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婆身边到处摆摊(161)
坐在餐桌前,苏瑞希看着面前的泡泡小馄饨,更是食指大动。
泡泡小馄饨的皮格外纤薄,中间一小团膨胀起来,能看到些微粉色,再加上旁边如云一般在汤中飘动的馄饨皮,更衬得水灵。苏瑞希对于这种汤汤水水的东西没有任何抵抗力,她和孙淼打了声招呼,就拿着勺子,开吃。
在自家餐具的衬托下,孙淼做的东西更加好看了。那泡泡小馄饨真是如其名,就好像一个个可爱的、透明的泡泡一样,用勺子轻轻拨开淡褐色带着点油的汤,盛起一个小馄饨上来。
只见馄饨皮在勺子里面慢慢晃荡,看上去就好像一块纱落到了水中。苏瑞希张嘴,将泡泡小馄饨喝了下去。和蟹壳黄那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虽然都是用面粉做的,可泡泡小馄饨格外绵密,就着汤汁一起喝下肚中,就好像一团没有存在感的浮云,一下子就跟着进去了。
只有到中间,因为肉馅和团起来的面皮才有所存在感,再轻轻一嚼,面皮子化了开来,里面的肉馅将有些寡淡的面皮带出了甜味来。再说这汤,温润、柔和,带着鲜甜与清香,以及淡淡的咸味,无声的抚平着苏瑞希的五脏六腑。
这时候孙淼给她递过来一个蟹壳黄,苏瑞希伸手接过,吃一口蟹壳黄,又喝一口泡泡小馄饨,苏瑞希觉得自己都要美得冒泡了。她是真喜欢这个组合,两种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口腔之中却产生了共鸣,让人吃了这个、还想那个,吃了那个、还想这个。
不多时,苏瑞希的泡泡小馄饨见底,蟹壳黄也吃了十来个。
孙淼只做了二十个,是本来打算一人吃十个的,结果苏瑞希一口气还多吃了两个。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苏瑞希脸颊有些泛红。孙淼却无所谓,苏瑞希饭量见长,也是一件好事。
“我是不是把你的那份,还吃掉了几个?”
事实上的确如此,但孙淼并不介意苏瑞希有没有多吃,她还乐得见到。于是她就摇了摇头:“没事,反正我不怎么饿,下午睡个午觉,晚上还能继续吃呢。那个鸡汤,感觉再炖一会儿就好了,晚上要吃鸡汤捞面吗?”
最后一句话一出来,苏瑞希的哈喇子都要滴答下来了。那可是鸡汤耶,还是孙淼做的,苏瑞希想象得到能有多好吃!
她点了点头,孙淼看到她那样就知道她又馋了。两人一块吃完了午饭,虽然泡泡小馄饨和蟹壳黄的量都不多,但孙淼是特意加多了的,所以即便苏瑞希多吃了几个,孙淼也不觉得饿。
吃完了饭,一时之间也不急着去刷碗,反而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从最开始的尴尬期结束之后,两人的关系又变得缓和、平静了不少。她们不像是刚刚进入恋爱期的小情侣,反而像是已经相处了很多年的知己。
不是一杯烈酒,而是清澈透明的白开水。孙淼反而比较喜欢这种状态,平和、宁静,让她打心眼里喜欢。苏瑞希也觉得这种氛围很好,只是坐着、说说话,就让整颗心也跟着柔软下来。
“对了,这次价格准备定多少?”
这些系统已经提前都安排好了,孙淼如实回答:“泡泡小馄饨一碗二十,蟹壳黄五个是一组,30块钱。”这个价格,是当地人听了会沉默,外地人听了会跳脚的级别。
哪怕是景区里面,卖得肯定都没孙淼那么贵。孙淼还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黄山烧饼多少钱,人家卖……十五块钱一斤。
博主去当地探店,五个才卖五块钱。
孙淼这个价格,是博主看了会想报警的程度。苏瑞希也顿了一下,这搞得孙淼都有些心虚了:“是不是太贵了?”
这个价格嘛,和一般的比,肯定是贵的。尤其是,姑苏那么近,吃泡泡小馄饨的人还真有不少,大家对价格也心知肚明。哪怕是繁华的商业街,一碗泡泡小馄饨,也才十五块,她竟然要卖二十!
可孙淼的手艺,它就是值得!
苏瑞希摇头:“不贵的,你做的好吃,就值得这个价格。”她这话说的情真意切,甚至还给孙淼说了一个有趣的新闻:“你可能不知道,是我们这边早些年的新闻了。有一个本地老太太,每周六都要去隔壁的姑苏吃一碗泡泡小馄饨。但是……嗯,她比较有个性,每次都是逃票坐高铁去吃的。”
孙淼这一瞬间没反应过来,等她想明白的时候,瞬间懵了:“你是说,逃票也要去吃?”
“是的,估摸着是觉得票价太贵了。”
苏瑞希回答,毕竟为了一碗跑泡泡小馄饨,每周六花来回7、80块钱的车费,确实很不划算。可这也侧面说明了:泡泡小馄饨真的就这么好吃,人家老阿姨,哪怕逃票都要过去吃。
“人类对美食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要它好吃、值得,那多少钱都是要的。”
苏瑞希是发自真心实意觉得孙淼做的菜值这个价格,是真的好吃。就这一碗看似平平无奇甚至不是完全体的泡泡小馄饨,苏瑞希都觉得值得,甚至是在做慈善。谁家路边摊做出来的小破馄饨,皮如云裳又似流水,汤不浓不淡又适口呢?再说这蟹壳黄,要是她家里二老知道这个价格,能直接把所有的蟹壳黄给包下来。
就算不提她家二老,就嘻哈亚比二人组,只要不限购,她们俩就敢全部捞着走。所以苏瑞希还特别坏心的提醒了一句:“蟹壳黄,记得限购啊。不然好多人都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