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殿下今日掉马了吗(133)+番外

作者: 一朵见手青 阅读记录

沈宴自然知道赵睿口中的“她”是谁,他笑笑,仍旧是慢慢悠悠的,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同路人。”

“所以,你们当真是在筹谋什么东西,是为了谁?皇姐吗?”

赵睿与沈宴的谈话跳跃度太高,问的问题又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但赵睿却清楚自己想要确认的到底是什么。

沈宴起身走到窗户边,抬手推开窗子,遥遥望向远处层层叠叠的瓦舍屋顶,心头有片刻的宁静,随后又忽然问道:“假如殿下没死,你心中会做何感想?”

赵睿差点没转过弯来,他“啊”了一声,而后神色古怪道:“皇姐要是真的没有死,那定然是好事啊,谁大邺百姓,谁不崇拜她,希望她能活着?皇姐算得上是大邺的护国神柱。”

说起赵瑾棠,赵睿又忍不住想,若是当初对方真的没死,恐怕如今登上至尊之位的人,不一定就是赵桓。

沈宴将窗户重新关上,屋内的温暖日光瞬间消失,地面黯淡无光。

他回头,缓缓道:“你说的没错,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赵桓而言,殿下才必须死,无论以何种方式,她都得死。”

沈宴话音落下,整个厢房陡然陷入安静之中,赵睿甚至忘了沈宴对大邺天子直呼其名的不敬。

他思绪流转,从自己与沈宴可以称得上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中,猜测得出一个荒唐的结论。

又回想起当初也是在袖玉堂,沈宴曾经问过自己的那句话:先帝曾有意立长公主殿下为皇太女。

赵睿猛地抬头,视线紧紧锁在沈宴身上,眼底的疑惑不解慢慢变化,打散,再凝聚,最后变成了难以置信。

他低声喃喃道:“难道,皇姐的死是皇兄一手造成的?”

“可若是真的,那么是不是代表着,当初的肃王兄谋逆也是……”

赵睿不敢再说下去,也不敢再想下去。

他慢慢瞪大眼睛,看着沈宴,低呵道:“你难道是觉得皇姐的死和肃王兄谋逆都是……他故意陷害不成?”

沈宴眼尾终于带上了笑意,他看着赵睿,缓缓出声,语气冷静得可怕:“不是怀疑,而是确信。”

“你们难道是要造反吗!?”赵睿猛的一下起身,胸口剧烈起伏着,他伸出手指指着沈宴,脸色难看,欲言又止,“你果真是疯了!”

沈宴毫不在意:“王爷你,难道就从来没有怀疑过吗?”

赵睿沉默了,他是怀疑过赵瑾棠的死,可……证据呢?

良久的安静后,赵睿又如同浑身卸了气力一般,嗓音很轻,问道:“证据呢?你要拿什么证明你的猜测是真的?”

沈宴转身慢慢往门口走去,临推开门前,赵睿听见他说:“元二娘子的存在,就是最大的证据。”

话落,沈宴便推门离开了。

留下赵睿一人,露出茫然无措的神色:什么叫元二娘的存在就是最大的证据?

——

十一月八日,元伯山夫妇带着赵瑾棠启程返回平州,回乡祭祖。

车队走走停停,历经大半月,终于抵达了平州。

离乡一年有余,时间虽不是太久,但还是让元伯山夫妇有些近乡情怯。

马车慢慢行驶着,从城门口沿着主街一路往元府的方向去,留守在旧宅的下人们早就已经准备好迎接主家,整个元府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热闹劲儿。

早在之前,元家二娘子被封为“清平乡君”的事情就传回了平州。

后来当今天子又替镇北王与她赐婚,这一桩桩喜事,更是让元家在平州名声大噪。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区区商贾之家,会有今日。

“那是元家的马车?他们这是要回平州了?”

“想什么呢?元二娘子如今可是清平乡君,更是未来的镇北王妃,怎么可能会回平州这个

偏远之地。”

“听说是回乡祭祖,想来应该是喜事近了!”

街口的百姓聚在一起,远远瞧着停在元府门口的马车,看着如今意气风发的元家人,对早就已经灭门的李家忍不住又是一阵唏嘘。

当初李家何其风光,这谁知道后来竟然接二连三的出了事情,最后也终究被全族灭门。

……

元府,花厅。

赵瑾棠从芙蓉苑过来时,瞧见宋卿池正忙碌着,准备了不少东西,她面露疑惑,走过去替她一道整理,问:“阿娘,不是说祭祖的吉日是下月吗?您这是要做什么?”

“这些东西是准备去慈光寺还愿准备的,”宋卿池面露微笑,语气慈祥,解释道,“幸得佛祖保佑,咱们元家才能平平安安,你们兄妹俩不管遇到什么也都能化险为夷。”

听见宋卿池这话,赵瑾棠一时间未有言语,她原本也是想在元家祭祖之后便找时间去一趟慈光寺。

没想到,宋卿池先提出来了。

赵瑾棠莞尔,道:“既如此,我与阿娘一块儿去。”

--------------------

不知道说点啥,这文丑的我睡不着觉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故人

第七十章 故人

慈光寺。

时值正午,冬天里的日光仍旧叫人觉得刺眼,赵瑾棠先一步走下马车。

她抬头,视线顺着底下的台阶一路往上,周遭的树木叶子枯黄了大半,风一吹便摇摇晃晃地铺了满地。

慈光寺坐落在半山处,迎着日光,能在参差不齐的大片高大古木中瞧见寺庙佛塔的塔尖,在暖阳的照射下,泛着鎏光。

赵瑾棠的视线落在塔顶处,停驻片刻,随后她转身将车帘撩开,嗓音温软,“阿娘,咱们上山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