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青楼弃花女,养好一对痴哑儿/魂穿,我成一位毁容村妇/景安晏宁(142)+番外
......
“阿姐,你怎么了?”正当罗亦窈全神贯注地将文字转化到第十章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了罗凌的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啊?你进来吧。”
接着说道:“哦哦,阿凌,你去问问杨叔,是否可以联系上府城的印刷厂,我要印书籍。”罗亦窈也没抬头,就低着头说道。
听到声音的罗凌推门而入,他的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困惑之色,“阿姐,你方才提到的‘印刷厂’是何意?我从未听过这个词。”
看他显然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到不解。罗亦窈这才想起,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书籍印刷的概念,还停留在古老的小作坊雕版印刷上。
罗亦窈突然一拍脑门,如梦初醒般叫道:“哎呀,我竟然忘了,现在这里还没有活字印刷术呢!用的还是手工雕版印刷。”
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什么宝藏一般。
罗凌看着她,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她在激动什么。
“阿凌,快,快叫来杨叔,让他安排下去!”罗亦窈催促道。
罗凌虽然不明白她的意图,但还是点头答应,转身出去让小厮快马去城外庄子叫杨叔。罗亦窈则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期待。
她想到了造纸术,想到了空间里的那些书籍记录。
在这个时代,纸张的制造和印刷技术都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如果她能够将这些技术带到这个时代,那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她想象着,如果能够开一家印刷厂,利用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大量印制书籍,那么知识的传播将会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都是钱啊!!!
同时可以加快这个封地的运转,嘉州府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到各种信息,提高文化素养,推动进步的同时,又可以给自己、和云景曜罗凌挣到钱。
想到这里,罗亦窈的眼中不禁闪烁着更加明亮的光芒。
这个想法虽然有些大胆,但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第153章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两个多小时,杨叔就被马车带了回来。
看着杨叔摇摇晃晃地走进房间,还一边不停地揉着屁股,罗亦窈心中不禁一阵尴尬。
她这才想起,通往城外的道路还没修平完,并不平坦,马车一路颠簸,显然是给杨叔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罗亦窈赶紧上前扶住杨叔,满脸歉意地说道:“杨叔,真是对不住,我灵感一来,竟然忘记了这边的路况如此颠簸。让您受累了,真是抱歉。”
杨叔摆了摆手,笑道:“郡主说的哪里话,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再说了,我回来的时候就已经猜到郡主又有新想法了。快说说,这次是什么安排?”
说着,他搓了搓手,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这段时间以来,罗亦窈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让杨叔佩服得五体投地。每次她提出新的想法和计划,都能给庄园带来不小的惊喜和改变。
因此,杨叔对罗亦窈的每一次新想法都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罗亦窈见杨叔如此期待,也不再卖关子,微笑着说道:“杨叔,我想自己造纸。还有弄一个印刷厂,我想到一个活字印刷术...”
“什么!”
“郡主,你说什么。”
“阿姐你说什么?”
如今的王朝,在造纸术的供应上,被四大世家牢牢掌控着。他们如同四只巨手,将这项至关重要的技艺紧紧握在手中,连皇族也未能插手其中。
然而现在罗亦窈就这么轻描淡写随口说出来。
“郡主,你可是认真的?”
“你可知道造纸术连皇室都没有记载,只有东南四大家族牢牢掌控。”杨叔补充道,他的脸上满是震惊。
罗亦窈显得异常平静。她微微一笑,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嗯,我以前看到过一个古籍,上面记载着造纸术的秘诀。我觉得,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大概有九成的几率能够弄出来。”她的话音刚落。
罗凌和杨叔目瞪口呆地看着她,仿佛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并没有就此停下,继续说道:“而且,我还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活字印刷。这是一种将刻板印刷升级精进的技术,可以让我们印刷的书籍制作更加高效和便捷。”
“我觉得目前的纸张质量虽然不错,但是成本较高,而且供应也不稳定。如果我们能够自己造纸的话,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杨叔闻言眼睛一亮,赞道:“郡主的想法真是独到啊!造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的话,对于封地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罗亦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是的,我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相信一定能够成功的。而且,在造纸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纸制品,比如纸张的深加工、印纹等等。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就可以更加多样化,也更具市场竞争力。”
杨叔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称是。他深知罗亦窈的才华和能力,也相信她一定能够带八皇子的领封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杨叔:怪不得八皇子安排我在这里听郡主的安排呢!
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说道:“郡主放心,我会全力支持您的想法和计划。”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烁着期待和憧憬。
罗亦窈向他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并请求他帮忙安排相关事宜。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