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帝师林黛玉[红楼](45)
“暂且先这样。”江湛道,“我想着你总喜欢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能将典籍或是文献活用到这菜中来,岂不是妙哉。你想孔府菜的名字,什么鲁壁藏书、诗礼银杏,都是好听又有渊源的。”
林黛玉眨眨眼,顶着脸上的墨痕,愈发俏皮可爱了,“那只能劳烦你多多操心了,你权当复习功课,定然能大有进益。”
江湛没想到挖了个坑给自己跳了,趴在桌上虚弱地道,“你知道我最不喜欢经史子集了,这样的事还是该林解元来才是。”
“第一次听到有人把不爱念书说得这么直接。”林黛玉戳戳他的脸,“统共就分经史子集这四类好吗?”
到底是替他把功课做了。
竹荪虽生于枯竹,却是山珍之一,因此可见,出身并不重要,更以此引出唐代杜荀鹤的名句“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来鼓励寒门士子。
林如海一目十行看过,笑道,“玉儿替你这写的吧?”
“我负责出主意,林师妹落笔,我天资平平无奇,不比她,怕传出去了露怯。”江湛老实地承认了,“您觉得怎么样?”
“甚好,明日就叫人传出去,也好叫清华书院里的学生们知道,我们林家不曾放弃过他们。”林如海也没有瞒他的意思,“分一匣子诗礼银杏出来。”
“林伯父这样光明正大地拉拢学子,不怕陈大人和今上不悦吗?”
“不悦又如何,我林家该退的,已经退了。”林如海笑道,“今上要只能怪陈五娘没本事。今日伯父教你一个道理,上位者,大多只看结果,你若为他驱使,哪怕当牛做马,最后事情办不成,也无人会认可你的辛苦。”
江湛受教。
陈五娘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可这些书生着实难缠,软硬不吃。
她接手到现在已经碰壁数次,清华书院里从先生到学生,没一个服气她的。
陈五娘是越心烦吃得越多,以至于林涵再见她的时候,她又胖了一圈。
林涵发自肺腑地道,“是不是得了什么病?还是看看大夫吧。”
陈五娘:……要么你他爹的有病
第36章
陈五娘本就焦头烂额,见他还要嘴欠,直接把人轰出去了。
只是林涵可以赶走,烦心事却不会因此变少。
二月二龙抬头,兰园正式开张了,陈五娘还去送了一份贺礼,但没想到林黛玉给她的回礼,竟叫她的处境更为艰难了。
林黛玉食谱的第二篇已经刊印出来了,这一次,他们讲的是一道汤。
斩老鹅一只,焯水后,加老姜炖煮半日,最后再加入刻成花型的白萝卜片。
鹅肉这时候已然酥烂,汤底浓厚,鲜美异常。
白萝卜本该是切滚刀块的,奈何林黛玉促狭,给这道菜取名叫兰亭曲水,萝卜片片更有那曲水流觞的风流意态。
“焯水时候一定得加足量的黄酒,不然会腥。越酒行天下,配这兰亭鹅正好。”林黛玉特意叮嘱江湛,“你给写清楚了。”
有她之前的文章做范本,江湛写得倒也有模有样,一时间又在江南传扬开了。
王羲之爱鹅,曾以黄庭经换了山阴道士的鹅,因为林黛玉这点子促狭,老百姓或许理解不了,读书人们却是最能懂的。
林解元这可真是既风雅又可爱。
才女已然要让人追捧,更不要说是个大美人。
甚至有人为这篇文章写诗相和,建议林黛玉的萝卜片可以刻成之字,这样才更衬菜名。
冬日里萝卜属于常见容易买的菜蔬,一时间老鹅萝卜汤风靡扬州城,老鹅的价格都贵了三成。
林黛玉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宣扬自己家的老鹅汤有多好喝,她在文章最后添了一段话,点明兰园会腾出最右侧那座靠侧门的小院,用来摆放各名家的拓印,供人借阅赏读,凡林家有的,绝不吝啬。
清华书院的学子不止有姑苏本地的,还有江南各处的,知道之后深以为憾,从前林先生在时,对他们也是如此大方的,可惜了。
他们都是读书人,做不出什么让陈五娘难堪的举动,却都冷淡得很,书院里的先生也请辞了好几个。
陈五娘试着挽留,对方哪里会留,甚至有位老先生说宁愿去兰园照看那些字帖。
“你这个侄女啊,真真是难缠。”陈五娘再再一次看到林涵的时候,抢先在对方开口之前感慨了一句。
林黛玉怼林涵的时候,林涵自是觉得难过,可当她怼上旁人了,林涵真的是高兴坏了,当即悠然自得地道,“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不过是好吃,就写些擅长的东西罢了。”
“唉,你还是把嘴闭上吧。”陈五娘翻了个白眼,拿了一块点心吃,要么说林黛玉难缠呢,她于公拼命给自己搞事,可于私却礼数丝毫不错,还颇有亲近的意思,时不时地就让林涵或是沈兰心来给她送些精致的吃食。
沈兰心为了解她的乡愁,今日送来的是豌豆黄。
豌豆颗粒小,去皮不易,做一回费不少功夫。
陈五娘吃着清甜绵软的豌豆黄,吃着吃着忽然一拍桌子,“你们还是给我个痛快吧,这哪里是点心,分明就是毒药啊!”
林涵如今缓带轻裘,这等样式薛蟠也穿过,最时兴不过,他愣是穿出了魏晋名仕的感觉,卖相好得将他摆在会稽山上,就能直接参加曲水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