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140)
各大书院自编的一些集册和话本子更是遍地开花。
还有不少致仕归乡的官员或者他们的后人还会整理文集,有人托书坊售卖,书坊要出润笔费,有些不卖只是自己留存或者送人的,还得出钱找书坊给印。
再说了,就是有人再刊印他也不怕。
雕版时间那么久,等同行雕完,他们印好的书都能卖过去了。
不过沈青越这么说,他觉得沈青越还挺讲究的。
等沈青越说“当然池兄可以将书卖给来宝峰的外地客商,我也不会在县内再找其他书坊合作了”他就觉得沈青越更讲究了。
虽然要价是狠了点。
他预感沈青越的要价将来会远超他们书坊给过最高的润笔费,但他同样预感,这笔生意利润也会超过他们书坊卖过的所有话本子。
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等书铺一开始卖,他们家老老少少的说不好得人手一本。
话本子还有点儿门槛,不识字的看不懂,但画……
他小儿子拿着扇子挨个看,一张不肯落下。
他们俩又协商了一番,敲定了按利润分,扯来扯去,最后谈到沈青越要三成半的利润,但是不能一年一分,得半年一分。
若他提供的画不好做刻板,沈青越要配合雕版师傅进行调整,但得用石板来雕,雕工太差,沈青越有权利否决重雕。
定价沈青越有建议权利,但决定权在池家。
沈青越保证要画完《长腿鸟》,且保证整部故事不少于一百页。
池远舟则要保证最晚今年内要印出第一本,若无法按时印出来,池远舟要先预支付沈青越一百两银子,至于一本印多少页沈青越不管。
两人说得口干舌燥,也没人进来给添茶,就着早饭喝光了人家一盆儿的粥。
等谈完,池远舟才叫来管事替他俩写文书。
沈青越也叫来了姜竹。
第70章 关系
沈青越让把姜竹的名字也写上。
“什么意思?”池远舟有点儿懵, 那名管事有点儿警惕。
韶宗升去看开荒了,和姜竹一起进来的韶宗固也有点儿懵。
沈青越:“没什么特殊意思, 画是我画的,故事是他写的,我们俩都是作者。”
池远舟迷茫地看着姜竹。
多标准一农家小伙子啊!
这小伙子识字儿吗?
又不是头一天认识,去过草市的谁不知道故事到底是谁编的?
见没人信,沈青越又笑了笑,“我的命可能不太长, 如果我死了分成的钱给他就行。”
“???”池远舟吓了一跳,“你的命可能不太长?这是什么意思?”
管事也道:“您不会画不完吧?”
池远舟瞪了管事一眼。
沈青越:“放心,肯定能画完。”
管事讪笑。
沈青越:“总之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们不愿意, 这文书暂时就没必要签了。”
屋子里一阵安静。
池远舟、韶宗固还在震撼当中。
作者死了润笔费给子孙这事很常见,于情于理, 都没有人家一死, 一分钱不给了道理。
不过, 这种事只出在夫妻、父子、爷孙, 顶多在延展到兄弟、姊妹身上, 他们俩一个姓沈, 一个姓姜, 这算什么关系啊?!
池远舟不由自主地看了看沈青越, 又看了看姜竹, 看看姜竹, 又看看沈青越, 再看看姜竹。
嘶。
仔细看,这小伙子黑是黑了点儿,穿得糙了点儿, 但是人确实长得……是挺好看的,还很有精气神。
而且年纪也不大。
他迷茫的眼神渐渐明悟了,沉声道:“沈兄放心,这种事池某不会乱说,若真有那么一天,该分的银子一文不少,我都会给这位小兄弟的。”
这种事?
什么事?
韶宗固人都有点儿不太好了。
这不是小事啊!
他刚刚也看到了那份文书,只年前印不出来就要给沈青越一百两,这合同得值多少钱?
就这么无端端地给了姜竹了?!
他整个人脑子都被炸成了一片空白。
难怪啊。
先前他就觉得他们俩有点儿奇怪。
再好的朋友,也不会次次跟着姜竹走亲戚吧?
还替姜竹管银子。
听说姜竹还每天晚上拎着食盒回家吃饭。
“……”
他也不由自主看向姜竹和沈青越。
沈青越一派淡定,只有姜竹似乎是有点儿状况外,还冷着脸带着怒气瞪那名管事。
沈青越叫他写上名字,姜竹走过去,小声问他:“一定要写吗?”
沈青越也小声道:“嗯,先写,一会儿我跟你说。”
姜竹皱着眉把名字写上去,按了手印。
池远舟一瞧,嚯,这字看上似乎都是学自沈青越啊,顿时更感慨了。
他也痛快地签名按手印,一式两份文书,他快速扫二人一眼,将一份儿给了姜竹:“二位尽管放心,我池远舟一诺千金,答应的事绝不抵赖。”
姜竹迷茫地接过文书,又递给沈青越,这位池家少爷那表情简直莫名其妙。
一出屋子,姜竹:“你以后不要总说活不长,大夫说你情况挺好的。”
沈青越:“以防万一嘛,这种事谁说得准。”
姜竹:“好好治……”
“嗯,好好治,好好治,我不是在喝药吗?那么难喝我都喝了。”沈青越抬手搭他肩膀上,哥俩好似的揽着姜竹往外走,“我又没有亲人,万一我突然死了,该给我的钱我没分到我死不瞑目。”
姜竹:“……”
沈青越:“是吧?总之呢,你就当是我懒得动,签个名字方便你替我跑腿领钱就行了,你会昧掉我的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