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225)
她本想自己抽时间去陪考,顾洽却说已经拜托了顾淮。
想来想去,顾淮也的确比她合适,她林思危太触目,也太敏感,万一被林家乐看到,闹出来,怕反而对林家欢的病情不利。
现在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庆幸林家欢被及时救起,没有大碍;另一方面也觉得顾淮未免牺牲太大,林思危觉得,自己应该去探望顾淮,以表感谢。
一听林思危要去他家,顾洽开心得像小狗,就差摇尾巴了。
“今天下班就去,我奶奶可惦记你了,你去了她保管开心得不得了,都不骂大哥导师了。”
可怜的导师,没办法,还是得让你奶奶多骂一天,因为今天胡家有事。
第151章 改造
随着胡巧英半个月的探亲行程接近尾声, 事情接踵而至。
胡巧英深知,趁着自己还在国内,把有些事盯牢处理掉, 就能让胡巧月她们少走很多弯路。所以他见市领导时直接提出要求, 将落实政策、发还家产这事当场敲定。
市里也知道,在胡巧英的历史问题认定上, 他是受了大委屈的。连带他留在国内的妹妹胡巧月,也遭受很多本不该由她承受的痛苦。这事处理得好不好、快不快,直接关系着市政府的国际形象, 于是立即组成工作组,提速政策落实。
经核定,符合返还政策的是阳川路260号-295号, 共26间房。市里将260-265六间房的清腾列为重点突破口, 很快就将居住在其中的21户人家快速迁离。
昨天胡巧英和胡巧月两兄妹去市里签字, 领到了六间房共21把钥匙。
胡巧英早就明确表示, 国内的财产他都不要, 全都留给胡巧月, 所以办手续时直接就办到了胡巧月名下, 钥匙也都给了胡巧月。
胡巧月心疼林思危一直跟自己挤一间屋,便想立刻腾一间一楼临街的大房子出来,能有个两层, 一楼起居, 二楼住宿,让林思危也过上宽敞日子。于是约好了今天晚上林思危下班后,二人一起去看房子。
顾洽一听, 觉得这事他也能帮忙啊。便自告奋勇,趁他在晋陵的最后一个星期, 帮林思危她们把新居所安顿好。
于是等林思危下班,顾洽陪她一起去了阳川路。
胡巧月已经在281号等林思危下班,见顾洽也一起来,倒也很高兴。虽说祖孙俩都能干,但要论力气活,当然是顾洽这样的小伙子更顶用。
而且……胡巧月暗暗想,看思危丫头和顾洽这相处,感情倒是很稳定,顾洽估计就是未来孙女婿了。那自家这点事,让未来孙女婿提前参与一下也不错。
五月末,日头已经很长,三人都觉得晚饭可以等会儿吃,趁着天色还亮,先去把房子看了。
阳川路的门牌,北边单号,南边双号,胡巧月现在住的281号,就是坐北朝南,算阳面,是比较好的朝向。如果是双号的屋子,则要从临街的阴面进出,朝南面只有窗户,没有街道,窗外是运河支流,也叫市河。
胡巧月喜欢住阳面,所以还是着重看单号。
261、263、265,三间屋子紧紧挨着,因为原来的居民搬得匆忙,里头一片狼籍。
三间屋子皆是两层带阁楼的建筑,但毕竟曾经住过十一户人家,这些人家对原有格局进行了很多改造,每一层都被格得特别狭小,其中261和263也像胡巧月现在居住的281号一样,从旁边隔了一个单独的楼梯间,二楼和三楼都分别住了人家。
唯有265号不同。
265号光面宽就比其他两户大一倍,在前后两栋建筑之间,还有个很是宽敞的天井。
当然,这天井现在也被搭了一大半,所以265号之前整整塞了五家人。
前排一楼二楼各住一家,后排一楼二楼各住一家,天井搭起来的小屋子也住了一家。另外天井角落里还有个低矮的小屋,则是五家人使用的公共厨房。
林思危见状也是感概,别说后世的林总没住过这样熙熙攘攘的屋子,就是在乡下,生活虽然过得清苦,也不至于挤成这样。
如此一看,鱼骨巷的屋子到底是安置的市里各机关工作人员,比起阳川路这种安置市区各企业工人的屋子,还是好太多了。
胡巧月叹道:“虽只离了百来米,我却几十年没有进这些屋子了。跟他们比,我竟住得不算挤了。”
林思危感觉到了奶奶的慈悲。
她以前的冷漠疏离,都是凄苦岁月之下的保护色,她的底子是善良慈悲的。
林思危轻声安慰:“听说这几家先搬走的,政策上有优惠,他们给分了花园新村呢。”
“是啊。我也听说了。”胡巧月脸上有了笑意,“隔壁王婆婆都羡慕坏了,说她也想住花园新村,还让我去跟市里说说,先把她腾退了。我说我哪有这么大脸面嘛,我要这么厉害,自己先进花园新村了,你说是不是。”
顾洽在三间屋子里都转了一圈,回到265号,听见祖孙俩对话,笑道:“这房子就是旧一点,整修一下,肯定比花园新村好。”
“我也犹豫呢,我心里中意这间265号,但要整修的话,好像工程量太大了。”
顾洽早想好了:“奶奶你拿定主意,你要想住这265号,不怕工程量大,我中学同学,关系可铁了,就在建筑公司,让他叫个工程队过来。他手下那些瓦匠木匠,呵呵,巴不得接点私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