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存:一树桃花春带雨(186)
碗帅在门框的一瞬间,瓷片四溅!
崩裂的声音跟炸雷似的,震人耳膜。
但是响声过后,却是一片安静,只有鄂大人暴怒过后粗重的喘息声。
老何松开他,一下瘫坐在椅子上,摸着脑门上渗出的汗水长长地舒了口气。
“没想到,王爷当初拦下的折子果然是他写的。”他展开手里攥皱了的手帕,然后整整齐齐地叠好。
“我早就知道是他在背后捅刀子!”鄂大人扶着桌沿坐下,没好气地说:“现如今老爷子一倒,狐狸尾巴立刻就露出来了!”他喘匀了气,又数落起何大人来了:“你也是,脾气也忒好了!他那么糟蹋你闺女,你竟然无动于衷?!”
“我有什么可气的?”何大人轻飘飘地说:“他说的是事实,有那样的的女儿是我家门不幸——接下来,我们打算怎么办?”
“能怎么办?现在咱们就是在钢丝上走路,一步都急不得,只能慢慢来了……”
鄂大人说得无可奈何,他知道被当作砧板上的揉的滋味儿不好受……
(本章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一直更又更了,反复无常,我承认俺有罪
第129章 遇刺之后
其实润名很明白,自己今天奉命来宗人府审案,那帮老头子轻易是不会放他走的。
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么?
那么这一次,他们的目的这么明确。那么殷勤无非只是个非使不可的手段而已。
结果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润名清楚,他们不过是想从他们这儿刺探出皇帝的只言片语,好以此来断定皇帝对此案的态度——到底是想扩大还是要化小。
可是,这个案子还有化小的可能么?
从庆安他们供出肃亲王的那一刻起,这个案子势必要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对于整个内廷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注定了的“大换血”。
不可能就这么轻易了结的。
肃王府本身就是一张大网,触角伸及四面八方,势力更是遍布全国各地。这张网太大了,
大到只需轻轻一碰,就能让这张网限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更何况现在出了这么一件惊天的大案。
那么这个势必要连根拔除的肃亲王府里,还会有幸免么?
而那些依附在这张网上的人,能不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么?
事实上,不论亲疏。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死。
不是他们政治生命的提前终结。
就是他们自己生命的真正死亡。
虽然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咬人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手段,但是在他们身上这种拼死一搏的方法并不是自救,只会让他们死得更快。
他们真正聪明的做法应该是静观其变,耐心等待。
沉住气,这才是那帮老狐狸现在唯一能做的。
打拼这么多年,他们应该更懂得官场上的生存之道。
几经沉浮,他们也该更明白顺者昌逆者亡的真滴。
从宗人府出来时,润明看到晚霞的颜色已经退缩到了天边,只有一指左右的宽度,但那却是非常好看的玫瑰色。
虽然那颜色不纯粹,但着实美得让人过目不忘。
天上空旷无云,一轮明月边界清晰地在天空中出现,星星在天上活泼地闪动。这样的夜晚在近日死气沉沉,动辄暴风肆虐的天气里,实在是很难得。
车到了颐和园门口停下时,天色比刚才更暗了一层,月亮也变得越发皎洁了。
润名走下车,漫步在两边堆满白雪的石路上,脚下感到一片冰凉。上面的冰还没来得及除,人走在上面,脚上穿了鞋等于没穿。
走到玉澜堂的暖阁前,引他进来的太监照例得先进去通报。可是他刚撩开帘子进去,就很快出来了,身后跟着的是齐大忠。
老齐看到润名时一脸惊诧,不明白他这么晚来是为了什么、
尽管这段时间皇上和祁大人接触频繁,但他以一个下人的角度认为,这位祁大人的权利还没大到,能以任何理由打扰皇帝休息的地步。他不能仗着自己护驾有功,就对宫里的规矩置之不理,他更不能因为自己来了,就得逼着仍在伤病中的皇帝召见他。
没这个道理!
这么想着,老齐的脸上正慢慢发生着变化。一路走来,他脸上表情又惊异转为了淡漠,然后才是勉强挤出的假笑。
“祁大人,”他对润名拱拱手说:“都这时候了,您怎么来了?”
润名浑然不觉地说:“还得劳烦总管您再走一趟,跟皇上通报一声……”
“您这可是让奴才难办了,”齐大忠从身边人手里接过一个手炉,递到润名手里,让他暖手。
老齐向来是个细心的人。
“皇上刚睡着。”他凑到润名耳边小声说。
润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表示明白。接着他用分寸得当的担忧语气问道:“怎么?又烧起
来了?”
溥铦遇刺以后,虽然身上的伤不算太严重,但是伤口还是一再感染,高烧不断。这使得他的病情不由地复杂起来。如果不是他自身的身体底子好,和他的意志力顽强,他可能早就转为
肺炎了。
三天前,他正式放弃了中医的汤药,改服西医的抗生素。效果虽然比先前要好一些。但还是有持续的低烧。
这说明他体内的炎症并没有完全消退。
“诶——”老齐长叹一声,低着眼睛娓娓道来:“还是那样,身子虚。但万岁爷每天还是要抢撑着起来,看那些折子,不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