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98)
这次剧情到底是什么,他谁也没告诉。
每画到一个小情节,就拿出来给他们看看。
沈青越保持着一天一张的进度,画好了哪页,就一口气再画好几张,直到画烦了画累了为止。
要是哪一张画得不太满意,他就停下来专门画那张,最多一次一张重复了三天,才终于画满意了。
追连载的小文盲们那叫一个抓心挠肝。
每天一来就先问先生今天有新画吗?
没有。
问就是没有。
一般要十天半月才能凑一个完整情节出来。
沈青越自己一点儿不着急,反正故事在他脑子里,他只管专心构图就行了。
画不好的也不担心浪费,能当扇面嘛!
期间他还挺高兴地去赶草市了,于是,抓心挠肺等连载的人又多了许许多多。
草市上一群小孩儿围着他们家摊子仰头看灯笼。
每个灯笼上贴一张画,十张,正好到长腿鸟被欺负最惨的时候。
那些画不识字的小孩们也能看懂,来了个识字的仰着头给他们念,猜对了故事他们更亢奋了。
一个个嚷着问后面呢。
那怎么能说呢?
沈青越开开心心过了把“预知后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瘾。
灯笼他们只做了十只,那是广告,他们不卖,不过同款的扇子销量就火了。
被《长腿鸟》吸引的小孩们犹豫不决,到底该要被老爷爷捡回家、破壳出来,还是小鸟被排挤在角落的那张呢?
每张都好看,可是后面一张比一张惨,长腿鸟看起来好可怜。
怎么会有人这么狠心虐待小鸟呢?
姜竹也这么觉得。
作为第一个读者,他第一次看到的就是这十张,沈青越拿给他,他当时就看哭了。
他还不认识几个字,只看那些图,它们像是会说话一样,他晚上做梦,梦见的都是孤零零被排挤在一边,被笑被骂的长腿鸟,又好像是他自己。
姜竹没好意思告诉别人。
看见沈青越画画还有些别扭。
生怕沈青越问他好不好看之类的问题。
一直到沈青越把那些画拿给姜家业他们看,看着泪眼婆娑的小孩们抽抽搭搭地讲他们猜测的剧情,姜竹忽然就不尴尬了。
大家是一样的。
沈青越教他们字,让他们挨个念画下面的两行字,那群捣蛋鬼声音还是哽咽的。
就像现在这些小孩一样……
识字的小孩声情并茂念故事,念着念着开始掉眼泪了。
他问姜竹这是什么鸟。
姜竹也想知道。
然而沈青越不告诉他,给他看那张写了故事的纸,他又看不明白。
这会儿,沈青越还嫌吵,说人太多吵得他头疼,搬着小板凳去河边看话本了。
扔了一摊子小孩对着他叽叽喳喳,吵得姜竹一个头两个大。
只卖扇子他都要懵了,根本顾不上卖筐子、篮子还有蘑菇、笋干、野菜。
只差了半个月,山上的野菜就已经不够嫩了。
菜园子里的鲜菜开始收获了。
最近几天上山的人越来越少,只有雨后捡菌子才会出现先前的全村动员盛况。
不过雨水变多,田里的庄稼蔬菜开始猛长,到了这个草市,卖菜的农户明显变多了。
姜树有点儿慌,姜竹倒是稳得住。
有了骡子,他每天下山赶集带的东西更多了,路上的时间更短了,卖东西的时间更长了,就这么卖着卖着,积压在家里的东西渐渐变少,每次赶集他还能顺道卖些蘑菇和野菜,偶尔卖卖药草,每天的收入还挺稳定的。
也就这会儿,被一群人围着问东问西,他有点儿乱。
好在卖了没多久,之前买扇子的船商又来了,一口气包圆了他们摊子上所有的扇子。
连姜松编的福字扇也都全要了。
姜松心砰砰砰的。
第50章 挣钱了
先前沈青越找姜松帮他编扇子, 说卖了扇子分他钱,姜松不好意思要, 他也知道沈先生那些画才值钱,就是没扇子只卖画,说不定也能卖那么些钱。
再说了,那种小扇子又不费什么工夫,他练习编什么都是编,徒弟给师父干活儿哪有要钱的。
虽然姜竹现在也没正式收他这徒弟, 但他心里是把姜竹和沈青越都当师父的。
姜竹是教手艺的师父,沈青越是教他识字读书的师父。
最近他偶尔跟姜家旺学读书,姜家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所以村里姓姜的小孩和姓江的小孩打架他不参与,因为江修文是他的老师。
姜松想, 那他也该帮沈先生干活儿的。
他不肯分钱, 沈青越想了想, 让姜竹教他编福字扇。
说让他回家编, 这些是课外的, 不算在给师父干活儿的那份儿里面。
两把扇子卖九文, 一把四文半, 一文算他从姜竹这儿拿竹篾的原料钱, 等以后他劈篾过关, 就不用再从姜竹这儿进货了。
另一文, 算创艺和代销钱, 意思是图案是他们提供的,编好了扇子也由他们来代卖,沈青越要分一文当辛苦钱。
这条不限于姜松, 如果村里其他人也想学,都按这么来。
不过自己编一把扇子能卖三文钱,学了沈青越的卖四文半,还要分给他们两文钱,怎么还越学越亏了?
这买卖闭着眼算也不划算。
目前除了姜松家,别人都没这么干。
姜松也跟着姜竹和沈青越来赶草市了,不过姜竹还没买车,他不好意思蹭姜树的车,是跟着他爹和他哥轮流挑着菜来卖的。
他惦记着他那些扇子,摆摊的位置离姜竹摊子不远,上次草市他没来,也没见过那个船商,时不时就要往姜竹摊子上望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