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择枝(174)
他大掌控住她半边雪颈,拇指指腹轻抚她柔美的下颌线,嗓音清润低叹:“阿玉,我也舍不得。”
不知怎的,许菱玉心中所有小情绪,倏而被安抚住。
她挣了挣,眼睫轻敛,柔声道:“我替你戴上。”
说着,纤手探至他腰间革带,低低嘟囔:“这络子我打了好几遍才像个模样,玉佩也是我逛了几家铺子亲手挑选的,若弄丢了,可别想再得我的东西。”
顾清嘉没道谢,而是轻轻包裹住她手背:“阿玉,我给你画张小像吧,和这玉佩一样,日日带在身上。”
许菱玉听懂他的心意,脸颊蓦地一红,不由横他一眼:“油嘴滑舌。”
到底是唇角噙起笑意,甚至依着他所说的姿势,斜斜靠在便榻软枕上,望着窗外景致。
不知过了多久,她手臂撑得有些酸了,院里吹来的风已带着凉意,顾清嘉终于驻笔。
许菱玉起身,活动着胳膊,脚步轻快朝他走去。
看到画纸上的小像,许菱玉自己也被惊艳到。
没想到,在秀才眼中,她
有这般美,更惊异于秀才的画技。
“我哪有这样好?”许菱玉赧然。
顾清嘉拿镇纸压好画纸上端,将墨迹晾在晚风里。
继而,凝着她被夕阳映照,格外妩艳的容颜:“之所以画得久,便是我迟迟不敢落笔,唯恐线条描摹不及娘子之万一。幸好,手还未生,虽不十分像,倒也能聊慰相思。”
第70章 相思 “我有什么好使唤你的?”……
傍晚, 孟茴进到灶房,芹姨要把她往外赶,孟茴笑道:“明日我我就要带着思思离开一阵子, 阿玉还要拜托你帮我照顾,今晚我也做两道拿手菜给你们尝尝。”
芹姨才知道她要走, 登时一惊。
孟茴稍作解释, 只道她们牵连在宁王的案子里,二皇子要带她们入京作证,很快会回来。
她们是受害者, 按理说朝廷不会为难她们,且该拿宁王充公的家产给予丰厚的补偿。
可作恶的人是宁王,是皇上的亲弟弟啊,人谁没有私心?更何况是掌握她们生杀大权的皇帝,芹姨不放心, 怕皇帝徇私,孟茴她们去了京城是羊入虎口。
孟茴宽慰了她好一阵, 炒好一道红烧鱼,才听姚芹松口感慨:“可也太急了些,只盼朝廷尽快查清楚,好让小姐能早些回来。”
又烧了一荤一素两道菜,盛在瓷盘中,色泽油亮,鲜香扑鼻,摆放得也精致。
芹姨不由得夸赞:“看着就好吃, 好些年没吃到小姐的手艺了。”
从前孟茴下厨的机会也不多,出嫁前,爹爹心疼她, 不让她做这些粗活,嫁给许淳后,需要操心的事太多,灶房里都是姚芹安排,她只偶尔露一手,让姚芹能歇歇,也让一岁多的小阿玉能吃到阿娘亲手做的饭菜。
“这几道菜还是爹教我的,多年没动手,到底还是生疏了。”孟茴怅然,可想起至亲之人,她眼尾俱是温柔,“说来惭愧,这么多年,不止阿玉,连思思也没吃过我做的菜。”
她总觉自己不及旁人家的娘亲做得好。
姚芹很明白她的心思,温声宽慰:“又不是非得事事亲力亲为才算好阿娘,阿玉和思思不都养得很好么?小姐能给她们的,远远超过这一日三餐、柴米油盐。”
听到这话,孟茴顿时释然,温柔一笑:“是我着相了,你倒是比我想得通透。”
晚膳时,许菱玉听说有三道菜是阿娘亲手做的。
她双眼泛光,迫不及待伸出筷箸一一品尝。
长这么大,还不知道阿娘做的菜是什么味呢!
都尝过后,她默默放下筷箸,想要去倒杯水喝,缓解齁着的嗓子,一抬眼对上阿娘期待的目光。
许菱玉忍住喉间不适,冲阿娘展颜一笑:“真好吃,鱼肉鲜美,莲藕脆爽,比我在酒楼吃到的还好。”
这还是她第一次对阿娘心口不一,嘴里夸得天花乱坠,心里却默默想,幸好阿娘明日就要离家一阵,不会再下厨,否则她得早早备一大壶水搁手边。
孟茴笑颜满足,又侧眸望向于思思。
于思思倒没说什么夸赞的话,而是慢慢咀嚼咽下去,试探着问孟茴:“阿娘炒好这些菜,自己尝过吗?”
顾清嘉收回尚未碰到菜的筷箸,默默端凝着许菱玉细微的神情变化,眼底藏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姚芹毕竟是孟茴身边的老人,又是灶房里的熟手,直言不讳道:“有些咸了。”
闻言,孟茴赶紧自己尝尝。
夹起一片白莲藕,刚入口,她便咸得直蹙眉:“是太咸。”
随即,她望向许菱玉,哭笑不得:“你这傻丫头,净会哄阿娘。”
姚芹和孟茴把菜撤下去,好在今夜为她们饯行,菜式做得多,也不怕不够吃。
再落座时,姚芹笑着打趣:“看来小姐不是掌勺伺候人的命,往后这下厨的事还是我来吧。”
众人齐齐失笑。
和芹姨、金钿一起,为阿娘和思思收拾好行李,许菱玉才回到正房。
秀才的行李,她们早收拾得差不多了。
这会子,屋内灯烛灭了大半,光线不亮,朦朦胧胧的。
许菱玉依偎在顾清嘉怀中,纤指细细描摹着他眉眼、脸庞,隔着昏黄光线凝着他,仿佛要把他的模样刻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