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日掉马了吗(72)+番外
只稍稍顿了下,她便反应过来,继续道:“是为了大理寺卿的位置?你想要去大理寺。”
赵瑾棠前半句是疑问,后半句则是陈述。见对面人神色未变,她便知道自己说对了。
而沈宴也没有让她失望,缓缓出声:“如今大理寺卿之位空缺,寺正告老还乡,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但朝中势力错综复杂,依赵桓的性子,不会从如今的朝臣中提拔人。”
赵瑾棠颔首,的确如此。
朝中有资历的大臣比比皆是,无论是出身还是能力,都会有适合的人选来担任大理寺卿之位。
不过这些所谓的合适人选,从表面上瞧,不是袁太师一党,就是徐将军一党,压根找不出能让赵桓放心的人。
更别说,还有混杂在其中的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的暗处之人。
尽管有其他未有明确站队的朝臣,但除了范家和孟家,要么都是些刚入官场不久的新人,要么就是入朝堂多年,却仍旧是透明人。
这些人,资历不足,能力不够,压根不能服众。
范孟两家虽是中立,但也不合适。毕竟,树大招风。
赵桓不可能在自己树立威信,掌握朝堂的这个关头将这唯二的纯臣推上风口浪尖。
否则,一旦出了意外,他才是真正的无人可用。
因此,若是要找到既能服众又不至于被所有人针对的合人选,唯有从已经远离朝堂,告老还乡的老臣当中挑出合适的人。
“如何?”赵瑾棠这话问的不明不白,但沈宴是听懂了。
他眉宇间笑意更甚,只道:“殿下,万事俱备。”
赵瑾棠了然,既是万事俱备,那便只需要赵桓这股东风再吹一吹了。
她沉吟片刻,又道:“沈允执,若赵桓真的将你破格提拔为大理寺卿,你可知此举会引起多少朝中大臣的不满?又会有多少学子会对你心生怨怼?”
“这为官之路,太难。”
“殿下,”沈宴神色轻松,眼底盛满笑意,丝毫不在意自己将来会面对什么,漫声道:“可是心疼我了?”
赵瑾棠闻言,觑了他一眼,凉凉道:“别贫,我是认真的。”
“不瞒殿下,我也是认真的。”
今日难得出了太阳,满地的白雪化了大半,寒风却是凛冽。
二人在云湘楼坐了大半晌,直至酉时末,日头西落,远处的山峦雪景被染上了一抹橙,沈宴才起身,先一步离开。
“见过王爷,王爷万安。”
沈宴才下楼,便在门口的台阶处遇上了徐松石。
徐松石与妹妹刚从宫里出来,没想到居然会在云湘楼遇见沈宴。
他瞅了眼云湘楼的招牌,笑道:“王爷好兴致,今日除夕还来喝茶?”
沈宴抬眸,他并没有回答徐松石,只微一点头,声音懒散,透着浅淡的笑意,反问道:“徐将军不也是如此?”
徐华兰跟在兄长身后,随着兄长行礼,“见过王爷,王爷万安。”
她抬头,视线从沈宴身上的氅衣上扫过,有些愣怔,一时间忘了移开目光。
徐华兰瞧得仔细,那大氅围脖上的软毛分明是……
徐松石本想再说些什么,却见自家妹妹的视线紧紧凝在沈宴身上,他担心惹了人不快,侧身将视线挡去了。
直到沈宴上了马车,渐渐远去,徐松石才出声:“三娘,你方才盯着王爷看做什么?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徐松石知道自家妹妹不是那么没有分寸的人,只是,那样子盯着人瞧,着实有些逾矩了。
“阿兄,”徐华兰回神,她刚要说话,余光里又瞟见了从云湘楼出来的赵瑾棠,未说完的话瞬间咽回了嗓子眼。
方才瞧见沈宴的氅衣,不知为何,徐华兰忽然回想起月前在元记坊时,赵瑾棠特地留下的雪狐皮,耳畔也随之响起她说的那句“留给家里人裁制”。
因而,她心中才生了疑惑,忍不住盯着人看。
而现下,又见赵瑾棠与沈宴一前一后从云湘楼离开,她更是哑了声。
一个荒唐的想法从她心底慢慢腾起。
“三娘?三娘?”徐松石皱眉。
却只见徐华兰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低声道:“兄长,回府去,我有话要与你说。”
--------------------
没有存稿,也不是全职码字,真的太难了,压根没时间写,感兴趣的书宝们可以先收藏,等完结。
收藏太低,为爱发电了,哈哈哈
毕竟是第一棵树,不管好坏,都会好好写完的
寺卿
第三十九章 寺卿
戌时三刻,日头已经完全西落了。
赵瑾棠回到府中时,天际只剩下浅淡的橙红,映红了漫天的云海。
她搭着丹桂的手臂下了马车,才踏入府门,翠微便迎了过来,笑意盈盈:“二娘子,大郎君已经回来了,这会儿在正厅呢!”
“知道了,”赵瑾棠应声,又让丹桂将马车上的账本拿下来,交给了翠微,“这是绿梧巷铺子的账本,你挑些空闲时间,好好瞧瞧。”
翠微原先是在绿梧巷的元记坊跟着掌柜的学习,而如今已是西市元记坊的管事娘子。
铺子的一切事物皆由她来负责,也不负期望,将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元则礼站在廊下,望着院中忙忙碌碌的众人,有些失神。
自从那日与赵瑾棠谈话后,震惊难过之余,他也不知道该如何与眼前的“妹妹”相处,只好离府去大理寺,好好想清楚。
只是,元则礼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离开平州后,家中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