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灭妻?她一纸休书另谋高嫁(220)
秦老丞相缓缓吐出一口长气,眉宇间尽是无奈与忧虑:“温将军,那人精于计算,每一步棋都布局周密,怎能不明白这其中的微妙之处?或许,这正是他身处困局中的无奈之举,亦或是他深谋远虑,故意布下此局,企图以家族名声为筹码,迫使陛下在权衡利弊后,不得不释放谭家的两位少年,其计谋之深远……”
皇上闻言,眉峰紧锁,目光深邃,似乎在权衡着丞相言辞中的每一个字眼。
沉默良久,皇宫内忽然响起皇上意味深长的轻笑声,那笑声虽轻却透着不容忽视的威严:“如此一说,丞相之意,莫非是在暗示,谭家那一对年轻后辈,已陷入难以逃脱的险境之中了?”
话语中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
秦老丞相恭敬地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一切只为大昭的安宁,以及陛下与皇室的尊严考量,臣不敢有私心。”
皇上深吸一口气,目光复杂,缓缓吐出一口气息,仿佛在这一刻承载了千斤重担:“丞相的忠言,朕自会再三斟酌。”
见皇上已有深思,秦老丞相欠身行礼,随后退出御书房,留下满室沉重与未知。
——
尽管这场对话仅限于御书房之内,但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如同流水般悄然渗入谭家的每个角落。
谭旭听闻此讯,心中愤怒如烈火燃烧,几乎要即刻前往秦老丞相府邸,与那位老谋深算的老者面对面较量一番,为家族讨个说法。
而谭羡鱼心中则沉甸甸的,仿佛压着千斤巨石。
事态发展至今,呼衍灼的态度已经不再是决定性的关键。
谭逸、谭川乃至整个谭家的命运,皆悬于皇上的金口玉言,而此刻,局势对谭家来说,无疑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
谭旭这些年在战场上的磨砺并非虚度,他深知坐以待毙绝非自己的风格。
他沉吟片刻,毅然起身:“我必须亲自入宫,面见圣上。”
多年的南征北战,他不仅为谭家在京中稳固了根基,更对皇上的性情与喜好洞若观火,言辞之间,自有一番不凡的气度与精准。
夜幕低垂,谭旭匆匆入宫,谭家人面面相觑,除却耐心等待,再无他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晚,谭旭却迟迟未归,家中人心逐渐被焦虑笼罩。
“母亲,父亲进宫这么久还没回来,会不会出了什么事?”
二夫人愈发不安,声音微微颤抖。
老夫人面容肃穆,努力维持着镇定,安慰道:“莫慌,如今事态并未紧迫至不可收拾之地步。”
老夫人的话语如同一颗定心丸,稍稍安抚了众人的心绪夜色悄然加深,屋内烛火摇曳,终于,门房小厮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将军回来了!”
第195章 艰难的挑战
谭旭从宫中归来,面容憔悴,眼神空洞,似乎心事重重。
家人们交换着担忧的眼神,二夫人欲上前询问,却被谭羡鱼轻轻拦下。
最终,老夫人叹了口气,招呼大家用餐,试图缓和这凝重的气氛。
然而,餐桌上一片沉静,谭旭食不下咽,稍坐片刻便起身离开,老夫人也随之而去。
其余人等对视一眼,皆感同身受,这顿饭吃得味同嚼蜡,最后草草收场。
各自回到房间,试图寻觅片刻宁静。
谭羡鱼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戚霆骁见状,将她紧紧搂在怀里,柔声道:“别多想,安心睡吧。”
谭羡鱼叹息,眼中满是忧虑:“我知道,但我做不到……”
事涉家族,关乎每一位亲人的命运,谭羡鱼如何能置身事外?
“在侯府时你就爱瞎操心,”戚霆骁边说边轻轻拍打着她的背,仿佛回到了他们共度的那些岁月,“家里有父辈兄长顶着,哪里轮得到你来烦恼。”
这话虽在理,谭羡鱼心中却仍难释怀,她拉着戚霆骁,不让他轻易入睡:“你也懂皇上的心思,你说,皇上现在到底在想什么?”
戚霆骁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温柔地吻了她的额头,缓缓道:“我猜,皇上心中或许另有所图。”
“此话怎讲?”
戚霆骁浅笑,眼中闪烁着洞察世事的智慧:“如果皇上真的有心要对付我们谭家,那天御书房中的对话,又怎会如此轻易地流传出来呢?”
皇宫之内,人人皆精于算计,尤其是皇上身边之人,若要保守秘密,那比蚌壳还要紧闭。
眼下这消息的泄露,显然不是无心之失,而是皇上故意为之。
因此,戚霆骁揣测,皇上的确可能对谭家有着另外一套考量和布局。
而这背后的真相,或许只有时间能揭示。
谭旭入宫一游,却未引发丝毫波澜。
朝廷内外对谭家的议论未曾停歇,但大多数人认为,谭家此次恐难以全身而退。
数日之后,皇上依旧未对谭家采取行动,反倒是册封大典的日子悄然临近。
那一天,将再度见证群臣汇集的壮观场景,而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谭家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无人能料。
一番繁复而古老的仪式之后,呼延灼慎重地从大昭皇上的手中接过那枚沉甸甸的印信,金色的光芒在阳光下闪烁,映照出他眼中的一丝坚定。
这一刻,不仅标志着蛮族彻底归顺,也预示着未来它们将作为大昭的忠诚附属,共同抵御外来的风雨。
多年的边疆烽火,无数将士的血泪,终得以安息,长久以来悬挂在大昭心头的阴影,此刻终于消散。
正事已毕,殿堂之上,呼延灼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皇上,微臣斗胆,尚有一请求,望圣上垂怜,予以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