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139)
除此之外,容璇又听得几封弹劾嘉宁道台李明安纵容族人侵占民田的奏疏,地方豪强兼并土地之风屡禁不止。
满朝文武皆恭肃,帝王目光落于那一抹绯红色的窈窕身影。
相隔甚远,她凝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未曾察觉分毫。
辰时一刻朝会散去,天光已大盛。
沐浴在金光下, 太极殿愈见巍峨与高华。
容璇随在群臣中离去,青丝如云堆叠成高髻, 映衬着一张瑰丽明艳的容颜。如此出挑的女郎,更是只身现于前朝,
很难不引来四方瞩目。
容璇一步一步行得稳当,绯红色的裙裾随风而动。
最初应科举时,她只是想在天地间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又有几分不服输的味道,她也曾饱读圣贤书,一朝鱼跃龙门的佳话为何不能落在她身上?
天下读书人皆向往的明堂,她曾为自己叩开了一条路。
朝廷允女官入朝,她便堂堂正正立于此处,无需惧他人冷眼。
……
临上马车去户部应卯前,容璇还与谢明霁打了个照面。
六部的值房就在宫城边,谢明霁午后要往户部调一份公文,二人约定届时再会。
无需人引路,户部官署与容璇记忆中的模样相差无几。
她原先的值房在西北处,新任四品主司后,户部单独辟了一处值房给她。不算宽敞,位置稍稍偏些,但容璇已然满意。
户部还循例拨了一位司吏给她,姓赵,负责协助她处理文书、清理档案。
新度支司主司到任,在户部也算是件不大不小的事,消息再迟钝之人都能听闻。
约莫巳时光景,户部六品以上官员奉尚书大人之命聚于议事厅中。
人尚未到齐,有一位年轻郎君主动与容璇见礼。
“容大人,在下林晋,元和三十一年一甲探花。”
容璇望见他腰间令牌,他在她之后方进户部,如今已是五品主事,一如她当年。
脑中思索一番,容璇对他有些印象,他们在琼林宴上见过一回。
略略寒暄过两句,便不再多提。
户部仍以刘尚书为首,不过他两鬓斑白,已近荣休年岁。
尚书之下便是左右二位侍郎,容璇只识得其中一位。在场二十余位官员中,她有半数都能对得上名字。
右侍郎吩咐了几桩朝会事宜,一一交由人去督办。
容璇上任前已研习过户部事务,倒都能跟上。
刘尚书道:“武德司已上书内阁,要抽调京郊三县鱼鳞图册。”
容璇一礼:“下官明白。”
忙碌到午时,用过午膳后户部官员大多在值房中休息。
树影摇曳,容璇本在看手中公文,听见叩门的清响还以为是赵司吏。
她抬眸,见到门边那抹月白色的清隽身影时愣了一瞬,旋即起身合了窗子。
她这一处值房外有树荫掩映,稍稍僻静些。
容璇无可奈何:“陛下若有事直接召臣入宫便是。”
户部人多眼杂,叫人看见了可说不清楚。”
她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祁涵道:“私事。”
“哦。”
房门掩上,日光透过明瓦照进屋子。
值房内收拾得干净利落,一面黄花梨书柜将屋内分作两处,里侧摆了书案用以处置公文,另一侧可用来待客。
祁涵于容璇身畔的椅上落座,接过她递来的温水,道:“今日觉得如何?”
“尚可。”户部本就是她熟悉之所,容璇如实道,“其实若没有女郎这层身份,我回户部本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水中融了几勺蜂蜜,伴着丝丝甜意,是怀月早上为她准备的。
说起户部中事,容璇道:“刘尚书已到了致仕的年岁,待人接物比从前温平许多。”
户部出了第一位女官,尚书大人的态度更像是无可无不可,毕竟户部很快便不在他治下,犯不着多事。
左右两位侍郎盯着尚书之位,其余事倒都无暇顾及。毕竟这个节骨眼上,稍一行差踏错就可能让对手占了先机。
“与我同阶的三位主司,有二位是原先就相识的,不过算不得知根知底。”
祁涵眸底不无担忧,女官入朝虽暂扫清了阻碍,但其中的种种艰难与不易,他无法事事预料。
容璇笑了笑:“我还能应对。”
这是她自己的路,无需帝王维护。
她与他说些心里话:“我今日见到了何司务。”
从七品的小官,帝王自然不识得。
“我初入户部时他便是司务,这么多年过去也仍在原地。只因他仅是举人出身,靠荫补凭运气才进了户部,这辈子仕途也就到顶了。”
在朝为官没个进士出身,纵然再有贵人提携,也成不了大气候。
容璇道:“读书人间论资排辈厉害得很,少说也得挣个同进士吧。”
祁涵会心一笑,未满二十的一甲进士,大晋开国以来统共不超过五人。
容璇声音懒洋洋的:“所以真要论资格,也轮不着我心虚。我就好好在户部做事,不怕闲言碎语。”
鼎甲出身,只要按部就班,前程总会比一般人顺遂许多。
像她拜入首辅门下,被新帝流放便是其中最倒霉的例子。
“等我熬一熬资历治绩,会越来越好的。”
“我还在想,像司吏、司务这些低阶官位,女子若有功名也可以补上的。不必一开始就要女郎金榜题名,徐徐图之亦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