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366)
家业一愣:“那你不来上课了吗?”
姜大望:“不了,我又学不会,识字就行了。我本来也比你们大一点儿嘛。”
过了年他都十五了,明年秋天统计他们家成丁男子时候都得算上他。
村里像他这么大的孩子都该给家里干活儿了,也就是他家男丁多,他又最小,今年才又多读了一年。
不过读书确实是有用的,他现在是他们家最聪明的,他哥、他娘、大哥、大嫂他们对不清账的时候,都指望着他翻账本看账本呢。
姜大望想好了,家业他们却都惆怅起来了。
那他们呢?
以后还读么?
几个小孩蹲在一块儿第一次畅想起自己的未来。
姜松没有任何犹豫:“我要读的。”
他要考童生、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能考到什么程度就考到什么程度,不能辜负家里、他师父和沈先生,“我想考进士,要是二十五考不上举人就不考了,但最少要考上秀才才行,考上秀才就能来书院讲开蒙课了,如果我能考中秀才,我就边在咱们书院当先生边继续考。”
姜大望点头,一本正经道:“有志气,不愧是咱们小队脑子最聪明的,壮壮,你呢?”
姜壮壮茫然:“我?我没想过。”
姜田:“他肯定跟他爹种地呀!”
姜壮壮家是村里的富户,有不少田地呢。
姜壮壮:“我想去作坊编东西。”
几人惊讶:“啊?”
姜壮壮:“我觉得编扇子比种地好玩。”
几人:“……”
家业:“你奶奶肯定不愿意。”
姜壮壮:“那我就边玩边种地嘛,你们俩呢?”
姜田和家业根本没想过。
“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姜大望:“反正你们还要再学一年呢,慢慢想嘛。”
家业惆怅上了,到家还有点儿没精打采的。
家俊刚收拾完,他下午在作坊那儿帮忙剥了一下午兔皮,才回来换了身衣服洗了个澡,正要去后院泼水呢,见家业噘着嘴进门了。
“怎么了?打架打输了?”
家业嘴噘得更高了,“我才不打架呢,先生说了,不能打架,别人不招惹我打架是不对的。”
家俊:“那你是怎么了?算不对题被笑了?还是没跑过姜大望不高兴了?嘴都能拴驴了。”
家业在小板凳上坐下:“哥,你说我能干什么呢?”
家俊:“啊?”
家业:“大望明年就不去上课了。”
家俊:“啊?”
家业:“他说要去帮他哥记账,跟他哥学做生意,以后自己干买卖,姜松要考秀才,壮壮想去作坊干,哥,你说我要干吗呀?”
家俊:“……”
他震惊在姜壮壮要去作坊干上回不过神来,下意识道:“你?吃饭。”
家业:“……”
还是不是亲哥了?!
家俊揉揉他脑袋:“想那么多干嘛,该读你就好好读,读完了咱们家有田,有豆腐坊,你也能上作坊那儿干活,或者跟我去码头卖东西,有的是活儿能干。”
家业:“可是不想种地,也不想磨豆腐,还不想编帘子、做生意。”
家俊:“……”
他无语:“那你想干什么?”
家业:“我不知道呀。”
家俊:“那你就慢慢想,想不出来每个都试试,干着干着说不定就想干了。”
反正从前领家业下地,他会赶驴子,会拔草,教他割麦子、插秧,学着学着就会了。
磨豆腐也是,他们家孩子都会,就是家业、石生小上手少,没他和家蕙干得利索而已,家里忙的时候他们俩都能帮着切豆腐、卖豆腐,每块儿大小也都大差不差。
竹编也是,他爷爷和小叔都教过点儿,家业往山上跑得多,跟小叔学得多,编东西是最像那么回事的。
至于做买卖……
家业、姜松他们领着赵舒云在村口卖扇子、小物件就卖得挺好呀。
虽然没干过正儿八经的生意,但家业不认生,不怯场,爱说话,还识字,能读、能写、能算数。
家俊私心以为,要是家业去学做生意、记账,肯定比姜大望干得好。
家业闷闷点头。
家俊:“别愁了,不然一会儿吃饭的时候你问问你们沈先生。”
家业这才意识到家里没其他人,“晚上在咱家吃饭吗?怎么还没做饭呢?”
家俊:“不在家里吃,今天都上作坊那儿吃,炖肉、涮鹿肉!”
家业一听眼睛都亮了,“鹿肉?”
他长这么大只见过鹿,还没吃过鹿肉呢!
兄弟俩锁了门一起往作坊去,还没走到就闻到了浓郁的肉香味儿,熏得家业都不惆怅了。
他噔噔噔跑进去,院子里架了两口大锅炖着兔子和野鸡,厨房里炖着一大锅猪肉,另一口锅蒸着两笼屉的大馒头。
临时支的案子上正在切鹿肉,盆子里还装了好些白菜、萝卜、木耳、蘑菇、山药,都是洗好切好了,等着一会儿下锅煮的。
已经煮好的一锅兔肉整齐码放在一个大木盆儿里,等着晾凉切条做肉干,还有抹了盐的兔子、野鸡、野鸭挂在屋檐下等风干的。
好多吃的啊!
全作坊的人都在,除了他们,他家全在,二爷爷、四爷爷家也全在,江宏亮一家也都在,另外还有几个常和他小叔一起进山的也在,有在忙着干活的,也有凑在一起聊天的。
他正找石生和沈先生呢,他爹从后面按了按他头,“愣这儿干嘛呢,快进去。”
家业转身,他舅舅和舅妈也来了,他爹还搬着一坛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