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她委身陛下后(59)
他对她解释道:“母后在宫中长日无聊,有婉钰陪伴,也能解解闷。”
瞧她如此在意的态度,祁涵笑了笑:“也省得母后总要寻你的不是。”
他执过她的手:“走罢,随朕去御书房。”
第32章 青梅
午后的政事不多, 唯有一桩最为紧要,便是择选今岁秋闱各省的主考官。
新帝登基,朝廷再开恩科,遴选天下人才。
科举取士乃朝中用人之根本, 主考官的选定更是引得满朝文武注目。
多方推选考官, 最后决定权系于陛下一身。
直忙到日落时分,此事才大概定下些人选, 也还要再行斟酌。
容璇在御书房中用了晚膳, 今夜便宿于紫宸殿。
锦帐落下, 她换了湘妃色的寝衣,衣襟处的莲纹格外有巧思。
烛火熄去前, 她道:“陛下与言家小姐,乃青梅竹马?”
瞧她仍耿耿于怀此事,祁涵笑了笑,将人揽到自己怀中, 颇有耐心地与她解释。
“母后膝下没有女儿, 一直惦记着女儿的缘分, 却多年未能遂愿。正巧外祖家得了婉钰,舅母入宫请安时便时常带着她。”
“姑侄间本就投缘,况且听说婉钰的模样,很有几分像幼时的母后。”
“父皇便允母后时时留婉钰在宫中小住,分例视作县主。”
这些年仁宗待言皇后给足了嫡妻的敬重,将后宫大权放手予她。他虽宠爱陈贵妃, 但在其他事上对中宫皇后多有补偿。
“听明白了?”祁涵笑道,态度坦诚未有遮掩。
“嗯。”容璇轻应一声。
下一刻帝王低头吻上她的唇, 顺着莲花花枝,慢慢挑开了寝衣系带。
衣衫褪落, 女郎被压在榻间,沉入风月中。
……
六月正是贡荔枝的时节,多奉于寿安、仪元、明琬三宫。
黄昏光景,御辇停于寿安宫外,容璇随祁涵一道陪太后娘娘用晚膳。
尚未踏入殿中,便听闻淙淙琴声,悠扬动人。
“这是……”容璇凝神片刻,“阳春白雪?”
祁涵笑着点头:“是。”
琴声引人沉醉,轻松明快,催得繁花开,仿佛要将明媚春光再现于世人面前。
一段中止,倒让听客觉得有些惋惜。
一会儿的工夫,言婉钰上前见礼:“陛下万福,宸妃娘娘金安。”
琴声正是从她所居的碧雅堂中传出,容璇笑道:“言小姐的琴甚好,宛若天籁。”
真心实意的一句夸赞,言婉钰福了福,矜持道:“多谢宸妃娘娘赞赏。”
还未到晚膳的时辰,寿安宫正殿中先备了些精致点心,还有一应时鲜瓜果。
容璇在明琬宫中吃惯了新鲜荔枝,倒是很喜欢太后娘娘宫中的荔枝小点。以新鲜果肉入馔,样式繁多,别具风味。
言太后道:“六月里,外间贡物不少。”
清点各项进出,赐礼还礼,是一件极其繁琐的事宜。纵然有内廷司代为处置分忧,许多事言太后依旧要亲自过问,免得出了差池。
“虽说眼下后宫清净,但诸事仍旧芜杂,珍品料理,宫人月俸,桩桩件件堆起来,后宫也不可没有主事之人。”
“母后说的是。”
见皇帝此番接了话,言太后满意点头,又道:“哀家在这宫中已有近三十载,料理宫务,事事放不开手。如今,也到了想安养天年的时候了。”
说中间半句话时,言太后的目光自然而然落于言婉钰身上。
祁涵颔首:“儿臣亦知母后辛劳,已有思忖之法。母后既如此说,不如便让宸妃为母后分忧?”
福宁添茶的手一顿,一时不大敢看太后娘娘的脸色。
容璇低头品茗,已与祁涵商量定的事情,在太后娘娘面前她不宜插话。
殿中静一会儿,容璇抬眸时无意间与言婉钰目光相撞。对方很快挪开了目光,似乎方才正在看她。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言太后先前铺足了台阶,这一下反而有些骑虎难下。
儿子不肯顺着她的心意,她也没有办法当真与他生气计较。
她搁了茶盏,事情便这么草草敲定,寿安宫中传了晚膳。
虽是各色珍馐齐备,但殿中用膳的半数人显然都没有多少胃口。
连容璇亦是,她适才吃多了点心,此刻象牙箸动得实在勉强,白白可惜了这些佳肴。
……
盛夏光景,满树碧色。御书房中,时有琴声缭绕。
容璇抚弄着古琴,她在御书房内待得太熟悉,也就帝王这一架九霄环佩还留有些新鲜感。
祁涵道:“协理宫务一事,母后可与你说起过?”
容璇点头:“前日太后娘娘命人送了些账本来。”
她且先看着,毕竟宫中成日无聊,寻些有意思的事做正好。
祁涵点头,这一项自然无需他担忧。
容璇素手拨动琴弦,九霄环佩乃传世名琴,可惜她只会弹些简单乐曲。
她想起前几日未听完的《阳春白雪》,心中念念不忘,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名曲听一半,总觉少了些
什么。
祁涵一本奏案阅罢,抬首时察觉到女郎目光正盈盈望向他。
“陛下。”容璇对他灿然一笑。
申时中光景,帝王处理毕政事,便如女郎所愿坐到九霄环佩前。
容璇已为他寻好琴谱,命侍从斟了茶,殷勤得很。
“陛下请。”
祁涵瞧她一眼,半是纵容半是宠溺。他试过弦音,便翻开了曲谱。
很快泠泠琴声自指间流淌而出,悦耳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