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141)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姜竹坚定地摇摇头。

沈青越:“这不就行了,写谁名字都一样。”

姜竹沉默了一会儿,点头:“嗯。”

站在稍远处的韶宗固内心在尖叫:别一样啊!那能一样吗!一样怎么不写我名字!!!你俩什么关系啊就一样!

他想问,又不知道怎么问。

这种事,他没什么立场管,又不能不管。

提醒提醒姜竹小心被骗吧……

沈青越都让姜竹替他写文书了……

他一路纠结,一路麻木地跟着拿文书当新识字教材的姜竹和沈青越往外走。

姜竹边走边念,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得停停等沈青越纠正,不过通篇念下来,竟然没多少不认识的字,韶宗固有些诧异。

他是什么时候认这么多字的?

“以后画了画都要给他们印吗?”

“只印长腿鸟。”

“那以后还能画扇子吗?”

“能啊,文书上又没写不能画。而且最快得十月后才能刻出一本儿来,慢的话得年底才能刻出来。”

“嗯。”

姜竹把文书重新还给沈青越。

沈青越看了看上面三个人的画押,轻轻笑了一声。

“怎么了?”

“没事。”就是这是他人生头一次靠自己签合同。

也是第一次这么夸自己的画。

大项目呢。

自己出书。

放在半年前还在家的时候,他连个封面设计的项目都拿不下来,出书,他想都不敢想。

其实他刚刚有点儿没底,也有点儿虚。

好在池远舟没看出来,顺利签完了。

揣着新鲜热乎的合同,沈青越暗暗舒了一口气。

不管能不能顺利印出来,到年底他都能先赚一笔缓解姜竹开荒要用的工钱了。

“咱们可以多雇几个人修梯田了。”

虽然他挺想尽早能印出来的,最好能八月九月赶在天气冷之前印出来,万一他冬天就死了,也能带一本儿进棺材。

然而雕版太耗时间了,池远舟不干。

想到这儿,沈青越连忙问一直落后他们几步的韶宗固:“三哥?”

跑神中的韶宗固连忙抬头:“嗯?”

“辛苦你大老远跑一趟。”

韶宗固:“没事没事。”

沈青越放开姜竹,走过来掏出文书问小声问他:“我们写这个官府认吗?用去官府做个登记、公证之类的吗?”

韶宗固微诧,没想到沈青越这么谨慎:“不用,有你……你们和池少爷的画押就行,池少爷人……”虽然缺心眼了点儿,但是人“挺守信用的。”

屋内,跟来的管事脸都快拉成茄子了,“我的少爷呀!你怎么也不和老爷商量商量就和人签好文书了?”

池远舟还沉浸在沈青越和姜竹的故事里呢,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声音压都没压住:“怎么?本少爷都多大人了?孩子都生俩了印本书还得问我爹?!”

还没走远的沈青越、姜竹和韶宗固诧异地回头往屋子看了看。

沈青越低声问:“我是要高了吗?”

韶宗固一脸复杂地点点头。

不得不说,在敢要价这方面,他还是挺佩服沈青越的。

什么都不懂,就敢狮子大开口。

沈青越乐了。

他是不太懂行情,但是……

他们少爷也自愿的啊!

他又没拿刀逼他。

“走走走,咱们看开荒去。”沈青越带头快步往外走,省得一会儿池远舟后悔了。

屋内管事苦哈哈道:“那您喊我进来和他谈,或者上铺子里找个管事来,再不然拖上一天,哪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呢?”

那小子也忒敢要价了。

“什么不要润笔费要分利润,咱们家什么时候这么做过生意,您怎么就答应了呢?”

池远舟做成笔他自己挺看好挺喜欢的生意本来挺高兴,管事那表情让他有点儿犯嘀咕,现在他越听越不高兴,“文书都签了,你叫本少爷言而无信吗?”

“唉……那也不是。”管事叹气。

他也是看好这笔买卖的。

要不然也不会帮着写文书了。

就是吧。

他们怎么能叫个外人牵着鼻子走?

老爷知道了肯定得骂人。

问就是后悔。

早知道他今天就不跟少爷来了。

换谁来不好,非得是他。

池远舟往椅子上一靠:“行了不用说了,顶多亏几张雕版,不用你操心,亏了我不让府里垫钱,我找少夫人要。”

管事:“……”

他想了想,还是劝道:“要不您回去还是先别告诉少夫人了。”

省得又被赶去书房睡觉。

池远舟:“……”

路上韶宗固给沈青越补充这几天打听到的消息。

想要印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像沈青越这样找个书坊。

找书坊合作,大类上也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掏钱找书坊印,这种可以自己挑纸、挑墨,甚至挑刻板的工匠。等印好了送人、收藏,或者自己去卖,都行。

一种是像沈青越这样,给书坊稿子,别的就不管了,书坊印完要自己找书铺卖,还得提前给作者润笔费,亏赚都和作者无关。

这是最省力气的方式。

除了读书人们必看的书,还有广受欢迎的名家,一般只有话本子才用这种方式印,且若前头的书卖得好,后面润笔费还会涨价,若是能让书坊上门求稿,那润笔费就更高了。

韶宗固打听到,他们县里几家书坊给的润笔费最低的有几两,最高的有三千两。

沈青越诧异:“这么高?”

韶宗固低声道:“最高的那位,是我们邻县上一任县令爷化名写的。”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