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局(86)
他叹了口气,恹恹道:“那就让他们弹劾吧,反正也不差那几沓,只要能让你出气就好。”
徐予和语噎:“你……”
什么叫只要能让自己出气就好?御史台弹劾他关她什么事?
赵洵耷拉着脸,眼睛却亮晶晶地看着她,“你家仆从被西羌人刺了一刀,万幸只是皮外伤,我让亲卫先用马车把他送到医馆让郎中止血上药了,此时应当快到这里了,等他们到了,我让亲卫驾你家的马车把你送回去,这样徐御史应当看不太出来。”
徐予和这才想起来自己到现在都未曾问过来财的情况,扫了他一眼,冷声道:“多谢王爷,我这便去山门候着,失陪了。”
竟是连礼也未施,便急匆匆走了,赵洵摸了摸鼻子,追在后面喊道:“你不想用我的亲卫,让寺里的僧人驾车也好。”
徐予和知道他的用心,不过还是没回头,她的心里很矛盾,他都贸然问自己的小字了,自己明明应该很生气才对,可不知为何,自己也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根本没那么生气。
等了好一会儿,她才边走边道:“便劳烦寺里的师父了。”
后面的人应了声好。
到了山门,徐予和果然看到来财在马车旁站着,他身上看不太出包扎的痕迹,看来真如赵洵所说,只是皮外伤。
来财见了她,便奔了过来,“姑娘没事吧?”
徐予和还在仔细打量着他,“无事,你呢?他们说你被羌人刺伤了。”
来财憨笑道:“姑娘无须担心,也就是划伤了胳膊,伤口不深,我以前从过军,这点伤不算什么。”
徐予和惊奇道:“你还从过军?”
来财点头称是,而后又垂首施了一礼。
徐予和回身去看,正是赵洵等人,他面带笑意,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一点也不知道掩饰眼中的情意,旁边还有住持和缘会师父。
缘会看了看赵洵,随后走到她跟前将缰绳攥在手里,笑道:“贫僧本打算过些日子就动身前去永州,探望令尊令慈,没想到此番游历回京,你们也搬回了京城,正好可以去府中一叙,就由我来驾车吧。”
“不可不可,”徐予和脸色一变,推辞道:“缘会师父,既是去府上探望,那便是客,哪有让客人驾车的道理,而且你是长辈,晚辈怎能让长辈驾车。”
缘会是个率性之人,从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在意这些虚的作甚?若是真把贫僧当长辈,且听贫僧的,快到车上去。”
正说着,他压低了声音,扭头瞪了赵洵一眼,哼道:“免得有些人啊,看得眼睛都挪不开了。”
徐予和想都不用想便知道缘会说的是谁,低头草草向住持施了一礼,便进了马车。
来财跟缘会都在外头坐着,俩人一个参过军,随着驻军在各地来回换防,一个云游四海,互相畅谈着这些年经历过的人和事,笑声间接不断。
徐予和在里头听着他们聊着天南地北的风光见闻,也不觉得无聊,以至于回到府上的时候,仍觉意犹未尽。
徐琢与张氏见了缘会既惊又喜,只顾着将他迎进去,差点忘了车里的徐予和。
徐予和也松了口气,在后面默默跟着,父亲不过问也好,省得又惹他不悦。
才进堂屋,缘会便从袖袋中掏出几瓶子药丸和一些罕见的药草,“这些是给夫人制的药,不出一月,夫人身上的旧疾便尽可消除,这瓶是补气固元的药,徐老弟不能整日只忙于公务,忧心于民,也要当心身体。”
徐琢笑道:“贤兄说的是,谢过贤兄一番苦心。”
张氏也在一旁不停道谢。
“这是鹊药,徐老弟和弟妹务必收好,关键时刻服下能护住心脉,哪怕濒死,也能保住性命,”缘会拿起那个越窑青瓷的药瓶,仰头望着天,长长叹了口气,“若是我早早能制出此药,兴许张公就能撑住了。”
缘会遁入空门前,原名叫作朱淮安,家中是庐州有名的医药世家,朱家祖传的独门秘方鹊药更是一绝,无人不称奇,无人不称好,据说连官家都前去求过药。可惜后来受奸人设计,闹出了人命,朱家老小悉数获罪,与恶人勾结的官员见套不出鹊药秘方,屈打成招也不成,为免夜长梦多直接灭口,伪造出畏罪自杀的假象,唯有赴京赶考的朱淮安逃过一劫。
当时在驿站备考的他收到噩耗之后,当场昏了过去,还是邻屋的举子向他借书时发现的,那举子看他一时气绝,怕救治不及,慌里慌张地背着他四处寻医,正好撞到了来驿站接待西羌使节的吏部尚书张斐然。
看他们二人皆是参加省试的学子,张斐然便驾车带着他们去了医馆,待朱淮安幽幽醒来,不等旁人问他情况如何,便泣不成声,悲恸欲绝,几人一问才知他家中变故。
然而如此大案也未见知州上报至京,张斐然便知案子藏有猫腻,不日主动前往庐州将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将那奸人和遮掩事实的官员严厉惩处,还了朱家清名。
可经此一事,朱淮安家破人亡,心境凄惨,也无心再去科考,遂出家为僧,法号缘会,在寺内修行的他仍不忘恩情,每月定时上门看望张斐然,并为其看诊,后张氏怀有身孕,反应强烈,久而久之,便有气虚乏力之状,还是朱淮安使了独门方子才将张氏的种种不适医好,糖霜红果儿也是他告诉的食方,可以生津消食,辅助张氏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