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陛下何故水仙?(52)

作者: 昔谷今山 阅读记录

“如何?”

秦政这才满意,放开他,让他继续。

嬴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方才的话并不做数。

若要他真的心悦诚服,除非秦政能比他做得更好。

那就,且看将来吧。

——————

三年后。

正是入夏时节,恰逢落了些小雨,燥热添了湿,闷得让人喘不上气来。

檐角蝉鸣,殿内少年握笔,在一卷卷竹书上批注。

此间人虽年少,身形却不单薄,尚未成长完全,却比诸多及冠者还要高出些许。

此时端坐案前,着了一身黑色衣袍,领口袖口皆点缀了银色纹路,一手把着竹书,另手间,笔横卧其上,好看的手指无意识敲着笔杆,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阅到其中一卷时,他像是看到了什么难题,眉峰微蹙,一双凤眼透出些许疑惑。

殿内很是寂静,自外传来的蝉鸣和室内时不时的敲击声碰撞,忽而,有小卒来报:“大王,崇侍郎请见。”

秦政放了笔,肉眼可见地,也不蹙眉了,转而带上了些喜色,道:“唤他进来。”

平日在他身侧的侍从都是得他信赖者,也就都知道,大王对这个崇侍郎有多特殊。

虽只是随手给了个侍郎的小官职,没有什么实权,但平日常在他身侧,甚至两人独处,都不会让外人在场,可谓亲近非常。

待崇苏进来,秦政就道:“都下去吧。”

屋内侍从心照不宣,迅速退走了出去。

嬴政抱着一沓竹书进来,放在桌案上,而后在他身旁坐下。

屋外艳阳高照,他走了一圈回来,此时身上出了薄汗,进了这置了冰的屋子,方觉凉爽,道:“今年比往常热了不少。”

“嗯,”秦政靠了过来,给他看方才有疑的那卷竹书,道:“民间有些传言。”

“什么传言?”嬴政接了过来。

没等他打开,秦政换了个姿势,躺到了他腿上,道:“你自己看。”

嬴政推他,道:“热。”

“待会就不热了。”秦政往上蹭了蹭,让自己躺得更舒服些,而后伸手拿了另一卷,打开来看。

三年间,朝中势力冲撞,昨年麃公攻打卷城,斩首三万人,战胜而归,却被众人上书,抨击他杀人太多,近乎于屠城,实在太过残忍,而后由华阳太后做主将他革职。

秦政本想护住他,结果麃公性子太烈,真真受不住这份冤屈,当朝脱了战甲,愤然离朝而去,扬言冤他者不死,他再不入咸阳。

秦政无奈于他这份烈性,又念他一片忠心,于秦国有战功,如今他上了年岁,流落在外怕会遭暗算,最后,还是动用秦宗室脉络,将他安置去了秦西地的西犬丘安度晚年。

而今年早些时候,吕不韦门下一个朗官提出结交燕国,以为日后联合燕国伐赵先做准备,吕不韦和华阳太后一致同意,而后 ,将资历最深的纲成君蔡泽派了出去。

这几个举措,显然都是吕党和外戚为了扩展自己势力故意所为。

秦政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几经斡旋,让王翦顶了麃公的位置,而后让王绾顶蔡泽的位置,虽其权威未有走的两位高,但至少忠于王室。

而近来王龁忽然告病,秦政动作稍稍慢了些,就被吕不韦插了空子,让杨端和替了王龁。

这下也算是正得他意,近几年杨家摇摆不定,许是吕不韦看重了他也是世家出身,想要拉拢,这才提拔杨端和至高位。

可惜他猜不到,杨家的摇摆不定,都是蒙骜做主,让其故意在吕不韦面前做戏的。

随着他年岁渐长,初始被尽数包揽出去的政务也渐渐开始回到他手里。

虽大多都会被吕不韦过目后送到他手上,但有了这条路子,他就也不用再像前几年一般,只能靠着崇苏和贺桦这一条线同蒙骜等一众臣子联系。

如今在上书中,也能通过其间暗语获得些消息。

就比如今天王绾的上书中,就藏着这样一条暗语。

“吕不韦与赵太后有染?”嬴政卷起了竹书,放到一旁。

“是,这个消息还传去了民间。”秦政视线看去了嬴政。

嬴政面上有些惊讶,道:“相邦将事情瞒得如此好,居然还是有人走漏了出去?”

吕不韦与赵姬行苟且之事不是今年方始,从前他瞒得确实好,但自嬴子楚离世,他行事愈发大胆。

作为一国相邦,却频繁出入太后殿中,不免会被宫人看到,但他如今颇有权势,一道命令下去,倒也没有哪个小卒敢惹到他头上去。

收到这条消息,说明宫外的人已然知道了此事,他方才看到,就在想到底是谁传了出去。

“不是你?”秦政问道。

这三年,嬴政在他身边,为他分析朝堂局势,又利用前世所知,每次都能精准地破开另几方势力的设局,又打下去对方埋在朝堂中的棋子。

同时扶持前世所用臣子,让他们在朝堂中与楚系势力和吕党呈制衡之势。

长久下来,秦政虽觉得行事顺遂,却也察觉异样,对他的这份神秘上了心,对于一些事,其先怀疑的就是他。

就比如现在。

此事还是嬴政三年前嘱托给扶苏,若是现在认了,难免会道不清其中因由,于是否定道:“不是。”

秦政没有多问,传出此事的人是谁,就算他不查,吕不韦也会查。

嬴政倒不担心吕不韦查,扶苏行事向来不会出什么纰漏,敢散布这条消息,定是确保了不会查到他头上。

不管是谁传出去的,对秦政来说,这都是一个对吕不韦发难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