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217)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先前他算了算,忙活这么久他才赚三十多两银子,差点儿没气吐血,一万个后悔为什么答应了张叔阳他只印平价版。

等张叔阳都开始找他预订两千册平价版时,他才恍然发觉,他得走量啊!

且为了宣传,他已经让印刷工匠先帮他弄出几十本样书,去附近各县的书铺搞推销了。

当然张叔阳的门路也不能落下,还有他相熟的一些茶商。

要不然等到过年,家里亲戚一聚会,听说他动静搞那么大,结果只赚了一斤茶钱,不得笑话死他。

而且从第二版开始,雕版的成本就能去掉,他的利润还能再高一些呢。

他用的可是石板,以后顶多修一修,只要不刻意破坏,他的石板能用好多回。

这些都不用沈青越操心。

他只管收好该给他的银票。

这还没算他给张叔阳设计收藏版收的设计费。

尽管只做五十份,沈青越就要了二百两的设计费。

每一份儿的封面他也要钱,画一张,一两。

五十份儿五十两,沈青越都没介意这封面他一共赚二百五十两数字不好听。

他也没打听张叔阳弄这些收藏款打不打算卖,要卖多少钱。

他猜八成是不会卖的,不卖的东西才能显得更值钱。

沈青越折腾了大半年,入冬前赚了五百多两银子,一对比他从前卖扇子赚的全是零花的小钱。

沈青越只过了把赚钱的手瘾,前脚收了银票,都没细看银票上到底写是什么,后脚就给姜竹了。

“拿去,省得我乱放哪天就当废纸扔了。”

论藏钱,十个他也顶不过一个姜竹。

他们小姜师傅藏宝是大师级的,至今他都只听过没见过姜竹爹留给他娶媳妇用的那二十多两压箱底钱到底在哪儿呢。

姜竹要告诉他,他都拒绝听,就等着哪天无意间发现,收获寻宝的惊喜感。

唯一的问题就是银票藏久了可能会发霉,但他有装药用的密封袋,把银票塞进去,还能防潮。

有这些,姜竹都不用愁还在辛苦开荒的村民们年前的工钱了。

他不用拖欠,能给每家算钱。

沈青越挺喜欢姜竹这点的。

“你想哪天付钱?”

“就这两天吧。”早点儿把钱付了,谁家想趁着落雪钱买点儿什么也好赶紧买。

姜竹是个行动派,算好了就喊上家俊去县里钱庄兑银子了。

主要兑的是碎银和铜钱,这样回来好发也好算。

运回来,他们找了里正通知大伙上他家领钱。

里正当着大伙儿的面挨个对天数,全都核对完了,没人有异议了,再开始分钱。

他念一个名字,报一个天数,现场按一天三十文算钱,算好了姜竹直接给钱。

能凑整的先给银子,零散的再给铜钱。

将近三个月,持续坚持来的几人每人领了二两多银子。

大多人则是一两多到二两间。

家里劳力充足,有两三个人没事儿就来的人家,能凑五六两银子,而少的,也有好几百文。

这钱赚得辛苦也有希望。

虽然没在码头干活儿赚得更多,但开荒到底不一样,这相当于是在给他们自己干活儿。

尤其是已经抓阄租到地的人家,他们已经开始种上冬小麦了。

这地他们自己挖的自己知道,虽然草多,但土层不薄,常年枯枝烂叶落在地上,地力也肥。

山上不怎么缺水,明年只要别闹灾,勤快点儿除草,准能收获不错。

领了钱,家里经济紧张的人家也狠狠松了口气。

总算没白忙活。

从最热的时候赶到现在,天天都是体力活,也是没少受罪,可算见到收获了。

“竹子,田以后也是能租十年吧?”

“嗯。”

尽管才开始开荒的时候姜竹就说了,但是他们还不踏实,虽然可能性很小,他们还是怕姜竹等他们把地养好了,突然要收回去不租了。

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

他们镇上就有几个大户这么干过,其他镇这样的也不少呢。

有人专门买荒地租给佃户,人家辛辛苦苦施肥养着,等把地养成良田了,突然就不给租了。

十年是他们一起商量出来觉得最合适的时间,贫地养好,少说得三年,哪怕要五年,租十年,还能有五年是种良田。

姜竹倒是说二十年也行,他们觉得二十年有点儿久了,好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二十年呢,到时候起了纠纷怎么算?

还是十年听起来合适些。

发钱发了将近一天,把钱都发完,姜竹彻底轻松了。

只等下个月看看情况,如果没下雪,就再去山里赶集一次。

要是下雪,就等来年春天。

这是提前和山里几个村子商量好的,山里下雪早,也比外面雪更大,万一进了山遇到大雪,路不好走不说,走到陌生的地方容易有危险,而且被困住了,一晚上说不定就能冻死人,不值当的,下雪他们就不进山了。

姜竹回家把家里的仓库都清点了一遍。

米、面粮食足足的,以防猫冬突然想吃什么,他还准备了些红豆、绿豆,要是想蒸豆包,做绿豆糕,马上就能做来吃。

蔬菜、果子也足足的。

春天、夏天储存的菜干很多,他们晾晒得好,夏天也拿出来翻晒过,没有受潮,这会儿都是好的,没腐没坏,泡过就能做菜。

除了干菜,还有腌的菜和按照沈青越指挥做的果酱,都好好的没坏,足够他们俩吃很久。

新鲜的菜和果子也有。

菜园里还有白菜、萝卜,仓库里还有两筐梨,等入冬了,还能挖冬笋吃。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