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57)
“母后是皇祖
父亲自作主许婚给父皇的。想来你也知道,父皇后宫中,最受宠爱的向来都是陈贵妃。”
“她并非是皇祖母满意的儿媳人选。故而父皇继位后,皇祖母对她多有挑剔。甚至一度扶持贵妃,与母后分庭抗礼。”
“母后是要强的性子,在闺中时事事便要拔尖。她待旁人严苛,待自己更是。”
“她执掌宫务,皇祖母不喜她,她更要尽孝道。每月逢五逢十便带阖宫妃嫔请安,礼数万般周全。
皇祖母却以她尚无所出为由,当着所有嫔妃的面斥责她未尽好为人妇的本分。甚至免了请安之礼,只让后妃们初一十五来拜见即可。”
“母后这些年在宫中,过得极为不易。”
婆母不喜,父皇待她更多是对嫡妻的敬重,又有陈贵妃相胁。
母后偏生要将所有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她统领后宫多年,是所有人都无可挑剔的皇后。
“但,”祁涵望向容璇,“她的这些不易,从来都与你无关。”
“是以,你只照顾好自己便是,莫让自己受了委屈。其余的,交由朕便好。”
第31章 言家小姐
月光清寒, 执笔的郎君神色温柔从容。笔触划过宣纸间,他的话语落入耳畔,无端地让人想要信任。
容璇长睫轻颤,良久未答。
她去看那案上的佛经, 一字一句, 凝神静心,更让人清醒几分。
无论何时, 信旁人都不及信自己可靠。
几近子时, 容璇渐觉困倦。
祁涵搁了笔, 简单整理过抄好的经文,便将人横抱起带去榻间。
容璇窝在他怀中, 那一刻似乎一切都无需忧虑。
外殿烛火熄了几支,祁涵自去沐浴。
回来时本以为榻上人已然睡熟,不想容璇竟还等着他。
“怎么不睡?”
他上了榻,将人抱得离自己近些。
烛火熄去, 容璇在他面颊轻印上一吻。
相拥而眠, 殿中很快沉入一片安宁梦乡。
……
翌日辰时, 容璇起身梳妆。
她原先还有些奇怪,太后娘娘如此讲求规矩的一个人,为何嫔妃一月间只需请安两日。
直到昨夜听帝王提起宫廷旧事,她方才明白些许。既然是敬宗的惠敏太后定下的成例,言太后作为儿媳,又于请安一事当众被惠敏太后落了脸面。哪怕如今是她入主寿安宫, 她亦不愿旧事重提,没有再越了这重规矩。
抄写好的佛经整整齐齐放于紫檀雕花的木匣中, 容璇检查过无误。
约莫到了午时光景,她便随帝王去寿安宫中用午膳。
一顿饭毕, 太后果然问起佛经一事。
容璇起身:“回太后娘娘,已抄录完毕。”
她示意向菱捧了《无量寿经》来,亲自呈于太后。
言太后翻看第一页,但见那字迹工整隽秀,显然是有些底子在的。
她接着向后阅看,容璇坐回祁涵身畔,毕竟佛经大半并非出自她之手,还是有些心虚。
祁涵以银签取了一枚雪衣山楂果给她,容璇尝了尝,示意糖衣裹得不够厚。
福宁侍立在太后身旁,跟着去看那佛经。她心道太后娘娘不会轻易让宸妃过关,但见这端庄雅致的字迹,一时倒寻不出错处。
等到翻阅到第三卷 时,太后娘娘指间顿住,福宁也怔在了远处。
她望过去,陛下神色如常,宸妃娘娘倒是安分坐着。
言太后收了手,后头几卷也不必细看,都是出自皇帝之手。
太后娘娘的目光落于身前,容璇微垂下头。
祁涵道:“母后虔心礼佛,儿臣与宸妃作为晚辈,自然要尽一尽孝心。”
对着儿子,言太后能有何脾气:“你这孩子。朝事如此繁忙,何必再费这些工夫。”
容璇只当听不懂,毕竟后宫只她一个闲人,当然是该她抄。
“母后多虑了。”祁涵笑答。
午后出寿安宫时,容璇也不知道言太后究竟作何想。
不过《无量寿经》后四十卷经文,到底是再未听太后提起过。
她看着身侧沉稳的郎君,这一招简直是釜底抽薪。
“恭送陛下,恭送宸妃娘娘。”
寿安宫正殿内,福宁瞧仍打开着的八卷佛经,来请太后示下。
“送到小佛堂罢。”
“是,娘娘。”
福宁交由荷茂经手,又扶了太后娘娘去寝殿歇息。
“奴婢瞧着,陛下对娘娘当真是一片孝心。”
“他啊,自小便是懂事的,总能为哀家分忧。”提起儿子言太后自然宽慰,却还有另一桩心事,“你说说,他待宸妃如何?”
福宁笑着道:“宸妃娘娘是陛下后宫中第一位妃嫔,于陛下而言总归还是有些特殊的。虽则她受宠,但奴婢看宸妃娘娘是安分守己的性子,也未曾恃宠而骄过,待娘娘更是恭顺。您可还记得,先前在颐安行宫,宸妃娘娘为您备了礼,可见是个有心的。”
言太后神色稍缓,福宁接着道:“依奴婢之见,也是因陛下后宫尚且空悬,故而显得宸妃娘娘一枝独秀。”
这话说在言太后心坎上,前日接了兄嫂家信,婉钰是已经到了家中的。
福宁会意:“奴婢这就着人回言府传话。”
言太后点一点头,便可预备午憩。
白日的政事已处置完毕,紫宸殿中摆了棋局。
容璇与祁涵一来一往落子,她这些日子弈棋颇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