有大领导带着来鱼骨巷,肯定是来看亲爱的舅妈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尴尬的是以前为了掩饰自己出身不好,从没有在鱼骨巷透露过自己母亲是谁,现在突然公布也有些突兀;遗憾的是……
遗憾的事还是回家再说。
婆婆们还缠着他问林思危怎么也一起来,林正清只得打马虎眼,道:“思危么,工作了呀,她英语又好,肯定是市里面借用她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