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135)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他们若要突袭,目的应是奇袭咸阳,致使秦国动乱。”嬴政没有看他,一直目视着前方,手中疆绳紧捏着,似是下一刻就要奔驰而去。

他道:“既要奇袭,北上过远只会在渡河后给秦军更多调令时间。”

蒙恬被他一席话说得无法反驳,心下却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敌军从何处袭来谁也说不准,若是贸然改了军令,致使驰援不及时,其后果他承担不起。

“若小将军不放心,大可再分一路北上,”嬴政并没有执着在此事上全然说服他,道:“但切记,手下半数军士还需置于此地。”

“小将军?”蒙恬心下明白了他的意思,关注点却移去了其他,问:“你叫我什么?”

嬴政没有回他,最后只嘱咐道:“记得快些驰援。”

“此后我一众的安危,或许就看小将军来得是否及时。”

话毕,他手中疆绳一紧,带着一队报信者北上而去。

蒙恬牵着马绳在原地愣怔了片刻。

且不说这个称呼。

让他切记早些驰援的意思又是什么?

难道去的不及时,他会面临极大的风险吗?

为何?

难道现今的形势不该是敌军是否会来都还不确定吗?

众多疑问在他脑海中冒出,还想再问,那边嬴政已然策马远去,只留给他一个充斥着众多谜团的身影。

第71章 守城

蒲坂。

今夜无风,又逢近日秋高气爽,白日晴朗,晚间亦是好夜景。

星河倒悬其上,此城守将照常带人于城墙巡逻。

忽而,夜巡士兵中有一人指了远方星火,道:“今夜不仅星河灿灿,萤火亦是众多。”

“萤火?”另一人应和道:“萤火微弱,要集结多少才能在此处看到?”

说着,他亦远眺去那人所指。

看了一会,又有人奇怪道:“这萤火,是不是一直在靠近?”

话一出,在场人心中一凛,皆握紧了腰间剑。

待那片星星点点的奇怪萤火愈渐近了,众人这才看清此物究竟为何物。

竟是众多武器折射而出的点点月光!

除去这几尽快到近前的,其后远处亦不时闪过些微光。

放眼望去,沉沉黑夜中,竟不知隐藏了多少敌军!

守将被这架势震得一时呆愣,却也只是瞬息,他喊道:“敌袭!”

“速速准备迎敌!”

蒲坂其后就是大河,过了此河,一路少有天险,敌军若是进展顺利,可一路突袭到秦之腹地!

近日各地起战,但此处已然位处函谷关侧后方,守将本以为敌军不会轻易来此处。

哪想会有此次突袭。

若不是今夜月明,怕是这样早发觉敌军的机会都没有,在一片黑暗中恐怕就被破了城。

面对可见众多的敌军,他一时心中没底,当下命人道:“去点烽烟。”

当下形势紧急,最好的情况是附近援军来得及时,此城可守。

但此时大部分兵力应是聚集在函谷关,守将对援军及时赶到并没有多少信心。

再不济,就算城破,至少也要让周边城池得知有奇袭。

城墙上速而架上多处投石器,烽火亦在片刻后燃起,一切乱中有序行进。

对方千军万马在瞬息间近了又近,面对燃起的烽火和转瞬通明的城墙没有丝毫惧意。

守将自知其人马众多,有恃无恐。

他扫眼望去,只见众多将士虽面上无太多惧色,但也难掩下意识的惧怕,冷汗几乎要润湿额侧。

正当他要说些什么鼓舞士气之时,身后却有人来。

一转身,却是自家士兵簇拥着一个从未见过的人上了城墙。

只一眼,守将就觉此人俊美非常,一步步顺着台阶露面,皎皎月光倾泻,衬得他周身都笼着一层洁白光晕。

守将问道:“何人?”

此问嬴政一路登上城墙听了无数遍,再度拿出照身帖,在守将惊讶的目光下,听他唤道:“崇客卿?”

“是。”嬴政平静道。

守将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确认无误后,问道:“客卿为何来了此处?”

“大王自有安排。”嬴政开口便搬出秦政来。

说着垂目看他:“你为此地守将?”

“是。”守将答他。

嬴政面无波澜,语气平平,却无疑给了守将莫大的底气:“援军随后就到,务必守好此城。”

也不知是不是他这话的缘故,守将看他顿时像是从天而降的神灵。

“守城!”他回身喊道。

“大王特派崇客卿来此,务必守好此城!”

“莫叫敌军渡河!”

嬴政默然接受着在场军士的目光洗礼。

也默默看着方才本垂丧一片的士气在此刻重新昂扬。

他虽未切实带来援军,却是在场军士的定心丸。

在此处的百姓或是士兵,大多经此一世都不会得见咸阳城中心的高官。

今日只要他在场,就代表着远在咸阳的王权落在了此处。

也就意味着,此战有胜的希望。

嬴政望去那燃起的烽火,烈烈火光照映在他面上,烽烟升起,远远传去。

一个时辰前,他领着寥寥几人来到了此处城郊。

散去各地示意警戒的人一日前已然到位。

之后他领人来了此处。

这个前世敌军奇袭的城池。

此世他并不能全然作保敌军定然会攻来此处,但正如他与蒙恬所说,若是奇袭,必然以快为上,南端城池受袭的概率最大。

他处已然做好部署,而他决意前来这受袭可能性最大的城池。

只待见烽烟的那一刻,他快马入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