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109)
“这汤从晨起便开始熬制,眼下喝正是入味时。”
宫中事一切顺遂,言太后对南巡事宜多有关怀。
祁涵一一答了, 又说起些沿途风光。
言太后自然喜欢听, 一顿午饭的光景, 端的是母子和乐。
饭毕宫人捧上清茶,言太后望儿子平和的眉眼,又道:“今日怎么不见宸妃?”
秦让眉心一跳,不知陛下要如何作答。
福宁侍立在太后娘娘身旁,本也觉得奇怪。论宫中规矩,宸妃娘娘应当是要来此请安的。况且陛下素来宠爱于她, 没有将她单独撇下的道理。
尚未等福宁反应,对侧的秦总管示意她一同屏退了宫人。
她将信将疑, 还是照做。
折返两步之际,恰听得帝王的答案。
“儿臣做事有欠妥当, 她要与儿臣和离。”
帝王轻拨茶盏,他的神色太过平静,仿佛说的不是什么晴天霹雳一般的话语。
福宁险些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但看秦总管的模样,知道自己半字没有听岔。
言太后原本端了茶盏欲品茗,这一下倒僵在了原处。
“涵儿?”她不可置信。
她熟知儿子的脾性,此话自然不会有假。
毕竟是在宫中过了半生,言太后很快回神:“宸妃何在?”
祁涵答非所问:“儿臣会安排妥当,等她回来便是。”
言太后手中的茶盏是彻底搁在了一旁。
御书房中尚有政务,祁涵品过一盏茶,从容道:“儿臣先行告退。”
殿外侍从恭送陛下,殿内言太后望着福宁,福宁也是一口气还没顺匀儿。
……
往后的几日,寿安宫时时打听着消息。
陛下一应政事处置如常,更不曾耽误早朝。
甚至明琬宫上下也是风平浪静,对外传出的消息是宸妃娘娘抱恙,须静心休养。
午后的阳光撒于御书房前,秦让通传道:“陛下,言小姐在外求见。”
祁涵搁了手中御笔:“传吧。”
“是。”
言婉钰今日一袭天水碧缠枝莲缎裙,行过礼数,她也知道朝中积压不少政务,故而没有多耽误表兄时间。
她道:“臣女想去向宸妃娘娘请安,不知陛下可否允准?”
原本她已经到了明琬宫外,偏生向菱迎出来,歉然道宸妃娘娘凤体抱恙,没有陛下的旨意旁人不得探视。
姑母尚在午憩,她有些担忧宸妃姐姐,故而来了御书房。
祁涵道:“寻她有何事?”
言婉钰福一福,如实答道:“宸妃娘娘离京前与臣女说起过明安堂事宜。臣女在明安堂授琴,亦觉其中多有不足之处。故而……想再与宸妃娘娘商讨一二。”
“条陈可拟下了?”
言婉钰一怔,旋即点头。
都是她的一些拙见,这段时日胡乱写下。这件事少有人可诉说,但宸妃姐姐会懂得她,愿意指教她。
祁涵颔首:“放这儿罢。”
“臣女遵旨。”
言婉钰思忖着告退,出了御书房,她总觉见不到宸妃姐姐有些古怪。
只是看表兄的态度,又不像是与宸妃姐姐起了龃龉。
言婉钰算算时辰,姑母午觉应已醒来,便往寿安宫去。
正殿的侍女们客气地迎了表小姐入内,每逢表小姐来宫中请安,太后娘娘皆是欢喜的。
“姑母万福。”
言婉钰见姑母面容间似有愁色,不由关切几句。
侄女熨帖懂事,言太后示意她坐到近前来。
她来得倒也凑巧,恰逢福宁带人打探出了消息,言太后有心让侄女一同听一听。
殿中侍从俱已退下,福宁道:“回太后娘娘,宸妃娘娘的确不曾回宫。陛下对外只称宸妃抱恙。”
后宫中事陛下并未一力隐瞒太后,是以她能打问出几层消息,叫太后心安。
至于其他的,却是探听不得。
宸妃出走,言太后望侄女若有所思的模样,眸中温和。后宫空悬,婉钰若还有心思,一切尚可转圜。
言婉钰垂首望殿中华美的锦毯,宸妃姐姐竟不在皇宫吗?
荣华无双的后位,还有表兄全心全意的爱护,是多少女子满心期盼的梦。
宸妃姐姐竟然说舍便舍了。
最初的匪夷所思过后,她又想起宸妃姐姐所作的文章。
一字一句,她都用心读过。
虽仍觉得有些不可思
议,脑中却慢慢浮起一个念头。
若是宸妃姐姐,倒也未尝不可能。
……
都道江南春景名盛天下,引得无数游人流连忘返。如今正逢红叶满山的秋日,桂子飘香,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容璇到常州府已有七八日,同怀月暂居于陶然客栈中。
怀月含笑,她同郎君夏日里打问了一支到江南的商队。她们跟着商队走走停停,赶路的闲暇光景,她与郎君饱览了沿途风光,
一路顺畅地到了常州。
原本第一日还在寻下榻的住处,郎君随意一指:“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郎君觉得陶然客栈的名字应景,便欣然定下了此处。
那一匣金锭郎君存于票号中,身边只留了两枚元宝把玩。
一路南下,郎君的积蓄已然足够,根本无需动用陛下给的金银。
不过那些金锭存在票号中,到底还是安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