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149)
按照往常经验,差不多到中午他们摊子前蹭故事看的小孩儿才会变少,他们要是收摊了,那群小孩儿就续不上故事了。
张叔阳也道:“不必客气,在下初次到宝峰,和马兄想在草市看看药草,改日再登门拜访。”
池远舟又寒暄几句,见他们似乎真有事,就没再招呼。
刘三叮嘱沈青越一定要给他剩下五套,最少三套,才跟池远舟一起走。
他得打听打听他们什么时候印出来,打算卖什么价。
另外他正想在县城租店铺做生意,还得问问这地头蛇宝峰县城内明的暗的有几家山头,都什么情况。
等他们都走了,张叔阳忽然问:“不知沈兄弟和池公子是如何合作的,可打算在别处印书?”
沈青越诧异。
这就有新合作方登门了?
第74章 合作
姜竹和沈青越默默换了个位置, 接过了他们的小摊。
沈青越带张叔阳到摊子后面空地去谈,还递给他一个小板凳。
张叔阳:“……”
沈青越:“河边风景好, 不过这个季节蚊虫多,草市也没个能谈事的地方。”
本想约他们去个茶楼的张叔阳:“……没关系。”
沈青越:“张兄是……?”
张叔阳:“在下是海康人,在居安县做些小买卖,和马兄是同乡。”
沈青越:“哦。”
海康啊,没听过。
不过能在居安县落脚,应该比刘三更有实力一些。
沈青越直接问:“张兄也打算印书吗?”
张叔阳笑道:“前些天马兄送了我几把画扇, 我一看就觉得这画不该贴在扇子上,该印成书册来卖,不想沈兄和池少爷已经要印了,叫沈兄见笑了。”
沈青越:“画少了不成册, 我们也是才攒够了一册的量。张兄若想刊印,是打算在哪儿印?居安还是海康?”
张叔阳:“自然是居安, 一来拿画稿近, 二来刻印中有什么问题也好和沈兄商量。”
沈青越诧异:“居安啊……”
不是地头蛇, 还能在居安县搞定书坊的生意, 看来这人实力比他想象中更强一些啊。
沈青越仔细地打量他。
只从仪容皮肤就能看出来这人是个没吃过苦的。
不过他没有池远舟那种一看就是养尊处优大少爷的气质。
倒像是……
他爸爸手下那群能干的经理和秘书。
沈青越问:“张兄是做什么生意的?”
张叔阳一怔, “茶叶。”
沈青越:“买卖大吗?”
张叔阳笑了, “还行, 怎么, 这还和印书有关系?”
沈青越点点头:“池兄好说, 他家就在宝峰县, 随便一打听就知根知底, 倒不是不信任张兄,只是在下没出过宝峰县,也没到过居安和海康……”
没错就是不信任你。
张叔阳:“所以张某才想在居安县刊印, 也没多远,沈兄不放心大可去看,大家都放心。”
帮姜竹摆摊的马五道:“小兄弟你尽管放心,张兄的茶叶买卖在整个镇南郡都数得着号,不会坑你的。”
这下连姜竹都忍不住回头看张叔阳了。
镇南郡最赚钱的就是茶叶买卖。
再闭塞的地方也知道两季茶市。
何况姜竹二伯就是管茶园的,他也没少听茶引子难得。
能在整个镇南郡数得着号,还没在镇南郡府城石泉城做生意,只在当下最红最热的居安县……
两人默默都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人不会有王府的门路吧?
姜竹问:“你认识太医吗?”
张叔阳:“???”
他有点儿埋怨地看了马五一眼,心说看你误导的:“不认识,居安县令是海康人士。”
“……”姜竹“哦”一声,顿时没了兴趣。
原来是走县令的门路。
张叔阳有点儿无语了,心说这是啥反应?
他们海康很厉害的好吗!
无知乡民,他们海康县是大虞出官儿最多的地方!
他实在不理解,这种穷乡僻壤,是怎么会有人画这样寓教于乐的画的。
画这画的人还是个乡野村夫。
他有人忍不住问:“这画真是沈兄所画吗?”
沈青越:“要不然我现场给你画画看?”
张叔阳尬笑:“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有些纳罕沈兄不知海康县。”
哪怕是从邻国逃难来的,也得知道他们海康县吧?!
沈青越也呵呵一笑:“让张兄见笑了,我来自海外,家乡比较远。”
爷对大虞都不熟,海康是哪儿啊?!
我说我家住哪个小区你知道吗?
沈青越:“合作没问题。”
只要背景靠谱,能合作就行,想当家乡代言人为老家发声也不是什么大毛病。
“但有个前提。我已经答应了池兄镇南郡只与他合作,他也只在镇南郡卖书,张兄想在居安印,可以,但不能在镇南郡卖。”
张叔阳愣了愣,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条件:“我可以不在宝峰县卖,但整个镇南郡……池家似乎都没有在居安开书铺。”
沈青越摇摇头:“我已经答应他了。”
张叔阳:“若我和他商量妥了呢?”
沈青越再摇头:“那也不行,如果今天你和他商量了,明天又有了比你更有背景有身份的人要和你商量,张兄乐意吗?”
张叔阳没再说什么。
不过两天后,池远舟找到姜家村主动和沈青越说他愿意让出居安县,不在居安县卖书。
沈青越叹气。
看来这个张叔阳背景是硬啊。
池远舟这样的地头蛇,也得怕这条过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