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本来是要结婚的(47)
他不会法语,但最简单的那几句常用语还是听得明白的。
那人是在道歉。
秦渝看着手里的帆布包,越攥越紧,目光深邃。
他知道那个人是谁了。
秦渝从前就是个情绪稳定的人,自温辞走后,他变得越发孤僻,除了总是被一种无以名状的悲伤缠绕,他的情绪几乎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他习惯了,习惯了很多事。
习惯了温辞不在身边。
习惯了安静的家。
习惯了维持内心的平静。
习惯了不快乐,也不去找寻快乐。
也习惯了忍耐与等待,那个帆布包,他回家之后才打开。
一本素描画册,一个手机,一个钱包,一个三寸大小的盒子,一把钥匙,和一封信。
他最先拿起的是那个三寸大小的盒子,很笃定地打开了。
果不其然,如他所料,里面装的是小画卡,一共七张,但只有一张画有图案。
上面画有一家咖啡店,名叫Some day,看着挺普通的,门前有个小展板,上面写着英文,字小得有些难以分辨。
Look at the back.
秦渝认出来,他将画卡翻转。
上面写着:买一杯咖啡可以咨询一个法律问题,好秒!(ps:不好喝. )
其实国内也有这样的咖啡店,但店少,他们没遇见过,温辞偶然路过,觉得有意思就画下来了,之后还进去买了杯咖啡尝。
秦渝想象出温辞品尝后皱眉的模样。
咖啡不一定是真的不好喝,可能是豆子偏酸,而他们都更喜欢喝偏苦的。
温辞每次喝到偏酸的,不仅会皱眉,有时候还会轻微抖一激灵,那模样很可爱,像个第一次品尝咖啡的小小孩儿。
画卡被珍藏进画册中,连同六张空白卡片一起。
之后秦渝打开了素描画本,这是最干净的一本素描画本。
应该是新买的,并且是在发现那家咖啡店之后专门去买的。
里面只有一张素描画,就是那家咖啡店,只是更详尽了一些,视野更开阔了,店内的画面也丰富起来。
靠窗的位置坐着两个男人,一位胸前系着店内围裙正经坐着,一位不修边幅,脑袋微微低垂,手边放着一杯咖啡。
之后秦渝在温辞的手机里也发现了画中画面,照片拍了好几张,不难猜想,温辞应该有完成整幅画作的打算。
温辞的手机里没有藏有什么秘密,秦渝唯一可以得到慰藉的,是温辞与其他朋友的聊天记录。
他们当初都不曾告诉任何人他们分手的消息,所以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常常会聊到彼此。
他发现温辞曾经被好几个朋友问起过类似于“秦渝什么时候去看你”的问题,温辞都会以“工作忙实在走不开”为由帮忙解释,然后说他自己会找时间回去,到时候大家有时间就聚一聚,最后附上一句,“这话别去问他。”
温辞总是这般贴心,他对秦渝的爱永远光明磊落。
被人一直惦记在心上的经历不会再有了,秦渝遗憾地收起了手机。
温辞的钱包里除了一些身份证件外,还有一张面值500的欧元,秦渝怀疑这应该是那个法国小子放进去的。
最后是那封信,之所以最后拆开,因为秦渝清楚,那不会是温辞写的。
信来自于那个法国小子,是一封非常真挚的道歉信,他之所以来这么晚,是因为他去自首了,坐了一年多的牢,出来后找了份正经工作,攒够了钱才来的。
那其实是他第一次偷东西,很随机地选中了温辞,成功之后为确保有在拉开距离,他在跳跑的过程中频频回头。
如果没有回头就好了。
那张东方面孔再是焦灼,步伐变化得再是快速,分明也无论如何都追不上他,如果没有回头就好了。
再有十来米,就有个只能过一人身的小巷子,这是本区小偷都门清的逃跑路线,他就住在附近,也经常抄近路,麻溜得比常人快很多,只要穿过去,他就能成功甩掉后人。
如果没有回头就好了,忍住两三秒,就那两三秒,只要他专注于逃跑,他就看不见那么血腥的场面了。
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这般自私地想着。
钱包里并没有多少钱,还不到一百欧元,他花完了,早在出事的当晚,他随便买了些吃的,买了烟买了酒,躲在自己的破旧小屋里,蜷在门后抱着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许久许久才沉寂下来。
那天晚上,买来的食物他一口没碰,他先喝光了酒,又为了保持清醒,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手机连着充电线,很执着地不停更新着搜索页面。
直到夜里将近十点,他终于刷出了不一样的内容。
他第一次偷东西,要了一条人命。
他才21岁,正年轻,一不小心就背负上巨大罪孽。
他不敢出门,又整夜整夜地睡不着,那些食物帮他熬过了一个星期,他再也受不了了,他去自首了。
秦渝对于这个法国小子没有太大敌意,对方仓皇逃跑其实很没必要,要说恨,他可能会扩大到一个地界,一个国家,而且,他最恨的,是他自己。
他很确定,这件事错在他,因为如果没有他感情上的变数,温辞绝对不会孤身出国。
他也明白,错不在他,他没有真正地犯过错,而温辞的去世也的的确确只是个意外。
只是他心底的那份懊恼与愧疚,永远难以释怀。
在将近年关的时候,秦渝接到了一个电话,算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电话是一家物品存放公司打来的,温辞两年前租了一间小型仓库存放东西,只签了两年的合同,合同到期后一直没有联系上人,辗转联系到了秦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