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犹存:一树桃花春带雨(113)

作者: 老历 阅读记录

前天就开始神智迷糊,今天彻底陷入昏迷了。

紫禁城里铺在地上的金砖其实很凉,手撑在上面很快就会麻木,手要再动整个胳膊就会如灌了铅似的沉重,血液猛然恢复流动,只能让人感觉像是千万只蚂蚁在啃噬。皇帝只要昏迷一天,他们这些人就得跪一天;昏迷两天,他们就得在这个禁城里呆上两天,直到皇帝恢复神智,或者是等他一命呜呼。

时间好像过了很久,他们不管老人还是壮年身体已经到了极限,醇亲王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太监齐大忠看着也不忍,轻声问他是不是该起来。

王爷摇头。

“看样子皇上还要睡些时候,王爷您年纪大了,不该再跪了。”

旁边的肃亲王听了,看他一眼。他的年龄远比醇王爷要大得多。

王爷仍旧摇头:“还是再等一会儿,午时到了,再起。大家一起起。”

肃亲王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齐大忠只好站起来,看看桌上的时钟,离正午还有个把小时,急是不行的,只好等待。他侍立于旁,外面的大臣就没有里面的这么规矩了,等皇帝驾崩是件苦差事,年纪大的人自然吃不消。他们有的坐在玉阶上,有的鬼鬼祟祟地往里望。因为他们不必担心什么,真正心情忐忑的是里面的人。

下午,太阳的光辉掺上了昏黄,它正慢慢往西边沉。

大家可能真的觉得皇上这时候醒不了了,所以内外一致的松散。只是里面的人条件优厚一些,能坐在椅子上,能时不时地有茶水喝。

在这些人里,齐大忠照顾最多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肃亲王,因为他年纪最大;一个是醇亲王,因为他是皇帝的生父;还有一个就是铦贝勒,因为他的儿子很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帝。

这是众所周知的秘密。所以这样的安排没有人提出异议。

溥铦走到父亲旁边。醇王爷坐在一隅,紧挨着窗户,在昏黄色的光线下,他整个人显得很哀伤。

溥铦走过去,看着他默默无语。

老爷子一抬头,看到他,神情略带迷茫。

“阿玛……”

“……你坐吧。”

溥铦坐下,老人叹口气,说:“没想到这么快。”

“您脸色不好,还是自己多保重吧。”

“我又要失去亲人了。”载沣声音喑哑地说。

“……”

“我又要失去了亲人了,”载沣又重复了一遍,接着说:“二十七年前,我失去过一个;二

十七年后,我却要失去两个……”

溥铦知道他什么意思,所以皱着眉头阻止他:“阿玛你别说了。”

载沣拍拍他的膝盖:“你得有所准备。”

溥铦彻底沉默了。

这时候,里面值班的太监从里面出来,所有的人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屋子霎时间变的安静下来。

值班的太监对齐大忠交头接耳地说了几句,进去了。然后齐大忠对这些皇亲们说:“皇上醒了。”

这帮人又重新跪在地上。

“传皇上口谕,宣溥铦贝勒觐见——”

不出所料。

溥铦心里抖了一下,他站起来,直挺挺地往暖阁走去。路过父亲身边时,他看见了父亲的眼神,那是充满无奈和感伤的……

暖阁内的光线远比外面要昏暗,外面的阳光无法透射到里面来,只在最近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影子。

溥铦走在齐大忠的身后,他目视前方,额头上不知不觉地渗出了一层汗珠。这个他每月必来的地方今天看起来显得格外的诡异与阴森。

溥仪躺在窗户边的长榻上,身上披着的长袍,长袍的下摆拖在地上也浑然不觉。他的脸偏向一侧,出神地望着窗外的一切——红墙绿瓦间有一方蔚蓝的天空,一朵近似透明的流云正在缓缓飘过。

齐大忠猫着腰走了过去,小声提醒他:“皇上,溥铦贝勒来了。”

溥仪慢慢地转过头,目光落在弟弟身上。他的脸色蜡黄,但一双眼睛却出奇的明亮,有神。溥铦濒临死亡者的眼睛给吓了一跳。他赶紧下拜,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起来吧……”对方说得很平和。

“皇上,”齐大忠有点哽咽地说:“天还凉着,把窗户关了吧。”

溥仪只是笑了笑,微微地摆摆手。

“让人都下去吧,”他说,“我和贝勒有话说。”

齐大忠点点头,转过身时,用袖口抹了抹眼泪。

人都走净了,只剩下他们兄弟两个人。一个呆若木鸡一般地站着,一个已经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了。

“你过来。”溥仪伸出手。

走过去,下意识地用双手握住他的手。

“我快要死了。”他平静地望着弟弟:“我害怕一个人面对死亡,又不想外面那些人陪着我,我想有亲人在身边……”

“大哥……”

“阿玛年纪大了,看我现在这样,肯定受不了。所以我就叫你来了……”

溥铦垂着脑袋点了两下头。

溥仪没再说话,他把头转向一边,然后疲倦地闭上眼,不是胸脯还因呼吸而微微起伏,他真的很像一个已死了的人。

过了一会儿,他又睁开眼,皱着眉头严肃地望着天花板,好像在回忆什么事。

“我有东西要给你看……”他说,然后慢吞吞地在自己的身上摸索起来。好半天才把一把钥匙交到溥铦手上:“我累极了,你替我去拿吧……”

“拿什么?”溥铦紧张地环视四周说。

“那儿,”溥仪伸手指了指,“有个柜子,你去吧,把它打开……”

溥铦迟疑地走到一个木雕的大柜子前,打开柜门,溥仪的声音又从后面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