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205)
林家欢垂着头,努力忍住眼泪。
“家欢啊,虽然你从小没在我身边长大,但奶奶也当过多年老师,我知道学生有没有问题。何况……”胡巧月伸出手,盖在她手上,缓缓地阻止她继续揪自己的裤腿,“你到底是我孙女。你爸妈不认我,我不能不认你啊。”
一句话触动林家欢,她哇一声哭出来,眼泪叭嗒叭嗒落在胡巧月手背上。
这是她第一次,这么近的望见苍白而又苍老的手。
奶奶。
如此陌生的亲人。
在自己最孤立无助时,父母拒绝伸出援手,却是陌生的奶奶、那么孤傲的、脾气古怪的奶奶,特意来学校看她。
奶奶的手抚上她的脸颊,粗糙的,却又是柔软的,轻轻地替她擦拭眼泪。
“家欢,心里有委屈,都可以跟奶奶说。”
林家欢捧住胡巧月的双手,将它摁在自己脸上。
胡巧月听到她在轻声喊:“奶奶……救救我……救救我……”
和林家欢见过一面,胡巧月心中有了底。
原本她想林家欢应该尽早就医,但林家欢说下周就要考试,胡巧月犹豫了。
她知道毕业考试对林家欢来意味着什么。
而林家欢也向她保证,一定会把考试坚持完。她所有的压力,所有的动力,都系于这场考试。
于是胡巧月答应她,等她考试结束,会想办法让她暂时离开那个家。
并且告诉她,最后这几天就不要复习了,不管心里有多少个小人在打架,不管外面有多少声音在诱惑,都早点睡觉。
或许没什么用,但也是胡巧月唯一能做的。
…
一行人来到粮校。
谢宝生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早就等在门口迎接。
不过谢宝生也不知道他们要迎接的归国老华侨,竟然就是林思危的舅爷爷。
“哎哟哟,小林老师你看看你,也不早点说,失敬失敬。”
谢宝生的大手跟胡巧英握在一起,也不知道是对胡巧英失敬呢,还是对小林老师失敬。
“我们粮校的实践中心,已经有了新的名字,良效食品加工厂。”
轻工局局长张正德骄傲地加戏:“全省头一家啊。国家刚刚宣布恢复学校勤工俭学办厂,粮校第一个吃螃蟹!”
谢宝生立刻谦虚道:“当这个第一,压力大啊,也是什么经验都没有,都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一行人边说,边进了大楼。
最近厂里来了不少机器,安装的安装,调试的调试,唐宁和庄严各守一方,正在跟厂方人员学习。
庄音蓉一眼望见庄严,不由笑着向他挥手。庄严不敢擅离职守,大声喊:“表姑奶奶——”
这嗓门大的,把车间里的噪声都压制住,惊呆了众人。
“表姑奶奶?”谢宝生又摸不着头脑了,看看庄音蓉,又看看庄严。
这年轻人是新招进来的工人,他知道,但真不知道又攀上一段亲戚。
机灵小李立刻上前介绍:“也是昨天才知道,他是我们庄女士的表侄子,你说巧不巧。”
庄音蓉笑得眉眼弯弯:“都在一个厂也挺好的,有个照应。”
庄严又喊:“我这儿忙呢,新机器,我得学习。表姑奶奶你们慢慢参观。欢迎表姑奶奶——”
这热情又庄严的喊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张正德道:“咱们厂子纪律很严明啊,你瞧咱们进车间到现在,所有人都在自己岗位上干活,井井有条。”
谢宝生指指林思危:“看不出来吧,我们小林老师凶起来也很厉害的。这些年轻人都服她管。”
纵然表扬也是常事,林思危还是谦虚了一下:“没有没有,都是我们谢校长方向把得稳,我们才敢放手去干啊。”
把谢宝生抬得高高的,你领导得好,你放手得也好,总之,还是继续这样挂名最好。
众人边说边走,张正德望着眼前的卷麦机:“咦,这不像新的?”
林思危道:“第一个吃螃蟹的,每一分钱都要省着用,这是从酿酒总厂淘的旧设备,欧洲进口,功能很先进的。”
一个老工人正埋头工作,闻言转过身,张正德咦一声:“老梁?”
“张局长你好。”梁金声立刻上前跟张正德握手。
张正德惊讶了:“老梁你怎么在这里?小林老师淘了酿酒总厂的设备,还挖了酿酒总厂的人?”
众人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的确不可思议,酿酒总厂什么效益,良效厂可是才起步,而且是只能淘旧设备的家底,跟酿酒总厂怎么比,梁金声怎么舍得过来的?
张正德见众人惊讶,也赶紧介绍:“老梁可是我们轻工局多年的技术能手,光我给他颁奖,有几次?”
他转身问梁金声。
“四次。”梁金声乐呵呵地,局长颁奖,他记得可清楚。
“向张局长汇报,小林老师没挖酿酒总厂的墙角。我去年已经退休了,小林老师跟厂里协商,让我过来帮忙。”
“哦!发挥余热,发挥余热,哈哈,挺好的。”张正德这才明白。
再一看车间里忙碌的身影,好几位都有些面熟,也都是跟梁金声差不多年纪。
林思危当然知道张局长的视线已经将车间扫了个遍,笑道:“我们一没设备,二没人,要想尽快投入生产,就只能找熟悉这一行的专家。这几位都是我们请来帮忙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