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231)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顾文承叹一口气,“是啊。”

两个今天都睡的很早,一大早顾文承起床,吃过早饭后,就开始给刘大人写拜贴。后面去过刘家见过刘大人以后,顾文承又给好友沈之淮写信。

然后顾文承就过上了一边看书,一边同好友见面交谈的日子。而姜余则是开始了在上京城里转圈。

自从开了上京城,姜余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繁华,上京城不愧是天子脚下,这热闹繁华的程度完全不是宁化府可以相比拟的。

这几天顾文承闭门苦读,引泉就跟在姜余身边,他们两个坐在一家茶楼二楼靠窗的位置,看着下面来往的人群。

引泉感叹道:“上京不愧是上京,竟然如此热闹,而且这里的读书人也好多,街上有很多穿长衫的。”这种景象别说在宁隆县了,在宁化府的大街上也没见有这么多穿长衫的人。

姜余道:“也可能是最近距离会试进了,读书人都往这里赶,所以人才多起来。”

果然姜余话音刚落,就看见对面那家客栈的门口有人在嚷嚷。

姜余听了一耳朵,好像是这家客栈只有最后两间房了,有两位客人先到的,结果后面客人提高了价钱得到了客栈的房间。

引泉看着这一幕有些生气,“那店家也太不地道了吧,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姜余道:“什么样的人都有,这店家如此做派,想必店也好不到哪里去。”

引泉认同的点头。

临近会试,姜余还去一个小庙里求了签,这些日子顾文承一直闭门不出,姜余就带着引泉出门收集信息。

姜余敏锐的发现,上京城的气氛有些紧张了。

一群学子每天都很集会,他们再一些酒楼茶馆交友作诗,互通姓名,看起来热闹极了。

就连引泉都在感叹这群学子与众不同,同时他隐隐有些替自家老爷紧张,毕竟他家老爷一直在闭门读书,而这群人却在交友,相比之下引泉看着这群读书人,觉得他们如此意气风发的模样肯定能考上。

姜余也连带着有些紧张,反倒是顾文承一如既往的平静,临近会试只有三天了,也就是这一天姜余听说外面出事了。

姜余和引泉坐在茶馆里,听着周围人谈论昨天的事情。

“听说,昨天晚上一群书生在戏楼喝了酒,那酒里不知被放了东西,当天夜里一群人就开始腹痛不止!”

“还有这等奇事?”

“可不是嘛。后面回春堂的大夫去医治,发现那群读书人都是喝了巴豆水才腹泻的。”

姜余听到这里,手里的花生惊讶的掉在地上。

引泉更是惊讶的张大嘴巴。

有人问道:“巴豆会导致腹泻,这算是投毒吧,这种事官府没管吗?”

“当然管了,出事的可都是今年要去参加会试的读书人,府衙的人当晚就把那戏楼给围了,就连大理寺的人都去了。啧啧啧,可惜咱们没能看见那场面。”

“不过幸好没弄出人命案子来。”

“要是弄出人命案子,保准今天又是另一个样喽。”

“……”

等姜余和引泉两个人从茶楼里走出来后,他们相互对视一眼。

姜余道:“文承哥还是待在家里安全。”

引泉听了疯狂点头。

终于,到了会试当天,姜余亲眼看着顾文承走进考院。

就在顾文承的身影消失的那一瞬间,姜余忍不住握紧双手,他不求文承哥考多么好,他只求文承哥可以平安考完。

第112章 会试结束

本朝会试又称春闱,由礼部主持,一共考三场,每场三日。

科考的学子门需要在考院中的号舍里待九天,每次会试都会录取三百到二百人不等。

会试揭榜后,中试者下月应殿试,到时得见天子圣颜。

最近三月天,中午稍微暖和些,可是一到晚上温度下降,寒气涌上来冻的人直打寒颤。

姜余在外面是吃不好也睡不好,他这从来不信神佛的人都开始祈求老天爷千万别下雨。

这种天,要是再下雨天就更冷了,小院里的气氛低沉沉的,不仅是姜余紧张,家里的其他人也跟着紧张。

一天夜里,姜余突然从睡梦中惊醒,紧接着他听到外面传来一声惊雷。

姜余衣裳也没披,直接跑到了堂屋,打开屋门一股冷风扑面。

姜余打了一个寒颤,发现外面不知何时竟然下起来雨。

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对于如今会试的学子来说,这场雨可真的要命的。

此时在号舍中的顾文承也被惊雷吵醒,他伸了伸有些发麻的腿,换了一个姿势,因为他个子高,床有些短,他必须得蜷缩着才能躺下,这也导致他睡的极其不舒服。

刚刚那声惊雷响的突兀,顾文承隐隐听着周围有动静,心想估计这场雨惊醒了不少学子。

他起身抬头看着头上的那一小片小窗户,窗户关的很紧实,没有漏雨。

他又把号舍里的小炉子点燃,往里面丢了一块红糖姜块。

下雨就会降温,尤其是如今的天气,一冷一热的最容易生病,还是得喝些红糖姜水驱驱寒气。

等水煮开,顾文承把水盛出来,等温度刚好可以入口的时候,他直接把红糖姜水一口闷。

辛辣的姜味充斥口腔,幸好有红糖的甜味在里面中和,否则这东西是万万喝不下去的。

等出了些汗,顾文承此时也不困了,开始继续写题。

面前的这道题只有一句话“‌“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顾文承微微一愣,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在问古代的财务管理方式与现代各国的预算和决算制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