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与质子(13)
江南已是她的囊中之物,接下来只要拿下西蜀,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前朝覆灭之后的两百多年来,哪一个帝王不梦想着能够山河一统,再造盛世,彪炳史册?
她会成为终结这百年乱世的人,重现前朝之盛世。
她要让后世人看看,女皇治下的天下能有多繁华鼎盛。
站在同一处的两人,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心境。
沈渊收好纷乱的思绪,转头就见段曦宁大马金刀地坐在了一块儿大石头上。
那石头上满是尘土,他忍不住想要出声提醒,却见她毫不在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疑惑地问:“陛下为何要带我来这里?”
段曦宁微微扭头看着他脸上还未散去的留恋,朗声道:“这是你的来处,而大桓将会是你的归处。等去了大桓,你会喜欢上那里的。”
她说这话时神情中充斥着无与伦比的自信,让沈渊也受到了感染莫名生出向往,愣在原地,呆呆地看着她。
只是很快他就回过神来,道:“陛下未免太过自信。”
虽如是说,他心里却因此升起了几分好奇,想要看看让她如此自信的大桓究竟是什么模样,即便那对他来说可能与囚牢无异。
段曦宁并未计较他语气中的几分不逊,仍旧笑着,那是一种对一切都尽在掌握的神情,视线锁着他的双眸,满是志在必得:“总有一天,朕会收服你,让你心甘情愿做我大桓之人。”
此言如平湖惊雷,令他平静的心湖泛起千层浪,他只匆忙移开视线,掩饰自己眸中瞬间的慌乱,撇过了头,问:“陛下要强人所难吗?”
见他如此,段曦宁笑得愈发肆意:“朕从不强人所难,朕想要的,都尽在掌握,从不失手。”
沈渊余光偷偷瞄着她恣意的模样,忽而在心底生出了丝丝羡慕和向往。
她的人生应当是要风得风,随心所欲,满是快意的吧?
与之相比,他单调苍白、一眼便能望到头的人生,简直无聊透顶,灰暗无趣。
随后他又迅速打消了这样奇怪的想法。
他怎么能去羡慕敌国的皇帝呢?
杂乱又矛盾的心绪,似乎山风也难以吹散。
盯着他看了半晌,段曦宁忽然问:“你是不是,很想知道那荆国质子的事?”
听她突然这么说,沈渊直觉不是什么好事,却偏偏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应了一声:“是。”
“朕当初率军过荆州时,荆国便立即递上降书,由质子亲自来献降书。”段曦宁眺望着远处,娓娓道来,“那质子是荆王的外甥,后被荆王收为义子,对其疼爱胜过亲子。”
言及此,她神情中夹杂着戏谑与嘲讽:“其实朕早就打听清楚了,那是荆王逼迫自己胞妹所生的孽种,本见不得光的,偏荆王又宝贝得紧,才搞什么收义子这一出。”
“那质子早被惯得不知天高地厚,自视甚高。递降书是假,想借机刺杀朕才是真。”
沈渊一惊,只觉得她此刻的神情冰冷得可怕:“他以为,朕不过是侥幸沾了父皇荫庇的柔弱女子,是个不谙世事等人保护的小公主,以为只要支开贺兰辛他们,杀朕便是轻而易举的事。”
沈渊心中恐惧腾起:“那陛下将他……”
“一掌打死了。”她起身拍了拍身上沾的灰尘,说得轻飘飘的,仿佛只是碾死了一只蚂蚁,“人就扔在荆州云梦泽的湖里做花肥。”
沈渊眸中大震,不寒而栗,哑然失语。
段曦宁转头看到他大惊失色的神情,陡然一笑:“你这副模样做什么?朕又不会吃了你。”
“我……”沈渊张口不知该说什么,努力将惊恐往回咽了咽,良久,他才问,“陛下,我们该回去了吧?”
她挑眉问:“不想待了?”
不等他说什么,她就痛快道:“是该回去了。”
段曦宁起身牵过拴在远处一颗大石头上的马,灵巧地落在马背上,转头看他。
这次不等她多说什么,沈渊大大方方地自己上马,老实地坐在了她身后,比来时还要拘谨几分。
夕阳渐渐西斜,无限拉长了两人投射在大地上飞速前行的影子。
贺兰辛知道段曦宁只带着沈渊一人就策马出去时,着实吓了一跳。
此处可还是梁国地界,万一梁国有异心,和这沈七公子内外勾结意图行刺,岂不是要出大乱子?
在荆国吃过一回这种亏,陛下怎么不长记性呢?
他少时就是段曦宁的亲卫,自是一直将她的安危看得比天高,以保护陛下为天职。
正焦急地要派人赶紧出去寻她,就见她带着沈渊回来了。
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贺兰辛,你在这儿做什么?好好的怎么还看上门儿了?”
段曦宁拉着马缰绳停下来让沈渊先下去,带着几分调侃高声问。
贺兰辛朝她行礼过后,劝道:“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行军在外,出去还是带上亲兵为好。”
段曦宁明白他的意思,瞟了一眼沈渊,大大咧咧满不在乎道:“战事已停,朕不会有事的,不必多虑。”
说着她就翻身下马,把手中的缰绳扔给了他:“既然门都看上了,顺便把马也给朕喂了吧。”
贺兰辛接过缰绳无奈应道:“是。”
沈渊客气有礼地同贺兰辛作揖,眉目平和,彼此不见怠慢。
待贺兰辛牵着马走了,他转头同段曦宁道:“陛下,贺兰将军所忧不无道理。”
段曦宁轻笑着凑近了他盯着他的眼睛问:“有什么道理,你会行刺朕吗?还是会和梁国的人里应外合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