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139)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沈青越:“若分利润,我要一半。”

池远舟不说话了。

可真是……

“狮子大开口啊!”门外的韶宗固低声向韶宗升道。

韶宗升赶紧比了个“嘘”。

他本来是领着韶宗固一起来谈的,哪知道池家少爷和沈青越一见面就自己谈起来了。

原本他还怕沈青越什么都不懂会吃亏,不想沈青越对如何刊印书一点儿不懂,竟然这么敢要价。

他们俩对视一眼,心想,今天来的多亏是池少爷,要是脾气火爆的池老爷,他们哥俩都要考虑进去劝架捞人了。

池远舟倒是好脾气,沉默了一会儿,笑了:“沈兄,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是很想要做这个买卖的,但是说实话,你的画能不能刻出来,刻出来会印成什么模样,我心里没底呀。”

“能刻,”沈青越说得十分自信,“我之所以这样画白描,就是为了方便印。”

当然这也是胡扯。

画白描是因为他一没便宜颜料,二没能补充的惯用画具,三觉得画工笔太慢太费神,四嘛,他自认为自己的写意画的还是差了点儿火候。

艺术和成绩该谦虚还得谦虚,从前被他爷爷骂多了,写意画起来虽然快,但他没底,怕被真正的土著大家们笑话。

加之他线条确实还行。

大学选修国画时候,工笔老师夸赞过他好多回。

再者,他有时代作弊器,他懂分镜。

稍微借鉴一些插画、漫画的技巧,能把镜头表达画出来。

别人画技再厉害,没看过电影,没看过漫画,没看过连环画,还真不是短时间就能追平他这作弊似的优势的。

他决定画《长腿鸟》的时候,就下意识选择了最省时省力省成本的画法。

“刻印的版本我会再画一份儿,线会收更细,方便石刻师傅来刻,若池兄怕成本太高,可以先做木刻。”

池远舟想了想,又问:“若按售价来分,沈兄想要几成?”

沈青越:“两成吧。”

池远舟:“两成?!”

他们卖一本书利润都没两成!

沈青越体贴道:“若按售价,我建议池兄还是石刻吧,以后每年加印也不必再刻。”

池远舟哭笑不得:“沈兄,你到底是懂行还是不懂行?”

沈青越:“池兄既然开着书铺,必然也有纸坊吧?”

池远舟不置可否。

他们家没有。

但是他岳丈家有。

他家夫人的陪嫁就有一间纸坊。

沈青越十分贴心地和他分析:“等赚回了石刻的钱,纸墨成本就低多了,以后印得越多,池兄赚的就越多,这样说不定池兄更加划算呢。”

池远舟哭笑不得:“那要是印不了那么多呢?”

沈青越:“那便按利润来分。”

池远舟再次沉默。

要一半利润太多了。

沈青越笑了笑,问道:“池兄,你可知大虞有多少人?”

池远舟不语。

沈青越:“说到这儿,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池兄。”

池远舟:“什么?”

沈青越:“你们的话本会被外地盗印吗?”

池远舟怔了怔,“你是说,我家铺子的话本,别人也印来卖?”

沈青越点头。

池远舟:“这自然是有的。”

沈青越:“那他们会给你家或者写书的作者付版权……润笔费吗?”

池远舟没听过什么版权费,但意思他还是听懂了,“自然是要给写书的先生再付润笔费的。”

沈青越:“可有律法?”

池远舟摇头,解释道:“这是咱们行当里的规矩,吃水不忘挖井人,只要写书的先生还在世,就要给润笔费。当然也有缺德的小印坊私印,被发现了会被天下所不齿。”

沈青越听得直皱眉。

心道,道德谴责又不顶钱用。

池远舟又道:“官府也会查抄这样的私印作坊。”

“嗯?”沈青越愣了愣,莫名好像懂了:“私印作坊不交税?”

池远舟笑着点头。

就沈青越问的这些问题和反应,他看出来了,沈青越应该是真不太懂行,或者从前不是他来打理这些,又或者,他只是不懂大虞的行情。

关于沈青越来历,他私下也和夫人嘀咕过。

宝峰县突然蹦出这么一个会画故事的画匠,从前没一点儿风声,全县的画匠和读书人都不认识,他只可能是从外地来的。

那来历就简单了。

要么邻国。

要么外邦。

他怀疑是外邦来的。

邻国出名的画派他也熟,没有这种风格,除非沈青越有个避世隐居的师父。

然而他的脾气、做派,包括谈价的风格,都不像是个避世隐居的。

解释清楚,沈青越想了想,自己退了一步:“按利润分我要四成吧,按售价我要一成半。”

既然别人印他的画也给版权费,那他没必要逮着池远舟一个人薅。

感谢这个要面子的时代。

池远舟刚有一点儿开心,就听沈青越又补了一句:“不过池兄只能在镇南郡卖。”

池远舟一愣:“这是何意?”

沈青越:“就是我只授权池兄在镇南郡卖,若是其他郡有别的书坊要刊印《长腿鸟》,我还会再和他们谈。”

池远舟心想,那你谈嘛。

现在又不是前朝,只要不是太偏僻的地方到处都是书坊。

反正除了只能官府刊印的律例、历书,只能官坊刊印的几套经典和经书,还有京城那几家背景太硬,又无比霸道的书坊占着几样孤本不许别人刊印,都是互相可以刊印的。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