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306)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这些记忆嬴政都没有给他看过,秦政起了些兴致:“当真?”

嬴政道:“骗你作甚?”

秦政盯着他又不做声了。

他每回这样,都是起了些其他心思,嬴政都不消猜,就道:“这段记忆大可给你看。”

秦政这才满意,也不与他生气了,主动靠去他怀里,就道:“日后关乎这些都要与我说。”

嬴政自然都答应他。

“后来呢?”

对他的信任丝毫不减,秦政转头就放下此事,与他道:“为你投掷药囊的那位侍医倒是机灵。”

只可惜此世与前世的时间差上些许,现下夏无且还未有到他跟前来当侍医。

作为救君王有功的臣子,奖赏当然少不了,秦政问他:“对于此人,你是如何?”

关于奖赏自然可以随意言道,嬴政道:“赐黄金二百镒。”

至于说了什么……

嬴政咳了一声,随后道:“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秦政顿时从他身上起来,斜眼看他,咬着字就道:“无且爱我?”

第164章 一统

嬴政解释道:“只是随口一说。”

绝对没有其他意思。

秦政当然知道他没有其他意思,但他想说的也并不是这个:“你可从没有这样直白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都不说爱我这种表达,就连喜欢,他当初都没有言之于口。

事实如此,嬴政一时没了话。

对于他人这样直白,是因并没有这回事,话说出口,也没有想那样多。

但对于秦政,他是当真喜欢,这样说未免显得很是肉麻。

不过此事摆来明面上,嬴政估计他不会轻易放过,于是问他:“小/秦王想让我说什么?”

秦政反问:“你说呢?”

嬴政琢磨片刻,于是道:“我心悦于大王?”

“再说。”秦政一直耷拉的嘴角挑起一个弧度来。

他这副模样,显然是听了个满意,可又想继续听。

嬴政顺了他的意思,又道:“我心悦于小/秦王。”

秦政嘴角的弧度更是明显,他贴住嬴政的额头,随后在他唇上吻了一下,道:“再说。”

带着唇上的那点余温,嬴政这回说得更慢:“朕心悦于小/秦王。”

秦政彻底听了个高兴,也回应他:“寡人亦心悦于陛下。”

他故意含着声说话,一字一句牵连不清,看着人的眼眸煞是明亮,嬴政应声下来,心底都是满的,垂眸间他微微偏了头,去吻住了他的唇。

腰间被他抱住,秦政正想回应他,可方起的情意被一阵叩门声打破。

他遇刺一事重大,并不会随着二人躲来凉室而避过,方才没有处理完的事,如今又找上来门。

禀报的人上来,两人这才得知被带下去的刺客已然自刎。

此世因嬴政救场,形势没有如从前那样危急,荆轲也就没有像从前那般被当堂杀死。

倒是没想到他性子这样刚烈,没有血染朝堂,他也不愿再接受半点拷问。

他死了也就死了,两人都没有过多在意,秦政下令将他曝尸荒野以示警醒,此人就被他在心中放下。

不过他背后牵连的燕国,秦政可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

对燕宣战不说,更有对燕太子丹的悬赏,秦政下令,若是有刺客能取燕太子性命,即可领下黄金二百镒。

即使身死,也会为其家人下赐同等赏金。也无需担忧惹得燕国怨怒,届时秦国自会庇佑。

此等悬赏一出,一时想取燕太子性命的不在少数。

蓟城在这条悬赏的作用下戒严,太子丹被迫藏身燕宫。

也不需他躲藏太久,此年秋,秦国休整完毕的大军发出,自边境攻入。

燕军与赵国残党一同抵抗秦军,但赵嘉已死,这支赵国残党并不如前世那样骁勇善战。

也就不能阻住秦军脚步,秦国军队长驱直入,很快就近了蓟城,燕王自知无力回天,举宗室北上避战,走前,还主动献上太子丹头颅求和。

既然已然攻占燕国都城,秦国断然没有放弃吞并燕国的道理,但燕国北部实在遥远,其后又有赵国叛军与他国虎视眈眈。

秦政对燕王的请求模糊回应,即不正面答应求和,可也未有继续进攻,只将现下打下的燕国土地划归到秦国版图之下。

随即挥兵南下,对付尚有一战之力的魏国和楚国。

此时,楚王室内乱已起,关乎继承人选的争斗在寿春掀起波澜。

秦国进攻魏国之际,楚国选择了袖手旁观。

比之楚国,魏国国土小上良多,在多年来各国蚕食之下,仅仅剩了都城大梁以及周边城池。

从前,因其都城难以攻克。秦军在几番强攻之下耗费了大量兵力与粮草。

此次,将领王贲围困大梁后,秦政令其放弃强攻大梁,转而先将魏国剩余城邑全部攻取,让大梁城内的魏国君臣失去所有的外部支援,在无力中眼睁睁看着秦军围困孤城。

但即使如此,大梁城内的君臣仍旧誓不投降。

面对大梁高大的城墙以及纵横交错的水网,王贲的计策与从前如出一辙。

这计策递呈到眼前,秦政并没有什么犹豫,同意了他的做法。

城内人不死,日后或许又会化为一批批反秦势力。

秦政对这样的杀孽毫不避讳。

得了他的准许,王贲随即引来黄河以及各类沟渠之水,水灌大梁。

水淹三月,大梁城墙终于不堪重负垮塌。

城内人只有少数有余力造船者得以避难,其余百姓死伤无数。

魏王驾上小船,在臣民恸哭之下不得已出城投降,其后被王贲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