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帝师林黛玉[红楼](44)
“可以!”林黛玉眼睛一亮,“就靠你了!”
她这些时日看了这个也喜欢吃,那个也喜欢吃,全写出来岂不是要和她一样高?
翰林院的学究就讲究著作等身,旁人都是文章等身,只有他是菜谱等身,岂不是丢人丢到家了。
江湛没想到她答应得这么快,强忍着高兴道,“那你有写出来的吗?”
林黛玉理直气壮地道,“不是你给我写吗?左右我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你都知道。正好吴老尚书也让你磨磨性子,你又不像我,需要科举要上进用功,你只管做你的食谱便是。要是有什么做法不清楚,家里的厨子紧着你问。”
江湛:……我怎么感觉自己跳进了一个大坑?
他佯装生气地要去推林黛玉,“你又欺负我。”
“说吧,你有什么条件?”林黛玉托腮,“从前吧,就说为了我做什么都可以,现在就让让你给我写本食谱,你就这样推三阻四,不乐意,唉……”
她越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江湛其实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只是因为不用科举没有显露出来。
江湛赶忙道,“我也没说不乐意呀。”
“这还差不多,文章风格的话,我还是喜欢东京华梦录,你懂的。”林黛玉得寸进尺,“我记得你白描就极好,你到时候在食谱上把画也配上。”
“都听你的。”江湛没有忍住自己翘起的嘴角,本来是想显得更加为难一些的。
少年人心里惦念着谁,莫说是写本食谱随笔,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不在话下。
江湛把昨日的晚饭睡过了,贾敏便改在今天中午替他接风,一大桌子都是素菜,贾敏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小湛多担待些,现在府里都是吃素的。”
“我同玉儿吃一样的就好,在京城的时候,身上盯着的眼睛多,现在能清清静静地替老师守孝,对我也是好事。”江湛哄贾敏最有一套了,“闻着就香,多谢林伯母费心。”
林黛玉斜睨他一眼,“吃饭话还这么多。”
“你吃这个。”江湛给她夹了一筷子菜,“早饭就没吃好,你快吃。”
林如海眯起眼,打量了一会儿这个殷勤的小皇孙,以前觉得他还小,现在觉得这孩子已经长开了,虽然还有青涩稚气,倒也不失为个可以看得过眼的。
他和寻常不舍得嫁女儿的老父亲不太一样,他是一门心思想着找一个天底下最好的儿郎来配他的宝贝女儿。
即便有些事不能十全十美,可女儿还小,经过他多年调…教,也不怕什么。
“听玉儿说,你们预备编一本食谱?”林如海道,“这可不是易事,要是做得好,便与若水的《四方集》一样,可以流传于世。”
林清所著写的游历随笔就叫《四方集》,言简意赅。
“不单为了这个,往后再过去许多年,回头翻一翻自己喜欢吃过的东西,也是个念想。”江湛给林黛玉盛了小半碗金汤竹荪,“今日竹荪不错,伯父伯母也尝尝。”
自以为开明的老父亲心中冷哼:我们家的竹荪好还用得着你来说?
他指着那道金汤竹荪道,“既你觉得好,那便以这道开篇吧,待文章得了先拿来给我看。”
江湛心中疑惑不已,林如海一直对他不冷不热的,彼此接触都不多,怎么忽然关心起他的功课来了。
林黛玉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她对亲爹的才华是完全拜服的,因此高兴地道,“好呀,父亲肯替我们掌掌眼,那可再好不过了,这菜也不必去厨房问了,我就知道怎么做。”
林如海心塞地安慰自己,女儿懵懂年幼,不过是亲梅竹马两小无猜罢了,称一句我们也是正常。
贾敏这个做妻子的对他的心思感知得UI清楚,悄悄掐他一把,“孩子们的事,由着孩子自己去,你不是正忙着公务么,好生当差才是要紧。”
她语带双关,林如海却不能苟同,“孩子不懂事,咱们做父母的……”
他抬头看见两双清澈的眼望过来,倒叫他说不出话了。
年轻真好,有时候看到他们,就觉得往后的时日还有盼头。
……
金汤易得,只用南瓜打成泥勾芡便可,竹荪却少见。
竹荪本也是一种菌类,依附枯竹而生,因为数量稀少,价格炒得很高,名副其实的山珍。
“竹荪用盐水泡发,里头塞笋丁馅儿。”林黛玉一面说,江湛便一字一句地记下来,“这样真成菜谱了,你讲讲这菜哪里好。”
林黛玉悄悄蘸了砚台里的墨,趁着他抬头看自己的时机,扬手把江湛给抹成小花猫了,“你刚在我父亲面前不是信心十足么才吃过没有半个时辰就不记得哪里好啦。”
江湛反应也快,回过身就用手里的毛笔在林黛玉脸上也画了一道,笑嘻嘻地道,“咱们不是说好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林黛玉气鼓鼓地道,“你居然还手?不对,谁和你说好的,你又自说自话。”
“略略略,我不管,反正就是说好了。哪怕就是死了,咱们也得在一处。”江湛看着她笑,“不闹了,你给我说说竹荪哪里好了,我没有你会吃呀,好玉儿。”
“竹荪爽脆,本该酿入虾或者肉,讲究一个外脆里嫩,改用笋丁便只剩下脆爽了,好在味道也算鲜美。”林黛玉娓娓道来,江湛下笔如飞,字迹潦草得除了他本人谁也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