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136)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还是没有变。

能做的已然做好,接下来,就看蒙恬何时率军前来。

约是一刻钟后,两军正式交战。

即使城内守卫没有怯战之意,面对敌方人数众多的精锐之师,还是难掩颓败之势。

守将几经调度,搭上城中存储的所有弓弩,调用了几尽所有可调用的人力,一刻不歇装填着投石机器,这才平衡了战局。

终于是撑过了一轮攻势。

不时有目光朝他看来,似是询问援军为何还不到。

嬴政岿然不动,立于战局中央,从焦头烂额的守将那处分管了后勤补给,及时修补了险些出现的漏洞。

而对方联军似是发觉了其反抗激烈,因想速战速决其后渡河,也不等再观察局势,速尔用上了攻城战车。

战局一时呈倾倒之势。

战车以及周围的盾阵为敌军阻挡了大部分箭雨,推进迅速。

不久后,阻挡不住的战车已然到了城门之下,撞城门者数众,城墙上守卫不得不分去城下阻拦其破城。

片刻后,因城墙守卫骤减,城墙外壁上不免被攻城器械攀附。

即使守卫在其上奋力反抗,奈何攀附而上的敌军有远处弓箭手作掩护,还是不断有敌国军士翻墙而入。

只消一个口子打开,其后之人源源不断涌上。

守将见形势不妙,退到嬴政身旁道:“崇客卿速尔随下官亲卫后撤。”

也不多说,只给他留下那亲卫就再度奔赴战场。

嬴政却不退,估摸着时候,若路上未出意外,蒙恬应是快赶到了。

此时他撤,就代表着放弃,此时奋力格挡的守卫定然会就此放弃。

届时就算蒙恬赶到,想挽回败局也需付出更大的代价。

嬴政示意身旁跟随而来的报信士兵一同上去战场,随即抽出了佩剑。

多久没用此剑,嬴政拿着它甩了两道剑花。

随即刺向了靠到近前的一个敌军,一剑封喉。

果然不怎么顺手。

他在心中叹道。

这个时候,嬴政倒有些后悔没有将秦政赠的那剑随身带来身边。

想着,似是因为他斩杀了一个士兵,众多敌军意识到了他的存在。

一时两把剑同时刺来,嬴政横剑格挡,抵开了两道来剑,手腕侧转,便刺进了一人咽喉,喷溅出的血液模糊了另一人的眼。

下一刻,饮血的剑没入了他的胸膛。

不时有人护来嬴政身侧,却复而被他劝走,加入了与他人的厮杀。

若只是少众,那还不必有人护身。

那被打开的缺口涌上的敌军愈来愈多,不仅此处,第二处,第三处接连被破,接二连三的异装军士踏上城墙。

且好似是知道了嬴政的身份一般,这些人在有意向他围攻。

嬴政不免皱了眉头。

形势不妙。

又是一道剑刺来。

他再度挥剑格挡,余光却见了另一人从背后探来。

只当未察觉这剑一般,嬴政打开面前人的剑后,只顾着去刺中此人要害。

待身后人刺剑来的那一刻,他才堪堪侧身,剑锋过去的一瞬间,嬴政沾着面前人血肉的剑倒转,锋利的剑尖回刺,恰好刺中此人的右眼。

随后浑然不为此人凄厉叫声所动,漠然抽剑,转瞬又是封喉。

可躲过这两剑,又有更多人朝他靠过来。

如此一刻钟后。

朝他聚过来的人愈来愈多,那守将似乎也察觉,但此时众人自身难保,却也抽调不出多余的人去护他。

嬴政不知第几次挥剑格挡。

早知道就脱去这碍事的官服,他不满地看向显了宽大的衣袖。

也就是这一刻。

因是各国联军,军队善用兵器不同,有一人趁他挡剑的瞬间挥刀斩来。

嬴政瞬时反应过来,侧身躲过,方才横挡的剑却收得不及收,被此人的刀正正砍中了剑身。

力道极大,剑身传来的颤动让他手腕骤麻,这一刹那,又一人刺戟过来,其上横刃勾住了他手中剑,嬴政手上暂时没了气力,一时不察,剑转瞬脱了手去。

嬴政默然了一阵。

如果蒙恬再不来,他就要考虑撤走了。

对方几人步步紧逼,嬴政手无寸铁,后撤的同时,余光扫到了落在不远的一把弩。

因其主死得突然,弩落在一旁,但其上箭已然备好。

连躲几次对方刺来的各式兵器,嬴□□身去探那把弩,对方察觉到他的目的,有一人挥剑过来。

嬴政抬左臂格挡避过要害,也不顾臂上骤疼,翻身捡了那把弩。

在其中一名使剑者砍刺过来时,他猛然扣下弩,正中这使剑者后,又抬弩挡另一人落刀。

还是方才那人。

此人力道极大,嬴政只挡了一下,就将弩顺势脱手出去,随后再度后撤,拾起了一旁不知谁落下的一把剑。

这剑更加地不顺手了。

嬴政果断决定后撤。

顺带在心中骂了一句迟迟不到的蒙恬。

看好下城墙的台阶口,嬴政一面应付面前几人一面后撤。

待靠近时,不等他松口气,却见除去这几人,一个一直藏在背后的用矛者举矛刺来。

察觉到寒光骤近,嬴政好险是俯身躲过,却又逢那用刀者从左侧趁势砍来。

嬴政还未来得及全然起身,当下神色一凛,本握在右手的剑在瞬间换至左手,也不顾伤口再度迸出血来,挥剑回击。

以此人挥刀的雷霆之势,接了这一刀,怕是此剑也不保。

不仅如此,本就伤到的左臂经此一震,也不知要受多重的伤。

千钧一发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