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80)
蒋新泉这种老江湖,早就看出这个小丫头野心勃勃。
“这回我装了大半车,零担房去卸了才回来的。空车回厂嘛,大家心照不宣,要是满车回来,岂不落人话柄?”
既然蒋新泉没把她当外人,那林思危也不必假惺惺了。她笑道:“又学到了。我就一直好奇你们跑长途运输的那些窍门,总觉得这一趟一趟的,没发挥最大的效率。”
蒋新泉猛吸一口烟,然后将烟头向车窗外一扔:“亏得你还没完全知道我们的窍门,要是全知道了,你得把我们盘死。”
“我小小年纪,怎么敢盘你们这些大爷叔啊。”林思危不服气地反驳。
蒋新泉笑道:“要我说,你还真能叫我爷叔。现在我跟贾士兵的关系……啧啧,你叫我一声爷叔不亏的。”
“爷叔!”林思危当然立即攀关系,“你最近有没有见过我姨夫,他们好不好啊?”
“简直太好了。”蒋新泉一脸羡慕,“他在家里开了个配载点,生意还挺好,好多长途司机都去他那儿带货。对了,听说这主意是你出的?”
看来这位爷叔跟贾士兵关系的确非同一般了,不仅“臭味相投”,而且有了利益关联,不然贾士兵也不会跟他说这么多。
林思危道:“我就是有这么个点子,很不成熟的。是我姨夫想法多,他就给实施了。这几天我不去学校了,也没收到我妹的信,前阵是听说陆陆续续有生意上门了。”
“那是前阵了。老贾这人,钻劲太足了,天天蹲零担房门口,见到开长途的就去拉生意。你小姨也肯吃苦,还在院子里架了个大锅,给驾驶员免费喝茶,驾驶员都爱去那儿歇个脚,这生意还会做不起来?”
林思危听到这儿,真是满心都是欢喜。
她知道贾士兵会来事,知道小姨热情好客,所以在信里说过,要能把配载点做成驾驶员的歇脚点就再好不过,没想到,小姨他们能这么有头脑。
做生意,万事开头难。只要手里渠道做起来了,那些有零散货物需要运输的企业或个人,自然都会去找贾士兵。把上下游渠道都做通,这生意就没有不成的。
当然,蒋新泉肯定也出了不少力。
林思危道:“爷叔你肯定也帮了好多忙,上回我姨夫来晋陵,说你对他可好了。”
“哈哈,也是投缘。朋友嘛,讲究个缘分。”
蒋新泉爽朗地笑着,又像是想起来什么,问林思危:“你说,我在晋陵也开个配载点,怎么样?”
林思危心中一动,却没有立即回答。
想了想才道:“爷叔是个有志向的人啊。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蒋新泉道:“跑长途虽然赚得多,但是太辛苦了。我老婆对我意见大得很。要是以后配载点能赚钱,我就可以少跑几趟。”
林思危点点头,道:“就是这个营业执照……不知道好领不好领啊。”
这是重点。
贾士兵好领执照,是因为他没有工作。现在国家开放个体户经营,各地领执照做小生意掀起了热潮。但蒋新泉是国企的职工,是不允许做生意的。
林思危一下子就说到了重点。
蒋新泉道:“我就是没想好这个。我老婆也有工作,家里也没其他闲散人员。要是领别人的,我又不放心。”
林思危道:“或者可以不领执照?”
“那不是非法经营,要吃官司的。”蒋新泉赶紧摇头,他可是部队复员的,响当当的汉子,不能干这事。
林思危赶紧解释:“我的意思,就用我姨夫的执照,用他的名称,你在晋陵办个点,挂在他那儿,就当是……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蒋新泉似懂非懂,“你是说,一个执照,两个人用?”
“不止两个人用,还可以三个人,四个人,一群人……”
林思危来了精神,开始滔滔不绝。那意思就是,贾士兵在沙平县开的那个是总部,其他人可以在其他地区开分部,这样都不用单打独斗,大家可以形成一个运输网,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当然,利益如何分配需要他们自己去商量。只要这个分配方法双方都认可,签字画押,立即就可以开始着手干。
蒋新泉听得连连点头,不得不佩服林思危的脑子,打算一回厂里就给沙平县挂长途。
而林思危也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无比高兴,自己是在帮小姨打造一个“帝国”的雏形啊。
第061章 核心
上午, 创优办终于开了个会。地点就在林思危所在的会议室。
林思危有幸参加。
这一刻她才觉得自己终于像是创优办的人了。
会议由丁光耀主持,大家各自汇报了自己负责的筹备工作,交通的、食宿的、会场布置的、人员接待的、产品陈列的……林林总总。
林思危在一边认真听着, 将与会的这些领导都暗暗记住, 还适时给他们的茶缸里满上水。大家都对创优办新来的这位小同志很满意。
比如负责人员接待的副厂长孔阳,就盯上了林思危。每次林思危给他倒上水, 他都会认真地看一眼。
等丁光耀听完筹备工作,大家开始交流意见、提出困难时,孔阳开口了:“小林, 我看你一直在那儿记,你记什么了,说给大家听听?”
表情严肃, 语气寻常, 听不出情绪来。
林思危向来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笑吟吟回答:“我是头一回见到各位领导, 先把各位领导的称呼和负责事项记下来, 还有一些重点, 比如车是外事公司的, 住区政府招待所,评审会当天在食堂用餐,评审主会场横幅下周五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