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殿下今日掉马了吗(18)+番外

作者: 一朵见手青 阅读记录

卜曦骑在马背上,整个人跟着马儿的动作颠来颠去,他甚至都还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就同意跟着赵瑾棠去上京。

明明马车里那人与大将军完全就是天差地别,可他居然能从那人身上看见大将军的影子。

如今,居然还心甘情愿的跟着人走了。

卜曦觉得自己真的疯魔了。

赵瑾棠坐在马车里,将帘子掀开一角,视线落在卜曦身上,脑海里浮现出他以前跟在自己身后叽叽喳喳的模样。

只觉得呼吸难捱,从前那个潇洒肆意的少年到底还是不在了。

“二娘子,”翠微瞧着赵瑾棠,还是有些不太理解她的做法,“为何要将那个盗匪招为护卫,若是他有异心,那可就是引狼入室了!”

赵瑾棠放下帘子,笑道:“我相信他,若他真是大奸大恶之徒,你觉得今日咱们能从他刀下活着离开?”

“况且咱们初入上京,日后若是遇上什么事,还能唬唬人呢!”

说完,赵瑾棠又不放心地叮嘱道:“不许在兄长跟前胡说,绪风的事情我会亲自跟他说。”

翠微点点头,应下了。

十日后,商队终于抵达了上京。

--------------------

是时候把宴宴拉出来溜溜了,哈哈哈

——

把小狼崽的名字改了,人设做了调整,因为突然发现我更喜欢改后的人设背景

卜曦(绪风)就是个装大人的小孩,一个小可怜

——

架空架空架空,所有地名皆是虚构

怀疑

第十章 怀疑

午时正,烈日当空,却也正是上京城最热闹的时候。

街上人头攒动,比肩接踵,吆喝声不断。

翠微掀开帘子往外瞧,面上的新奇怎么也压不住,她扭头去看赵瑾棠,很是欢喜:“二娘子,这上京城好热闹啊!”

“与你想象的上京可一样?”

“不一样,”翠微摇摇头,将帘子放了回去,“奴婢想象的上京城可没这么热闹繁华。”

上京乃是大邺的国都,平日里来往经商的生意人数不胜数,商队也不在少数,百姓们更是见怪不怪。

不过今日元家的商队倒是引起了些注意。

不少百姓站在街口,瞧着入城不久的商队一路往长雀街去,有好热闹的一路跟了过去,发现商队拐过两个街口后,停在了元府门口。

马车停下,阿竹的声音在外头响起:“二娘子,已经到了。”

赵瑾棠身穿琥珀色齐腰襦裙,湖水蓝的上襦衣衫外头罩着条薄纱披肩,仪容韶秀。

她才钻出马车,便引起了众人注意,门口的管家立刻上前见礼,“二娘子可算是到了,郎君盼了好几日,这下该是放心了。”

“方伯,”赵瑾棠笑着应声,元家大郎入京就只带了个管家方伯和两个小厮,这宅子还是宋氏坚持才置办的。

“兄长不在府中吗?”

“郎君还在大理寺上值,酉时正方回。”

赵瑾棠点头,又继续说:“阿竹,你随方伯一道,使人将东西卸了。”

话落,她又回头去看绪风,“绪风随我过来。”

元府门口聚了不少的百姓,见赵瑾棠进了府,这才开始讨论起来,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先前便听闻这元大人出身商贾之家,原来是真的。”

“哎,这你就不知了罢?这元大人家中可是大邺有名的富商,平州元记坊就是他家的!可惜上京没有元记坊的布行。”

“这倒是,我夫人最喜欢元记坊的料子,但也只能等着元家押货给上京的云锦阁,运气好的话才能买到一两匹。”

“那方才那位是什么人,我好像听见有人唤她二娘子。”

“……”

府门关闭,隔绝了外头的议论声。

赵瑾棠原本想着明日再一道去铺子上问问情况,略微计量后,还是改了主意,她回头道:“翠微,带上府里的小厮,去趟铺子,叫管事的来一趟。”

赵瑾棠在入京前就已经写信给元则礼,请他使人去牙行挑了处铺子,做布行用。

因此,先前入京的元家管事和伙计早就已经着手准备布行开业的事情。

翠微应声离开,而后,赵瑾棠带着绪风穿过抄手游廊,去了院子。

行至院门口,入目便是“芙蓉苑”三个字。

怕妹妹不习惯,所以元则礼命人将院子的布局风格都改成了平州元府的芙蓉苑一般。

赵瑾棠脚步稍显迟疑,缓缓走进了院子。

院内小池旁,两人一站一坐,沉默良久。

绪风的手搭在腰侧的佩刀上,没去看赵瑾棠,他只微垂着头,面具遮了他半张脸,让人看不清表情。

片刻后,赵瑾棠先一步开了口:“你当真没什么要问我的吗?”

绪风没理。

赵瑾棠叹了口气,脾气还是同以前一样,她起身走到小池边,望着水中游得欢快的鱼儿上,自顾自地继续道:“我先前在客栈说的都是真的,此番我借元家娘子的身份归京,要做什么,想来以你的聪慧程度定然能猜得到,卜曦,我要知道三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会让所有参与这一切的人,血债血偿!”

说完,赵瑾棠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她知道如此怪力乱神之事,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也就是沈宴,赵瑾棠直至今日都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说服自己接受这种鬼神之事的。

所以她愿意等卜曦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但她也相信,不会太久的。

与此同时,玄武大街,镇北王府。

沈宴仰面躺在摇椅上,脸上盖了本话本子,舒适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