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176)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再往旁看,带来的人已然将这一片围了个水泄不通。

又听秦政道:“秦国攻韩后,会着手攻赵。”

“韩国对于秦国并不是难事,但赵国不一样。”

炊烟愈近,众人的面前也出现了茂密树丛挡路。

秦政示意一行人下马。

下马后,他继续向前,亲卫走在前为他拨开拦路的树枝。

秦政继而对蒙毅道:“寡人不知道他会做什么,但如他所说,他会为秦国谋利,那么按照他的计划,他的下一步棋,该落在赵国。”

也就是此刻,在前的人拨开了最后挡路的树枝。

秦政眼前顿时出现一处小屋。

“找到了。”他轻笑了声。

嬴珞找了一晚的痕迹就指向此处。

炊烟自破旧的小屋中升起,屋门后,不知是否真的有那笼罩着神秘的身影。

秦政抬步上前,离到近前三步,亲卫其先为他破开了门。

一阵灰尘落后,屋内景象暴露在众人面前。

蒙毅首先轻叹了气。

果然不在。

屋中空无一人,只剩了未灭的炊烟,却也散了个差不多,不知是不是早些时候就已然离开。

而那搭造的小火堆前,立着一个小柱,其上绕着一绢帛。

秦政上前去拿来一看,只见其上有一副小图。

是他二人十分简略的小人画像,只画了头部,一个平静一个活泼,挨在一起。

绢帛轻薄,秦政很轻易就看到了背面也有图画。

他翻过来一看,只见小人分得很开,之间隔了一条线,似乎是代表着国界。

一个头上冒着怒火,一个只画了潦草的背面。

秦政本来不怎么有气,此时却被他潦草的画气得发笑。

他费尽心思逃离,居然还有心思画这种逗人的玩意。

透过破屋间隙洒下的光线轻移,秦政转而又看到了其下的两个小字。

这次他念出了声。

“再会。”

第92章 夜月

念完,他忽地哼笑一声,随后似乎是品读着其中意思,又重复了一遍:“再会。”

他将绢帛捏在手心,转而背对着众人摆摆手。

身后嬴珞会意,示意人都往旁散去,道:“速去搜查!”

秦政仍旧是站在那火堆前,看着缓缓升起的炊烟若有所思。

木堆搭建得十分凌乱,看上去像是仓促之间搭好,木料烧的程度也并不重。

蒙毅上到他的身边,还未说什么,就听他道:“他并没有来过此处。”

他应了一声,这个结果,似乎有些意料之中。

客卿既然能几度破局,那么必定就不会轻易被抓到。

他道:“所走为去赵国的必经之路,难道客卿不是去赵国”

秦政将绢帛收进宽袖,并未答话,只是摇了摇头。

“回去吧。”他道。

蒙毅以为是回昨日落塌之处,当下称好,却听秦政转头吩咐道:“明日回咸阳。”

“明日?”蒙毅捎带了些惊讶。

他全然不解大王为何既要如此赶路,如今人不见了,却又回去得如此迅速。

还有方才那绢帛。

即使没看到,看大王神色,那定然是客卿留下的,估计写的还是什么气人的话。

这样一番逗弄,他居然一点都未有生气,反而是状若无事。

蒙毅一时看不清他是故作轻松,还是势在必得。

可若是势在必得,如今回去又是什么意思?

秦政并没有解答他的疑问,独自出了屋去。

在这附近山林的搜查并未有结果,在此等至第二日,秦政见还是未有结果,登上了回咸阳的马车。

看着路上复现的景色,蒙毅对此行的各处困惑越来越深。

他丝毫没留意到的是。

他们在此处的一举一动,尽然被远处的一名黑衣收在眼底。

只待他们一行人离去,从远处到来的另一名黑衣从其后悄然而上。

两人对视一眼,也就是秦政上马车之际,初始在此的黑衣消失在了山林绿意之中。

另一边。

“回去了?”

嬴政看着眼前回来报信的黑衣。

“是。”

黑衣将秦政一行人自到歇脚处之后的所有细细与他言道。

但他在小屋中燃起炊烟,放好绢帛后就撤了出去,转而只在远处盯梢。

秦政去林中小屋的事黑衣不尽然知晓。

也不知他看到时是怎样一副神色。

图上虽画的是他早已脱出,实则他还未出秦国,等的是将他骗回去的时机。

“跟随来的这二人呢?”他问。

“上卿随着上了大王的车轿,”黑衣道:“嬴珞在附近搜寻,估计还得守几日。”

看来是猜到他还未出境,打算让人守在这必经之路上,等着他自投罗网。

也是因猜到了,这才会趁早回去咸阳。

只因秦政知道不回去,他就不会行动,这路上也就抓不到人。

他可以拖延时间,但秦政可没有这样多时间陪他耗。

可惜,秦政算到这样多,却算不到,他并不打算从那条路走。

在得知守卫无多时,嬴政就猜到他会亲自来寻人。

虽不知他为何要起这份心思,但既然亲自来,定然是有这份底气。

也就是他猜到了自己会去赵国。

秦政追来的路确实是寻常人去赵国的必经之路。

但他还知道另一条。

这条路平日商贾和行人不可行。

秦国四处都有这样的道路,只有君王秘行,才会从这些路行进。

多是隐蔽小路,不对外开放,也少有人知。

因所知者甚少,平日里多是闲置,此路会有守卫,但并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