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55)
她漂亮的眼眸中仿佛蕴了一泓春水,盈盈波光中,叫人心甘情愿沉溺之中。
满月过后,今夜月光亦是皎洁。
明琬宫寝殿内供足了冰,只是渐渐的却不起作用。
衣衫褪下,唇齿交缠之中,二人渐渐都失了分寸。
夜色沉沉,红烛摇曳,一室旖旎。
……
辰时光景,日照已然丰沛。
明琬宫寝殿中拉着厚厚的帷幔,阳光只能透入一丝缝隙,映出一道光影。
冰鉴中新换了冰,殿内凉爽适意。榻上女郎安稳睡着,昨夜好梦未醒。
向菱与向萍本守在外殿,听得殿外小丫头通禀:“福宁姑姑到了。”
二人相视一眼,福宁姑姑前来,必定是太后娘娘有何吩咐。她是太后娘娘的陪嫁,随娘娘打点宫务这些年,阖宫上下都敬她几分。
她们拿不定主意,不知是否要唤醒娘娘,只能先迎出去。
“姑姑安好。”
福宁略一点头,她今日着暗红色如意云纹的宫装,衣饰格外考究,身后还跟着寿安宫的两名宫人。
“宸妃娘娘可在?”
她身后是太后娘娘的旨意,便是宸妃再受宠,也要给她几分薄面。
向菱犹犹豫豫要回话,回廊下却有人来救场。
“福宁姑姑。”
秦让笑着上前,见到他在此,福宁不免意外。
“秦总管。”
秦让是先帝赐予陛下的东宫总管,福宁在他面前也不便拿乔。
“秦总管怎在此?”
秦让已在明琬宫候了许久,此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宸妃娘娘在御书房侍奉陛下笔墨。陛下昨夜落了枚玉佩在明琬宫,便让我来取。”
他进而道:“福宁姑姑前来,不知有何事?”
他问及,福宁便道:“太后娘娘方礼佛毕,想与宸妃娘娘叙叙话。”
“原是如此。今日也是凑巧,不如我与姑姑一同去御书房?”
他话说到这个份上,福宁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得应一声好。
她与秦总管离开后,向菱与向萍皆松了口气。
寝殿中,榻上女郎仍旧睡得香甜。外间俗事纷扰,丝毫未传入她耳中。
第30章 交心
御书房中, 朝臣议事方才散去,案上还堆叠着几封奏疏。
帝王于次间休憩,侍从新沏了茶水。
福宁欠身行礼:“老奴给陛下请安,陛下万福。”
“姑姑来了, ”帝王声音平和, “赐座。”
侍从搬了圆凳来,福宁辞谢过方才敢落座。
“母后在颐安行宫时, 皆是姑姑随行照料, 万事妥当。这些年在宫中, 姑姑一直衷心母后,朕亦看在眼中。”
福宁忙起身称不敢当, 祁涵吩咐人取来备好的赏赐。
金十两,银百两,绸缎数匹。
“姑姑坐罢,朕还有几句话要说与姑姑听。”
祁涵轻拨茶盏:“母后在宫中操持半生, 劳心劳力。如今到了
颐养天年的时候, 朕不愿她再为俗事所扰, 为后宫中事殚精竭虑。”
“母后最是信任姑姑,寿安宫上下许多事都交由姑姑做主。朕倒是希望姑姑能够时常相劝母后,请她宽了心思,过些轻松畅快的日子。”
“姑姑说,是也不是?”
日头正盛,阳光照在石阶, 晃得人头发晕。
在御书房中前后不过半盏茶光景,福宁背后已然有薄薄一层冷汗。
她哪有见到什么侍奉笔墨的宸妃娘娘的身影, 却半句不敢多问。
陛下恩威并施,意思再明显不过, 要她在太后娘娘面前少搬弄是非,多帮衬宸妃娘娘。
身后的两个小丫头捧着帝王的赏赐,面上都是天真的笑意。
福宁靠着阴凉处走,陛下也是她看着长大的。有太后娘娘在,陛下重孝道,会愿意给她两分情面。故而今日只有赏赐。
但……
陛下言语间回护宸妃娘娘之心再明显不过,倘若自己敢在太后娘娘面前帮着为难宸妃,届时她枕头风一吹,只怕陛下不会轻轻纵过。
“姑姑留心脚下。”
前头一处门槛,福宁不慎被绊住。
陛下能做到这个地步,可见是把宸妃放在了心上。
她在宫中近三十余年,也是好容易熬到今天这个地位。
杂乱地想了一路,回到寿安宫时,福宁已然有了分辨。
是非利害于她再明朗不过,无论何时,她都会忠于太后娘娘。但她遵陛下旨意,时时宽慰太后,亦是为了太后身体着想,又可时而卖宸妃些许人情。
何必与宸妃交恶。
福宁松口气,这个时辰,太后惯常在小佛堂礼佛。
檀香的香气叫人凝神静气,言太后拨动着手中佛珠:“怎的去了这般久?”
福宁便笑答道:“奴婢至明琬宫,一问才知宸妃娘娘不在殿中,正于御书房侍奉笔墨。”
言太后蹙眉,福宁接着道:“奴婢想回来复命,路上正巧遇见陛下身边的秦总管,便跟着去御书房走了一趟。”
福宁没有隐瞒,将得了赏赐之事和盘托出:“陛下特意厚赏奴婢,嘉奖奴婢侍奉太后得宜。奴婢实在愧不敢当。”
太后含笑,她身边的人自然受得起赏,更为难得的是皇帝有这份心。
“陛下孝顺,太后娘娘当真是好福气啊。”
这话说得言太后心中舒坦,她起身,福宁上前搀扶。
她接着道:“陛下朝政繁忙,奴婢瞧着宸妃娘娘在书房内端茶研墨,伺候得很是妥帖周到,也算是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