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367)
“家业!”沈青越在一间屋子里朝他招手。
家业跑过去,瞧见石生、家安他们一人一个小碗都吃上了,“今天好多人呀!”
沈青越:“你小叔说趁着有肉叫大伙一起来吃一顿,饿了吗,饿了去厨房拿个碗想吃什么捞什么,厨房里是猪肉,外面是兔肉和鸡鸭什么的,别吃饱,一会儿咱们涮鹿肉。”
家业“嗯”一声,跑去厨房找他祖奶奶要了个小碗,在几锅肉之间徘徊了一会儿,跑去外面让看锅的姜齐给他捞了一碗的鸡爪、鸭爪子。
第181章 理想
梁玉兰瞧见了, 又好笑又无语:“炖了半头猪,你去捡了一碗鸡爪子?亏你小叔专门给你炖了个大肘子呢。”
人家做熏肉的猎人说肘子熏出来好吃姜竹还专门挑了个大的留下炖了。
家业:“我也吃肘子!”
吕香梅:“给你们留着呢。”
开饭时候大人坐了五桌, 孩子坐了一桌,每桌都是满满的一大盆儿炖肉,还有拆好的兔子、野鸡、野鸭。
鹿肉他们留了最软嫩的位置切片涮来吃,不过没有能往桌上放的锅,所有人围着一口锅涮又坐不下,他们是在锅里先涮好了再一桌一桌分的。
沈青越自己也是头一回吃鹿肉。
口感吃起来介于羊肉和牛肉之间, 比牛肉口感细腻一些,也比较有嚼劲,烤了再切片的吃起来滋味更足,大概用铁板烤或者爆炒应该也挺好吃的。
他还挺喜欢吃的。
梁玉兰很可惜不是现杀的没接到鹿血, 坚信鹿血做成血豆腐炖菜一定好吃。
猪肘子端到小孩儿那桌给他们平分了,野猪没有家猪肥, 肉嚼起来也没家猪嫩, 怕有怪味儿, 毛玉珠做菜下的香料足, 大人小孩儿吃起来都挺香的, 一锅肉吃完了, 还泡了馒头蘸肉汤吃。
从太阳落山吃到月亮升起, 大人聊大人的, 小孩嚷小孩儿的, 晚餐结束, 酒足饭饱, 一大锅炖菜都吃完了,沈青越吃得有些撑,默默揉了揉肚子, 一转头瞧见家业、家兴他们都在揉肚子,连家安和石生她们似乎小肚子都圆了一圈儿。
姜竹又给每人摘了只兔子或鸡鸭,熟的生的随便挑,作坊的员工还有常跟他们进山的人人都有,忙了快一年,眼看入冬了,算做入冬福利。
天黑了,他没多留人,嘱咐四个外村的篾匠做伴走,先把老刘头送回去。
好在两个村子都不算太远,吃完饭时间也不算太晚,村道好走也安全。
剩下本村的人时间就宽裕了,想回家的回家,想继续喝酒还能继续喝一会儿。
家业见他们不忙了,还惦记着他的人生难题,跑来找沈青越咨询,沈青越听得直乐。
还没十四周岁呢,就考虑起将来要干什么了。
“你有什么目标吗?或者理想?将来想做什么?”
家业摇摇头。
沈青越:“那我赞成你哥说的,你先自己慢慢想想,想想你干什么最开心,最愿意做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人生理想是什么,如果都没有,就把能干的挨个试试,选个不讨厌又能养家糊口的活干就行。”
家业想来想去,开心的,愿意做的,兴趣爱好,人生理想?
他没什么兴趣爱好,爱好就是玩。
人生理想,更没了,每天吃好吃的吃到饱,开开心心算理想么?
开心愿意做的,那倒是有。
家业:“我喜欢上学。”
一家人都听乐了,“你还喜欢上学?”
家业恼羞成怒:“我就是喜欢。”
虽然他学什么成绩都一般般,但也不算很差啊。
学不成家旺、姜松那样,和他喜欢上学听课又不冲突。
家业:“石生也喜欢对不对?”
石生点头。
她很理解。
赵先生教的她有时候也学不会答不上来,但是她爱听爱学。
她和家业一起仰头看着大人们,同仇敌忾,支持哥哥。
沈青越没忍住点了点他们俩脑门,“那就从书院开始,以后你就是咱们书院第三个监院了!不过你还得上课,只能算助理监院,帮忙的。”
家业懵懵懂懂,“啊?那我要做什么呀?”
沈青越:“不上课时候你跟着贾先生,他安排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家业:“哦。”
他想了想,贾先生好像还挺忙的。
要和盖房子的师傅们商量事,要接待那些来山上找赵先生的人,哪儿太吵声音大了他要过去提醒,看见他们跑去竹林玩要喊他们回来上课,管给大伙儿发纸边,管给赵先生、曲先生买东西,还经常写写画画的记什么。
哦,还管打扫讲堂、藏书房。
赵先生来作坊这边讲学时候,他也要跟来忙活一天。
家业马上就想到他能干什么了,痛快道:“行!”
沈青越:“好好干,说不定将来咱们书院就靠你了,兴许你能接替你小叔当第二任山长呢。”
吕香梅一听他这不着边际的话就道:“哪跟哪儿的事。”
虽然她闹不清这书院沈青越和姜竹到底是怎么算份子的,但怎么轮也轮不到家业啊。
不过如果将来家业能在书院像贾先生、曲先生那样干个活儿,她还是挺开心的。
不用下地,每天和笔墨纸砚打交道,能穿得干干净净的就把钱赚了,在她看来那都是读书人,都是最有本事的。
吕香梅越想越开心,“贾先生会的可多了,答应了你往后可得跟他好好学本事知道么?”
家业懵懵点头。
沈青越笑:“不用紧张,随便试试,感兴趣就干,不喜欢再试别的,家里有的随便试,没有的想学什么也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