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54)
其他几样精致小点她未动,祁涵道:“适才母后提及,后宫宫务繁琐,千头万绪。”
容璇安静听着,太后娘娘话里话外都是要帝王立后的意思,一会儿道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一会儿道自己执掌后宫二十余载,已有些疲累。
言太后说此话时,目光还有意无
意打量她的神色。
陛下当时并未接话,数度不动声色地挡了回去。
容璇静听下文,祁涵道:“宫廷庶务,你可想先跟着母后历练一二?”
她神色微怔,祁涵笑了笑:“ 原本想让你多过一阵安生日子。”
母后既频频提起,她若愿意,先接手些无妨。
……
内室中,李太医把完脉,去隔间斟酌用笔,为太后素日所服用的滋补药方中新添了一味安神之药。
福宁到太后凤座旁,压低些声音:“娘娘,宸妃在外殿一直在用山楂糕。”
她瞧得分明,其余点心宸妃都没有碰过。
言太后沉吟,宸妃承宠两月有余,又是独占恩宠。
福宁办事周到妥帖:“娘娘,彤史署的记档奴婢已经调来了。”
言太后翻阅过,女官执笔,宸妃娘娘五月的月事已然迟了七八日。
“再去将李太医请来。”
“是,娘娘。”福宁收了记档。
专门服侍太后的御医要为自己诊脉,容璇有些摸不着头脑。
福宁客客气气请了宸妃娘娘去里间,言太后的吩咐,容璇只能照做。
李太医凝神诊脉,有时详致问几句话。须发皆白的老太医,容璇也不敢隐瞒,泰半都一五一十答了。
李太医在太医署德高望重,颇得太后娘娘信任。
祁涵坐在外间,问了一句:“母后?”
尚未确认之事,言太后未多语,只道:“你且坐着。”
约莫又过了半炷香,李太医方出来回话。
“启禀太后娘娘,启禀陛下,宸妃娘娘并非是有身孕的脉象。”
盖因宸妃娘娘气血不足,脾气虚弱,故而月事紊乱无章。
言太后神情中难掩失望,心底却又有松了一口气之感。
“既如此,便让太医署好生为宸妃调理罢。”
“下官领旨。”
……
出了寿安宫,回紫宸殿时,容璇瞧身畔的郎君神色不豫。
她思忖要如何开口,正寻话题时,祁涵却道:“身体不适,为何不早告诉朕?”
容璇愣了愣,原以为他是因方才之事不悦。
见她不答话,祁涵牵她的手稍紧些。此事确实是他失职,她嫁予自己,可自己却未曾好好关怀。
祁涵想起她从前在户部当值,诸事忙碌,想来也无暇分心于此。如今到了宫中,自然可好生休养。
容璇沉默一会儿,月事不调的毛病她从前便有,入京赶考后似乎更严重些。
等到科举及第,她唯恐自己身体出了大差池,也是请几位大夫诊治过的。
大夫都道她是什么气血亏空,忧劳过甚,需宽心静养,好生调理一段时间或许便无碍。她授官在即,怕是难以做到大夫所言。
故而她忧心忡忡,问大夫葵水不调可有什么危害,大夫委婉答:“姑娘……日后怕是不易受孕。”
彼时她覆了面纱,闻言简直大喜过望。她将入朝为官,身份所限,来葵水总归是件麻烦事。如今两三月来一次月事,只是不易有孕,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至于大夫说的其他一些不益之处,容璇尚可接受。
稳妥起见,她又问询过另外两位大夫,皆是差不多的说辞。她才彻底放了心。
顺顺利利在朝中这些年,容璇都要忘了此事。
祁涵吩咐秦让去太医署传旨,调一位御医专门侍奉明琬宫。
容璇垂眸,实在是欲言又止。
二人沉默着走了一段,容璇最后还是提一句:“多谢陛下。”
祁涵轻扣她的掌心,眸色愈发温柔。
太医署拨来的太医姓郑,刚过不惑之年,医术有口皆碑。
他初次来请脉时,陛下也在旁陪着宸妃娘娘。
郑太医事先看过娘娘的脉案,请脉的结果相差无几,心下也有了数。
他不敢怠慢,等退下后便要去开方子。
容璇道:“郑太医,本宫不大喜苦药滋味。还想劳烦太医,可否先以药膳滋补?”
郑太医拱手:“回娘娘,自是可以的。只是……”
只是见效慢些。
不过后半句郑太医未提,陛下在旁,总不能显得自己医术不精。
“既如此,”容璇笑道,“便劳烦郑太医开些药膳方子吧。”
她看向祁涵:“陛下以为如何?”
郑太医退下后,祁涵瞧坐在自己身旁的人,语气有些无奈:“怎么不愿喝药?”
小孩子似的脾气,身体总该调养好。
“太医都说了,臣妾身体无大碍,何必大费周张。况且药补总不如食补。这不该喝的苦药,臣妾想少喝一些。”
祁涵还想劝一句,总觉得这是她的借口。
女郎却垂眸,轻轻搭了他的手:“臣妾才嫁予陛下,不过三月而已。眼下与陛下两个人在一处,臣妾……”她声音慢慢轻下去,“觉得甚好。”
到底是说房中事,她避开了郎君的目光:“臣妾私心想,也还没有到求孩子缘分的时候。”
她声音几不可闻,带着女儿家的娇羞情态,心意确实再明显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