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竹(352)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他们走过去,展馆也还没完工,靠近旧有码头这儿已经建好了, 但往东延长出去的部分还在上梁扣瓦,最东侧似乎墙都还在修着,施工的木匠、泥瓦匠热火朝天的还在忙,沈青越披风都披上了, 那些工匠有人还打着赤膊干活儿。

两米多高的“宝峰欢迎你”已经竖到店前了,面向清川江的窗户都开着, 挂的大幡子像彩旗似的迎风招展, 说好要低调呢, 结果成品比他概念图用的酒旗、幡子和彩旗更大, 被风吹起来招摇又漂亮。

透过朝码头方向开的门窗, 能看到展馆里面摊位还不多, 除了卖瓷器的, 才只有几个免费的茶水摊, 有些看打扮像是船夫的人在吃饭, 其余地方暂时都被卖瓷器的占据了。

瓷器摊从展馆内摆到展馆外, 有不少货郎打扮的小贩儿在挑, 还有些挎着篮子来挑的,应该是附近的村民。

码头停了不少小船,看上去都是宝峰县或者邻县的, 正一捆一捆往船上搬瓷器。

姜竹他们也过去看。

先前沈青越和姜竹在码头采风时候就听瓷器商说过宝峰的陶瓷都出自梨台镇,那会儿他们还没什么概念,这会儿一瞧,小到茶杯盘碟,油灯小盏,酒杯酒盅,大到水缸米缸,真是应有尽有。

不过逛下来,在外面摆摊的,各家东西大同小异,都是常见实用的款式,连盘碟内外绘制的图案都类似。

展馆内的则有档次更高些的,品类也更齐全,还有不少茶具类的小件和漂亮摆件。

可能是因为宝峰流行茶市,茶具的做工明显比其他东西精细,沈青越没忍住又挑了两套茶具,然后可怜巴巴地问姜竹:“你觉得哪套好看?”

没等姜竹说呢,他自己就先说了:“我想这套喝茶,这套冬天泡姜茶,省得混用了串味儿。”

姜竹:“那就都买吧。”正好家里有套茶具送给赵先生用了,还有一套石生和赵舒云玩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

逛到又一个摊子时,沈青越又要买一套炖梨时候用的汤盅。

说什么有盖保温,那个盖能保几刻的温?

他们俩要两个,赵先生、赵舒云要两个,石生家业常上山玩也要有,万一要招待客人也要用。

最后汤盅买了十个。

家俊看得眼角直抽,心说用碗喝梨汤是犯法吗?

还有刚刚那茶具,人家卖茶具的老板自己都说了,他们家瓷烧得好,不会串味儿,沈先生非要买两套。

他小叔毫无定性,所有参考意见只有一个——同意,买,都买。

沈青越还看上了一对瓷器摆件,一对白瓷兔子。

家俊想起了去年过年他们买回去那个水缸,说了要养鱼呢,一年过去了,一条鱼没养,摆在客厅尽给沈先生舀水研墨了。

逛着逛着他们还听见有人说他们那儿各家作坊老师傅都去做茶具了,学徒做碗碟,就他们家作坊他爹和他爷爷还在做碗碟,他们家的碗比别家都匀称好用。

沈青越听着声就找过去了,他们凑过去看了看,果然,同样是素色的饭碗,这家摊子上的碗胚端正形好,釉上得也匀而细,没有突然秃了一块儿釉的情况。

他们又里外摊子都逛了逛,还是决定回这家摊子买。

整个码头碗碟价格都是大差不差的,只是别的摊子要的多可以讲价,他们家要多少都不讲价。

他们一口气要了二十捆,这边的碗都是稻草编绳二十个一摞捆起来,每个碗间都垫着稻草防磕碰,二十捆有四百个碗了。

再加上给村里餐馆捎的大碗、盘碟,又买了五百个。

姜竹、江宏明和家俊一起蹲在摊前一捆一捆确认有没有磕碰损坏的,沈青越和老板砍价,价没砍下来,不过对方答应送他们一对酒壶,十个酒盅。

沈青越:“我们买那么多,就送这么点儿?我们四个人,送一对酒壶,谁要谁不要啊?”

老板是真不想送:“你们不是一家的吗?”

沈青越:“亲戚也不住在一家呀!”

老板:“要不然你再挑两个碗?”

沈青越:“要不我们不要酒盅了,你再送对酒壶吧?”

老板死活不愿意,好说歹说,让沈青越挑两个大号盘子。

沈青越正挑着,忽然听见有人喊他,一转头见是池远舟隔着老远正朝他招手呢,“沈兄!小姜兄弟!”

沈青越也朝他挥挥手,池远舟乐了,他领着小跟班儿跑来,好笑道:“真是你们呀,我还当认错人了呢!你们这是买什么呢?”

沈青越:“盘子呀,哪个好看?”

池远舟看看,指了一个,沈青越嫌弃道:“太小了,挑个大的。”

等他们俩挑好盘子,姜竹、江宏明和家俊也把要检查的都翻完了。

一共有三个有裂纹的碗和两个磕碰了的盘子,摊主给换成了好的。

来之前他们车上铺了稻草,把碗和盘子横着放好捆结实就行了。

“走走走,先带你们去看看我家的仓库,再去看看你家的摊位。”池远舟凑到沈青越耳边悄声道:“我替你打听过了,那摊子确实是给你留的,等展馆建完县衙应该就会派人去通知你了。”

沈青越眼睛一亮,“走!”

跟在后面的家俊和江宏明都听愣了,摊位?

他们迷茫地看向姜竹,姜竹眼睛也亮起来了。

真有呀!

几人脚步生风地跟着池远舟走,很快到了东边紧挨着展馆的一大片空地。

这边儿墙才起了三尺多高,堆放了许多的砖石木料,木匠、泥瓦匠正在墙里墙外地忙着,只看墙壁就能看得出来这儿面积还是挺大的。

上一篇: 不用你来夺我自己上! 下一篇: 奸宦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