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409)
沈青越也笑:“好。”
老太太:“要不要坐到门口那边,那儿太阳好,看得清。”
沈青越:“不用,我和别人不一样,您想坐着就坐着,累了想躺着就躺着,该做什么做什么就行,我坐这儿观察您半天,就能画了。”
老太太:“不用我坐那儿?”
沈青越:“不用。”
要是让她一动不动坐半天,画像都成受罪了。
反正韶家也不是为了写实,没必要这么折腾一个老太太。
虽然她看上去还精神,但人已经很消瘦了,明明里面穿了棉衣,衣服也显得空荡荡的,一点儿都不合身。
以韶家的财力,每年都会做新冬衣,秋天时候还专门叫姜竹往府里送过一批好皮子呢,儿孙都有新衣服,绝对不可能让老太太穿这样不得体的衣服,沈青越猜很可能是秋后她一下子病得太快,家里秋天量体裁剪做的衣服突然不合身了。
韶老夫人是个爱美之人,即便病着,穿着也很讲究,她面上带着妆,有薄薄的胭脂,涂了口脂,花白的头发梳得随性又得体,还戴着简便的簪子首饰。
只是到底病得重了,有胭脂口脂,也遮不住脸上的青白底子。
院里的丫鬟给沈青越搬了画桌,他摆开带的颜料笔墨,铺好了纸。
老太太挺开心地叫人给她换上更漂亮的外衣,还喊赵福丫给她梳头换发饰,“今儿个还没好好打扮,福丫,你给我再梳梳头,把我那盒正红的胭脂和口脂拿来,好孩子,你可得给我画精神画年轻些。”
沈青越笑道:“没问题。”
第203章 好看
沈青越等待时, 让老夫人贴身的丫鬟拿来了她从前的画像,还有她喜欢的首饰。
老太太边梳妆, 边稀罕道:“不看我?要看那些?”
沈青越:“我也不能无中生有,得看看您年轻时候的样貌,才能把您画年轻。”
老太太听得有趣:“我年轻时候可漂亮了,丫头,去把我那些旧画都拿来。你给池家小子画的时候,也看了他的画像吗?”
沈青越:“没有, 我和池少爷是朋友,参考了他的眉眼体态。”
这下屋子里的人都听得来了兴趣,连坐在那儿看书的韶三爷都饶有兴趣地看过来,赵福丫边帮老太太梳妆, 边好奇道:“看着儿子就能画出老子?”
沈青越:“要像才行。”
老太太忽然道:“那你看着我家几个孩子,能画出我家老爷吗?”
几人都愣了下。
老太太:“我家老三嘴最像, 老大眉毛最像, 我大孙子和他爷爷最最像, 没有他爷爷个子高, 家里也有他年轻时候的画像。”
沈青越:“可以试试。”
老太太催着人去找画像, 还叫人去前院把韶老爷、韶家大少爷都喊来, “看看他们哪个得空, 都叫来。”
一屋子人都懵懵地看她, 老太太催促道:“快去快去。”
“唉!”
下人们找东西的找东西, 往前院跑的往前院跑, 沈青越先看起画像。
韶家不愧是世代在宝峰扎根的大族, 老夫人从年轻时候就有画像,每个时期的画匠都很有水平,若是论画这样的传统画像, 沈青越也要自愧不如。
画得太好了,没有二三十年的功底,根本画不出这样的水准来。
也多亏前面的画匠画得细节充实,他通过画就能想象出韶老夫人年轻时候的容貌神韵。
相对老太太,上一代老爷子的画像稍少些,不知是下葬时带到了墓里,还是本来就画得少一些。
从画像看,他是个身材高大略显魁梧的人,面相也比较严肃,和他比起来,在座的韶三爷看上去都更慈爱几分。
但老太太口中的丈夫显然不是这样的。
她的画像里有好几张粗糙、画技不精的画,都是年轻时丈夫给画的。
从成亲一直画到了四五十岁,平均两三年就有一张。
韶三爷和后面赶过来的韶老爷和韶家几个少爷都不知道老爷子还会画人像。
韶少爷:“爷爷不是只爱画兰花吗?”
画得还不怎么样。
韶三爷:“也画梅花的。”
梅花画得也不怎么样。
这几张画里就有一张带梅花的,那个丑呀……
只有老太太自己情人眼里出西施,说那年梅花开得不好,就是那么稀疏难看。
沈青越和姜竹坐在一旁听一家人怀念过去,一边用自制的炭笔在稍硬的纸上打草稿。
曾经的韶老爷子到底长什么模样,其实他们自己记忆也不是那么清晰。
一个去世十多年的人,再怎么记,相貌也会在记忆里逐渐模糊淡去。
沈青越根据他们描述的,参考着韶家人画了十几张,让他们选出一张最像的,再继续修细节。
你一句,我一句中,午夜梦回都看不清的脸重新清晰起来。
如今的韶老爷,从前和老爷子关系最差。
他不如老三聪明,不如老二能干,虽然是长子,却总被嫌弃,连这份家业都像是三弟在外为官不要,二弟早逝争不了,他捡漏捡来的。
二弟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爹常常想。
三弟在外为官几年见不到一面,他爹也总惦记。
他呢,在家守着家门,父子俩总要吵架。
宝峰有很多人说老爷子从前卖了所有铺子不再做买卖,不是因为他怕老三年轻性情不稳贪玩不走正道,而是怕老大守不住这份家产。
他心里一直是有怨的,也有恨,但突然看见被画出来的父亲,还是壮年时的父亲,他忽然就落下泪来。
失态的韶老爷掩面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