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与质子(93)
虞升卿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既是为了自己的抱负和仕途,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凭借政绩调回云京辅政。
他治下的河陇之地本就富庶,新政推行之后更上一层楼,几乎能做整个西北的粮仓。
此地的账册文书也是段曦宁今年看过的最让人舒心的一个。
两人夙兴夜寐了好几日,堆成山的文册似乎终于能看到头了,总算让人心头一松。
虞升卿理好手中文书,状似不经意道:“陛下似乎颇在意那个质子,竟还专门带他来凉州。”
段曦宁翻看着陇西各军镇的公文,头也不抬,只道:“他会画舆图。”
虞升卿却意有所指道:“恐怕在陛下心中,不止会画舆图这一点吧?”
这话听起来怪声怪调的,段曦宁眉头微皱,一抬头,看着他的神情,不知怎的就想到已经有些久远的事。
那年她刚登基,每日忙着与朝臣斗智斗勇,时常披星戴月。
某次踏着月光回寝殿时,突然被他堵在了角落里。
他目光灼灼,尽情地诉说着对她的倾慕,表述着会如何如何对她好。
那一瞬她是发懵的,甚至以为是自己累得失心疯做噩梦了。
她只想过有人会效忠她或是背叛她,从未想过有人会爱慕她,因而心中慌乱极了。
他现在的神情便像极了那时候。
她立即明了,他这犯的是什么病了。
“虞升卿。”她眸色一沉,似乎在渐渐酝酿起一阵飓风,“朕还问当年问过你的那句话,倘若朕是男人,你可敢如此无礼?”
他一怔,自然清楚她问的是当年他将她堵在角落里表露心迹之事。
那时他只以为自己不过是同心爱的姑娘剖白心事,看在她眼里,却是臣子因她是女子而对她不敬。
到底该如何说,她才会明白呢?
“陛下!”虞升卿言辞恳切,“臣对陛下,对大桓忠心耿耿,矢志不渝。臣之倾慕,绝非不敬。”
时过境迁,段曦宁这次却没有像当初那般直接对着他破口大骂,而是沉声问道:“后宫不得干政,你舍得下自己的家族、官位、权力么?”
不等他回答,她就嗤笑一声替他答了:“你舍不下的。你一辈子都为了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习得文武艺,便是为了货与帝王家,你当然舍不下。”
“你敢保证,你对朕的人动心以后,不会接着对朕坐的位子动心吗?”
“而朕,又怎容得下天有二日,怎容得下二圣临朝?”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心平气和地说这些话。
那时她并没有开窍,并不懂这些事。
初登大位,群狼环伺,正是疑心病最盛之时,因此诸多误解。
可是随着年岁与阅历增长,该明白的,她渐渐都想明白了,便没有那般尖锐。
这些话像是一盆骤然泼过来的冷水,让他倏然清醒,无法再自欺欺人。
他是河东虞氏嫡长子,下一任家主,肩负家族前程,不可能为了一己之情爱抛弃家族,抛却前途,只围着她打转。
他什么都舍不下,什么都想要,注定难以求全。
或许她是对的。
他们如今这样才是最好的。
她是明君,他是忠臣。
他们只会留下君明臣贤的嘉话,一起平靖天下,开拓盛世。
若是为了小情小爱抛却一切在一起,也许等将来某一天,情爱带来的欢愉退却之后,他会埋怨,会不忿,会权欲熏心,生出不该有的悖逆念头。
到那时,他们只会将所有情分消磨殆尽,相看两厌,势如仇敌,彼此面目全非,至死方休。
可他还有一些不甘心,问:“那陛下对沈公子呢?”
段曦宁觉着他总提起沈渊实在不可理喻,淡漠中带着几分不耐烦道:“他自是可用之才。”
可用之才?
他不由地想起年少时她说过的话。
“可用之才,自然是,能用则用,不能用则杀之,难不成留着与自己作对,强敌而伤己?”
看着他漠然的神情,他不由地苦笑:“陛下,当真无心。”
“有病吃药,少叽叽歪歪。”段曦宁只觉莫名其妙,白了他一眼,合上方才看完的文书,抬脚踩着窗棂飞身离开,只丢下一句,“让人将文书收好。”
沈渊到了鄯州之后,几乎住在了瞭望台上,成日里坐在上面埋首绘制,迫切地想要尽快完成段曦宁要他画的舆图。
他想给她一个完美的交代,不想留有丝毫瑕疵。
这之后,趁机离开,继续往西面走,去看看西域风情、安西更西处,看看许多在书中都未曾见过的世间盛景。
只可惜,哪怕有虞升卿给的千里眼在,他所能看到的依然有限,这些时日下来,其实已经无法再细致了,非人力所能及。
这两日看着手中几乎已无处下笔的舆图,他甚至想就这样交给伏虎,自己找机会离开,一走了之算了。
毕竟眼下是最好的时机。
既不像在云京有很多人盯着,又不像在路上时时刻刻都与他们待在一起,她如今也不在跟前,只一个头脑简单好蒙骗的伏虎在。
可他总是在犹豫,总是想把她交给他的事做到最好。
心中总有什么放不下,却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
好像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在拉着他,让他迟迟不愿离开,画图仿佛也成了留在此地不走的借口。
有时实在不知如何下笔时,他就偷偷望向凉州的方向,不由自主地想,她如今在做什么呢?
她与虞升卿仿佛分外熟稔。
那日在河边说起婚事,她并不愿多提,可他知道,她以前应当是议过亲的,只是不知为何至今仍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