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与质子(172)
甚至很多人都无法确定,小殿下首肯,有没有陛下的意思在。
这也是程庆之能迅速聚敛大批党羽的缘故。
段曦宁给郑英鸣她们吃了定心丸,让她回去安心料理女学和锦绣堂事宜,转头就将程庆之连降三阶,罚俸五年。
随后她又将但凡在此次争斗中有不轨之举的朝臣贬谪,无论是程庆之那一派,还是裴云起那一派,连消带打,才堪堪将党争这股不正之风平息了下去。
第99章 添丁进口
待段曦宁收拾了程庆之和那些借机党争的朝臣没多久, 顾安之等滞留蜀地的将领也都班师回朝了。
此次大胜蜀地,自然是要论功行赏的。
攻剑门关一役,顾聿衡作为先锋自然大功一件。
段曦宁向来一诺千金, 重新给他按武将衔升了一阶,为正四品上忠武将军,然后调去了武康, 在韩新柏麾下, 为副都督。
此举一来是奖励其军功, 二来是段曦宁考虑其曾在鸿胪寺与六部轮换过, 比纯粹的武将要通朝政之事, 此时调去武康正合适。
这于顾聿衡来说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终于能做回武将,还升了一阶, 调去武康在韩新柏麾下,可见段曦宁有重用他的意思。
忧的是他并不想调离云京。若非因此,他先前也不会忍着做文官的琐事了。
可此番是段曦宁亲自下旨,不同于吏部调派, 自然是无回旋余地。
看他挑肥拣瘦的, 顾安之只嫌他唧唧歪歪毛病多,忍不住骂他:“在何处不是为陛下尽忠, 就你总挑挑拣拣的,以为谁都得惯着你啊?”
“看你这话说的, 我又没说不去!”顾聿衡不正经地顶嘴, “这不是怕你想我嘛,大哥他们一年到头都不见得回来一次,你可就只有我在跟前了啊!”
顾家子弟皆在外镇守, 惟有顾聿衡一直在京中。
人都说老儿子大孙子,他是顾安之的老来子, 自是从小被惯得无法无天。
别看父子俩总是鸡飞狗跳吵吵嚷嚷的,想起这逆子也要外调,顾安之心里总是有些空落落的。
他只愣了一瞬,旋即中气十足地骂道:“没出息!好男儿志在四方,怎么能跟个没断奶的孩子似的窝在父母身边?”
顾聿衡贫嘴耍滑:“我这不是看你老头子孤零零的可怜,想在跟前尽孝?”
“滚!说的什么鬼话?”顾安之重重地哼道,“老子用你可怜?你少给老子惹祸才是!”
顾聿衡这才正经了几分,问:“老头子,你说她好好地调我去武康那地方干嘛?不是有韩将军在那儿了吗?”
顾安之只含糊道:“你自尽职尽责便是,陛下自有用意。”
听他这么说,顾聿衡笃定他定然知道些什么,心下不满:“你跟我透个底又能怎么样?”
他凑到顾安之跟前小声道:“你觉着我可还能调回京中?不会跟虞升卿似的,被踢出去那么多年都回不来吧?”
顾安之乜他一眼:“你非要赖在京中作甚?”
“自然是……”顾聿衡话到嘴边拐了个弯继续道:“天子脚下,繁华帝都,世上哪里有比这更好的地方?”
顾安之嗤笑一声,将他心里的小九九看得清楚明白,提醒道:“当年不行的事便是永远不可能,莫再痴心妄想,老实当你的差。”
“老头子。”顾聿衡声音压得更低,像是与他密谋什么,“最近她与那小子多有不合,会不会想开了,想有自己的子嗣,到时候,总不好找乱七八糟的人……”
顾安之当即板着脸打断他的话,斥道:“胡思乱想些什么?”
顾聿衡不甘心道:“要不是当年……,我们本该是——”
“当年是当年,如今是如今。”顾安之又打断他的话,“今时不同往日。”
顾聿衡这才不言语,蔫儿蔫儿的,像是霜打了的茄子。
在秋老虎的余威渐渐消散后,他也正式启程赴任武康。
云京朝局一直闹腾了几月,直到天气彻底转凉开始透着寒意,才渐渐恢复如初。
这段时日段曦宁与段景翊没少吵起来,甚至有一次段曦宁气得狠了还用砚台砸了他。
她实在是想不通。
她这小半辈子就养过这么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总归还是用了心的,他怎么就不往她想的那面长呢?
先前他有些顽劣,有些小毛病,她也只当是无关痛痒,觉着长大些就好了。
怎么越长大越不如人意了呢?
念着他乃是如今唯一与她血脉相连之人,她才这般宽容,不然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她其实很少有生气的时候,或者说,这世上真正值得她动气的事并不多。
这小半年生的气,真是比她长这么大生的气都多。
素筠她们总是劝她莫动气,可她总是难以克制。
又与段景翊吵了一架。
其实大多是她骂他个狗血淋头,他小声争辩几句,却依然叫她格外生气。
两人政见不合,总是难以说到一起去。
让段景翊退下之后,她气呼呼地出了宣政殿,到九州池上去散心。
初冬的风尚不算凛冽,透着阵阵凉意,吹得九州池上遍地落叶,如同铺了一层金色的毯子,宫人扫都扫不过来,倒是别有一番萧瑟景象。
漫无目的地踱步许久后,段曦宁在河边负手而立,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才觉心中郁气被吹散了许多。
一转头,就见沈渊站在不远处一棵时不时飘落枯叶的大树下,长身玉立,令人眼前一亮。
今日休沐,沈渊一早就来了嫏嬛殿修书,待了大半日,歇口气的功夫,登上三层去找书时,透过窗棂远远看到了她在九州池边散步的身影,便跟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