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185)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姜竹他们叹为观止。

从前和那混子打过架的,简直震惊:“那狗皮膏药还有受不了别人的时候?”

说闲话的村里人哼一声,“他娘也是活该,小时候惯着他偷鸡摸狗,不喊着他正经干活儿,到现在天天耍滑就算了,还染了赌钱的毛病,家里钱都赌了,一家子饥一顿饱一顿的,听说老太婆闹的就是胃的毛病,饿的。”

“可怜他那孩子。”

“走啦!他前阵子把老婆孩子给输了,他们村有人听到信儿赶紧跑回来跟他老婆说,他老婆收拾了东西就领孩子回娘家了,人家仨兄弟过来把他打了一顿,把嫁妆抬走,跟他和离了,孩子都不给他留。”

众人好一番唏嘘,感慨起自己家可得好好管孩子。

纵子如杀子,娇惯是害子。

现在他们村就不错,他们经常能听见赵先生给孩子们讲道理,现在村里的小孩儿说话都比从前听着顺耳了,也不爱骂人了,讲礼貌了。可见有个靠谱的先生是多么重要。

说着说着,有人问道:“等下雪了孩子们上哪儿上课去?”

山上那竹屋躲雨没问题,但下雪肯定不行,太冷了。

“里正说秋社时候大伙儿商量这事呢。”

“好像是江大爷说把他们房子先借给村里用着。”

“哦,他家呀!”

那地方是够的。

回家后姜竹也和沈青越说。

“是个省事的好地方,”全村就江修文家最大了,而且他们家人口也不多,有空房子,平时一家人又住在县城里,他们家又喜欢读书人,“就是你们姓姜的不会不愿意吧?”

沈青越语气中充满看戏的幸灾乐祸。

姜竹心想,他没意见,但是族里确实有些人好像挺难受的。

沈青越:“想不开。”

有什么好介意的,江宏明都和姜竹一起进山了,他们那批年轻人这会儿和姜竹相处的也挺好的。

江家不少人也在山上开荒准备种地了,日子总要往前看嘛。

何况真往回看,多看几眼,吃亏多的也是江家人。

不过这样倒是也好。

他们俩的书院和孤儿院计划现在也没钱落实,能缓一缓,让他们再攒攒钱也是好的。

想到这儿,沈青越就想催催池远舟和张叔阳了,尤其是张叔阳,石刻师傅偶尔还上山上或者去池远舟家书坊和其他师傅交流技术,张叔阳人直接跑了个干净,自从茶市后再也没瞧见过人影。

他得抽空去问问,到底还急不急了?

他们不急着印,他还急着要钱呢。

等下雪了,谁还下山催债啊?

稿费还没收到,姜竹先去把秋社的钱交了。

他们这儿秋社祭祀没固定的日子,只要村里各家各户的粮食都收了,就可以开始了。

内容主要就是庆祝丰收,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而祭品和花销主要是族里出,其他的各家各户自愿捐就行。

捐钱也行,捐东西也行。

没上限也没下限,都是个心意。

实在条件不好的,抓一把米也就行了。

村里会组织大伙儿一起做点心、做菜,素的、肉的流水席一样地摆。

谁家有好桌椅,有大铁锅,这会儿都要拿出来用。

这一天要有鱼有肉,有足够的食物,祭祀完土地神,还要让全村每个人不管贫富,不管老幼,都能吃上肉,吃上一顿饱饭。

若是哪个村里吃的好,祭品多,那都是附近村子能谈上一个月的大事。

猫冬时正是说媒的高峰,哪个村子秋社吃得好,还有表演,连娶媳妇嫁女儿名声都好。

今年江大爷高兴捐钱多,姜竹和江宏明先前也捐了,赶收钱时候,姜竹又去捐了一两银子,还有其他富户半两一两的,几百文的捐,他们村今年不但有鱼有鸡鸭,还买了两头大肥猪,两只大肥羊,另买了不少的肉,把附近村子都轰动了。

他们附近村子往年大家主要是靠鱼当主肉的呢,祭祀也是买猪头,今天姜家村真是发了。

很快江修文考上秀才的事就随着猪和羊传遍了好几个村子。

而姜家村的小孩儿们早早就在村口蹲着,从看见猪就开始流口水,听着猪的惨叫,他们一边不忍心听,一边又忍不住肚子直咕噜。

被请来的赵先生给孩子们讲什么叫君子远庖厨,然而他完全是多虑的。

这里没君子。

只有猎户家和农户家馋肉吃的孩子。

烧猪毛时候火烧到猪皮上的香味儿简直太诱人了,这时候让他们说什么别杀生简直太难了。

做不到,根本做不到。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他们只想冲过去先来一口尝尝味儿。

第92章 画完了

没见过世面的沈青越跟着村里人一起参加祭典, 看他们在村里集合,跳着祭祀的舞蹈往田边走, 族里长辈带人到田边摆好了供桌、供品,跳完丰收舞,由里正高声背祈福的唱词。

然后烧香拜神。

姜竹举着香不放心地回头看了一眼,见他躲得远远的,混在小孩儿堆里,又放心地继续看前头了。

沈青越像游客似的, 看他们全村十五岁以上的人跪拜土地神。

香火很足,戴了口罩都能闻到柏香的味道。

所有人中,他一眼就能看到站在前几排的姜竹。

谁让小姜师傅年纪不大,但辈分儿高。

祭祀完, 就能开席了。

猪头、羊头,还有整只的祭品鸡鸭鹅鱼, 会端到村里辈分最高的那两桌去。

其他人则自由坐下, 从大锅里盛菜。

沈青越被安排在离临时厨房远的桌上。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